第二十九章 楚宣的野心,帝國的雛形
偏殿內(nèi),
剛?cè)计鸬臒艄庹找哪橗嫼雒骱霭怠?p> 明暗的光影中,倒映出楚宣低頭沉思的模樣。
“這第一步終究已經(jīng)邁出,無論如何我也要貫徹到底。”
楚宣喃喃自語,他知道接下來將會面對無數(shù)撲面而來的風(fēng)雨壓力。
但是他沒有其他選擇,
大周就像一個身患各種頑疾的病人,病根,已經(jīng)快要爛透了。
什么都不做的話,馬上還要面臨完全死亡的危機。
只能下一劑猛藥,
在臨死前喘口氣,尋找看看有沒有其他機會了。
可以預(yù)見,
接下來大周的內(nèi)部,朝廷的內(nèi)部,對于楚宣的命令旨意,免不了會有諸多異議乃至各種陰奉陽違。
而且五百年的統(tǒng)治,
現(xiàn)如今在大周日益衰退的威權(quán)光輝之下,不知有多少居心叵測、野心勃勃之輩,在等著大周轟然倒塌,做那大廈將傾時一飛沖天之人,裂土封侯甚至想要取而代之也大有人在。
有些事,楚宣比旁人知道的更多,認(rèn)知也更深入。
楚宣可是知道,前世大周帝都被攻滅前夕,中央朝廷發(fā)往各地各藩各附庸國的勤王旨意,幾乎都是杳無音信,銷聲匿跡了。
名義上臣服于大周的各大藩國和附庸小國,坐視大周的滅亡,完全沒有出兵的意思。
無他,
在大周日益衰落的情況下,對于天下的管控能力也大幅下降,沒有足夠的力量再去震懾本就蠢蠢欲動的各大勢力。
“終究還是因為不夠徹底的統(tǒng)一,看似龐大的疆域卻隱患重重,一旦遭遇打擊,便分崩離析,失去對天下的掌控?!?p> 楚宣在對比記憶中地球的大一統(tǒng)王朝和大周制度后,發(fā)現(xiàn)大周就像是地球上那個春秋戰(zhàn)國時代加強版的周王朝,同樣是天下共主,同樣是擁有眾多屬國附庸。
可能唯一不同的就是,相比地球上的周室,楚宣的大周本身占據(jù)了最大的土地和最多的人口,也并沒有完全實行分封制。
所以與達(dá)到君主專制巔峰的明清相比,
這個世界的大周更像是一個王國,并不能算是君主專制的帝國。
所謂王國,君主就相當(dāng)于是各大貴族封國的老大、盟主。
而專制帝國,則是君主掌握一切權(quán)力,任何貴族和勢力都只能臣服聽命,沒有任何自主權(quán)。
大周立國之時,便是實行分封制和州縣制并行的治國方針,在一些偏遠(yuǎn)地帶和難以管控的地方皆實行分封制度,一共分封了八個郡國,這八個郡國的國主,除了是當(dāng)?shù)乜鴩鳎彩谴笾艹⒚x上的八大鎮(zhèn)國公。
分別為秦郡國、韓郡國、趙郡國、魏郡國、齊郡國、燕郡國、吳郡國、唐郡國。
這些郡國面積都是一州之地,因此大周八十一州之中,有八個州其實是不在朝廷直接管控范圍的。
除了這八大大周立國之初就分封的八大郡國,大周立國不久又確立了十五個附庸之國,也被稱為十五個不征之國。
這十五個被稱為四方蠻夷的小國,有的如今國勢強盛起來,已經(jīng)久不朝貢,對于大周這個“天朝上國”很難說還有什么尊敬。
“這些郡國、附庸之國,都是不安定因素,不能增強朝廷的實力,反而時不時借著朝貢的名義,換取朝廷巨額賞賜!”
對于朝廷為了面子,往往將所謂的朝貢變成倒貼賞賜的行為,楚宣非常不滿。
這種死要面子讓百姓活受罪,只為換得“名義上的尊重“而毫無實際利益,完全得不償失。
如交趾支那、暹羅、琉球、高麗以及一些韃靼首領(lǐng),他們所謂的朝貢只能給大周國庫增加沉重的負(fù)擔(dān),而沒有任何好處。
“這些華而不實的制度早就該廢除了!”
“現(xiàn)在所需要的是集結(jié)一切資源,強大我大周自身!”
“所以大周現(xiàn)在所需要的是真正的朝貢!
要讓郡國徹底成為朝廷管轄之地,讓蠻夷之國將整個國家資源任大周取用,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要為大周的強盛而服務(wù)!”
楚宣是個極端的周人主義者,類似于地球上的皇漢,在他眼里所有華夏中土之外的民族和國家,都該為大周服務(wù)!
“一個世界,竟然有那么多蠻夷國家,那么多文字書寫方式?!?p> “劍之一字,甚至就有幾百種語言和書寫方式,又互不相認(rèn),實在麻煩,極為不便!”
“等朕騰出手來,必要廢了那些雜七雜八的文字和語言?!?p> “全部按照我大周的文字語言為準(zhǔn)!豈不美哉!”
楚宣覺得,大周如今內(nèi)外交困,外部的矛盾自然是異族侵犯,有滅亡的危機。
而內(nèi)部矛盾也同樣不可小覷,處理不好也會有滅頂之災(zāi)。
內(nèi)部矛盾的主要根源之一,就是因為資源太少,而人口太多!
大周明面上的戶籍人口就有將近四千萬,再加上各大世家豪族隱匿的家仆家丁,資源平均下來就更稀少,競爭愈發(fā)激烈。
為什么會有人活不下去?為什么流賊四起?
本質(zhì)上還不是因為大周已經(jīng)沒有足夠養(yǎng)活那么多人的資源了嗎!
所以,
楚宣覺得要換一種方式。
既然內(nèi)部沒有,那就去外部去找!
去向更廣闊的天地征服!去搶去掠奪!
就算是那些已經(jīng)臣服的蠻夷,也要讓他們真正的大出血,為大周服務(wù)至最后一滴血!
“八大郡國可以慢慢削弱其勢,畢竟尚屬華夏中土。那些一直名義臣服卻占大周便宜的蠻夷之國,就無須考慮太多,剛好可以作為轉(zhuǎn)移大周境內(nèi)矛盾的一個發(fā)泄口,奪其財富資源,甚至是人口緩解如今大周各地的災(zāi)荒和困苦?!?p> 資源!資源!資源!
打仗打的也是資源!
所以楚宣現(xiàn)在最重視最渴望的就是一切資源。
人口、錢財、軍隊、土地....等等,每一樣都至關(guān)重要。
楚宣心里已經(jīng)決定,要“不擇手段”“不顧臉面”去薅那些蠻夷之國的羊毛了。
既能得到大周急需的資源,順便還能鍛煉軍隊的戰(zhàn)斗力,何樂不為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