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鬼雨仙蹤

第125節(jié) 仙冊

鬼雨仙蹤 鬼雨 2357 2007-09-27 11:09:00

    “哎喲,飛瓊姐在笑我呢!整個玄都玉京七寶山,好幾萬的神仙,誰不知道我們王母六婢里面,以飛瓊姐最聰明,門下弟子也調(diào)教得好!”

  “妹妹盡瞎說,當心被娘娘聽見。說正經(jīng)的,幫我找?guī)讉€人來,讓我快點弄完。”

  “你讓我去哪里找?就憑我那幾個丫頭?不成!粗手粗腳,根本干不了細活。若是一不小心整錯了,最后牽累的不還是你嘛!”

  許飛瓊望著屋內(nèi)忙碌不停的少女們,白玉般的臉上掠過一層憂色:“時間太緊了!雖說只有三十卷,但是每卷都有幾千個名字,每個都要核實清楚,還要謄錄多份,不容易呢!要想全部完工,最少還要三天時間?!?p>  段安香張大了嘴巴:“三天?那可不成!王母明天就要回昆侖山了,她要拿到名冊才能上路哩?!?p>  “怎么這么快就要回去?不是說要在天界住一年半載的嗎?”

  “沒法子,中土魔門又在蠢蠢欲動,王母不放心嘛!”

  “我奉命到天界好幾年了,一直沒回去,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

  段安香將嘴一撇:“還不是因為‘賢劫’的緣故嘛!佛宗這邊剛有個提議,天庭還沒開始準備呢,消息就走漏了出去!魔門聽見風就是雨,很快開始鬧騰起來了!所以天官才那么急,需要調(diào)兵遣將,安排人手,及時防范?!?p>  許飛瓊眉峰微蹙:“怎么又是中土先開始作亂的?上次的暴亂才平定幾天?這么快就又來了?”

  段安香一甩流云水袖,語氣中帶著恨意:“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說起來都怪那個許遜!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捉了那么多的魔子魔孫,一下子都放了,就連那幾個大魔頭,也不肯剪除,偷偷養(yǎng)著……”

  話未說完,卻被許飛瓊止住:“妹妹不可亂說。上天有好生之德,許真君也是奉天之命那樣做的?!?p>  段安香面現(xiàn)薄怒:“什么好生之德?關(guān)又關(guān)不牢,已經(jīng)給他走脫了一個!若是剩下的再逃了,轉(zhuǎn)眼又是一場大亂!”

  許飛瓊似乎怕她泄漏天機,忙催促道:“好了,妹妹別說了!坐下幫我審閱一卷!我準備加班加點,徹夜不眠,先謄錄中土的名冊,明日一早送過去,不耽誤娘娘啟程。”

  段安香苦著臉搖頭:“不了,娘娘還在等著我呢,我趕緊回去復命了!那些名冊我看了就頭痛,有那功夫,還不如回去練習‘九天之鈞’呢!”說著轉(zhuǎn)身往外走。

  “妹妹慢走啊!”許飛瓊并未出門相送,而是迅速埋頭于書冊中。

  半個時辰不到,英臺已經(jīng)整好掉落地上的信箋,悄悄走到許飛瓊身側(cè),低聲道:“主人,都弄好了!”

  許飛瓊隨手遞給她一卷書冊,頭也不抬吩咐道:“那邊有朱砂筆,先照著抄一段,我要看你寫的字!”

  英臺接過書冊,走到旁邊的桌邊坐下,展開一卷絲娟,提起朱筆開始抄寫:

  “群仙錄,中土篇。中土十大洞天者,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遣群仙統(tǒng)治之所。第一王屋山洞,週回萬里,號曰小有清虛之天。在洛陽、河陽兩界,去王屋縣六十里,屬‘西城王君’治之。第二委羽山洞,週回萬里,號曰大有空明之天。在臺州黃嚴縣,去縣三十里,‘青童君’治之。第三西城山洞週回三千里,號曰太玄總真之天,終南太一山是,屬‘上宰王君’治之。週回三千里,號三元極真洞天……第五青城山洞,週回二千里,名曰寶仙九室之洞天。在蜀州青城縣,屬‘青城丈人’治之……”

  一面抄著,她一面默默記在心里。因為這些都是中土的修仙圣地,將來說不定會用的著。

  不知何時,許飛瓊已經(jīng)站起身來在周圍巡視了一圈,當她走到英臺的身邊時,見其字跡娟秀,但筆鋒俐落有力,禁不住暗暗點頭:“字為心聲,看她落筆,就知道個性干脆而又細密,是個可堪早就的孩子?!?p>  又看了一會兒,她忽然說道:“好了,不要抄在普通絲娟上,你去取幾冊空白箔書來,將這卷書認真謄錄五遍。千萬小心,莫要出錯,若是錯一字,就要撕掉重抄!入夜之前,一定要完成一卷!兩天之內(nèi),全部弄完!”

  “是!”英臺答應一聲,便開始去準備了。

  空白的金箔書是由一個身著綠衣、名叫“葳蕤”的少女管著的,此時見英臺過來領取,禁不住用異樣的眼光看了她一眼:“這書很貴重的,別都弄壞了!我只能給你十卷,若是完不成,再要的話就得請示主人了。”

  “多謝姐姐!我會小心的?!?p>  重新坐下之后,英臺先深深地吸一口氣,然后依照當年在萬松書院做學問的樣子,仔仔細細開始謄寫。

  “第十六,天姥岑,在剡縣南,屬真人魏顯仁治之;

  第十七,若耶溪,在越州會稽縣南,屬真人山世遠所治之。

  第十八,金庭山,在廬州巢縣,別名紫微山屬馬仙人治之……”

  這一次,她才有機會拜讀真正的仙家秘錄,而且恰好是關(guān)于中土圣地的秘聞,里面不但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十洲三島的位置和主管人員,還夾雜著一些平常人難得一見的“仙籍語論”。

  比如“精氣為物,游魂為變。變易不節(jié),人不長生。所以王母有金珰玉佩之道,軒轅行內(nèi)視返本之術(shù),不可不信之?!?p>  再比如:“神者魂也,降之于天;鬼者魄也,經(jīng)之于地。是以神能服氣,形能食味。氣清則神爽,形勞則魄濁。服氣者綿綿而不死,身飛于天;食味者混混而殂,形歸于地。理之自也?!?p>  這些理論都是身登仙籍的敲門磚,主要用來教導洞天福地的真人們,然而對于身處玄都玉京七寶山的人來說,未免太簡單了,沒幾個人會看在眼里。因為既然能來到這里,即使不是三清天神,最起碼也是小神、小仙。

  比如許飛瓊門下弟子,雖然地位較低,卻都是身在仙籍的人。

  差不多可以這樣說,整個七寶山,只有英臺等少數(shù)的幾個人是其中的特例,只有她這樣鬼身登天、陽氣未足的人,才會將這些修仙的理論視作珍寶。

  抄錄的同時,英臺心中明白:“許飛瓊冰雪聰明,這是她在悄悄提攜我呢!”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