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老賊與小賊
對于于信肆無忌憚的言語,城上的眾人都有些慌亂,別的不說,就說于信拿他們的族人做威脅,這一條就叫他們慌了手腳。
雖然他們都在城內(nèi),在他們看來高大厚重的城墻,不是于信手下一千多人的士兵能夠輕易攻破的,但是他們的族人可沒有城墻的保護!按照以前的經(jīng)驗,官軍要是攻城失利的話,一般都會熬不住率先提出和談,也有一些武將拿山越諸族的普通族人做要挾,但基本上都被撤職,久而久之,便沒有官軍敢拿山越族人說事了。
但是今天于信的一番話,卻叫他們有些慌張,也不怨他們,實在是之前吉水部落的遭遇叫他們不得不這樣——出去伏擊官軍的數(shù)百吉水部精兵,竟然沒有一個回來的!
據(jù)躲在山林里觀望的哨探回來稟告說,從吉水部的頭領(lǐng)到普通的士兵,沒有一個活下來的,就算那些降兵俘虜,也都被砍死!
一想到那么多俘虜都被砍死,在對吉水部幸災(zāi)樂禍的同時,他們也不禁有些心里打顫:這廝,是個煞神啊!
一想到這個,這些蠻首便不由自主的望向銅鑼部的長老,這老東西可是石陽縣內(nèi)遠近聞名的智者,銅鑼部就是在他的手上發(fā)展的越來越大,如今已經(jīng)成了石陽縣內(nèi)勢力排名第一的強大部族,此次,更是在他的指揮下順利的拿下石陽縣城。雖然平時各部蠻首跟他頗不對付,但此時,就算各部蠻首不愿意承認,實際上也在心里把他當成了主心骨。
感受到各部蠻首的目光,老者心中一哂:再野蠻的猛獸也斗不過機智的人類,同樣的,再兇猛的蠻人,那不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漢人對手!不是老子瞧不起你們,實在是你們也太丟人了!幾句話就把你們唬成這樣!
到底是人老成精,盡管心中對這些同僚——勉強算是同僚吧,已經(jīng)十分的鄙視,但老者卻面上含笑,指著城外的于信,用一幅自信滿滿的語氣說道:“放心吧,漢人的官,也就嘴上成逞威風,真要做起來的話,他們沒那個膽量的”!
話音剛落,似乎是為了印證老者的話,于信輕蔑的語氣就在城下響起:“要是你們以為本將敢說不敢做,那你們可就大錯特錯了”。
“你們也不去打聽打聽,為禍豫章多年的宗賊還有水寇們的下場……哼哼,算了,本將今天大發(fā)善心,就告訴你們吧”。
“所有據(jù)城自守的宗賊都被我砍掉腦袋,就算跑了的,也都被我抓回來挨個宰掉……哼哼,就算是后來的水寇,除去主動投靠我的,就算他們跑到長江里,我也把他們都抓回來砍死,至于我剛才說的……要是不信的話,咱們就拭目以待吧,哈哈哈”!
于信囂張的大笑響徹整個石陽城,仿佛被于信的話給震住了,城上的數(shù)百山越亂軍竟無一人說話,只剩下呼嘯的山風……
“明天太陽下山之前,你們要是不打開城門主動投降……那你們就永遠不要出來了”!
撂下這么一句話,于信便轉(zhuǎn)身頭也不回的朝大營走去。
“主公,要是他們不投降的話,你真要……”?
徐庶的話還沒說完,就對上于信冷冽的目光,情不自禁的打了一個寒顫,剩下的話,卻怎么也說不出來了。
就在徐庶輕咳兩聲,準備措辭的時候,于信卻忽然一笑道:“怎么可能,我要的是一個聽話的廬陵,又不是要一個死城”。
雖然這么說,但于信話里的意思徐庶怎么會聽不出來:要是不聽話的話,就算把廬陵變成一個死城又何妨?
徐庶還沒說話呢,一旁的太史慈卻忍不住擊劍高呼:“好!亂世亦用重典!唯有將軍這般魄力,才能平定廬陵之亂”,說著,望著于信的目光中,那種仿佛看到知己一般的欣喜、激賞之色卻怎么也掩飾不住。
“亂世亦用重典……”,徐庶輕聲念叨了一句,再抬起頭來的時候,原本臉上的猶疑之色已經(jīng)盡去,取而代之的,卻是一臉的堅毅。
沖于信點點頭,徐庶輕聲卻堅定的說道:“主公所言有理”。
“呵呵”,面對徐庶的表態(tài),于信只是一笑置之。來到大營前,在許褚的指揮下,大營已經(jīng)搭建的差不多了,特別是大營的外圍,設(shè)置了大量的鹿角拒馬。此時天色漸暗,看著依舊忙碌的熱火朝天的大營,于信也不知道想起了什么,指著大營笑道:“你們看這大營,被仲康打理的還像模像樣的嘛”。
徐庶跟太史慈自然不知道,在他們還沒認識于信之前,許褚可是一個只會悶頭沖殺的……二愣子般的猛將,現(xiàn)在,雖然僅僅過去了大半年的時間,但經(jīng)歷過這么多次戰(zhàn)火的歷練,也成了一員足堪大用的大將了。
前世看各種演義,有一個說法,說是三國有四大保鏢,分別是趙云、典韋、許褚、周泰,號稱四者得其一便可高枕無憂。但于信現(xiàn)在手下將不過兩員,怎么可能奢侈的把許褚當作保鏢來用,沒想到……
所謂人都是逼出來的,沒想到在自己無人可用的情況下,迫不得已把許褚當作大將來用,還真把許褚給歷練出來了。雖然現(xiàn)在許褚的戰(zhàn)陣技巧還很稚嫩,但于信又不奢望他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帥才,在以后的征戰(zhàn)中,能錘煉的成為一員大將便心滿意足了,反正自己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徐庶、陸遜,實在不行還有自己嘛。
想到陸遜,于信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另外一個猛人,號稱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呂蒙:這家伙就是屌絲逆襲的典范啊,從一個窮苦人家出身的目不識丁的小將,成為后來的東吳都督,這可是……很值得許褚這樣的人學習啊。
回過神來,見許褚跟太史慈都迷惘的看著自己,于信便壓下心中的想法,笑著問徐庶道:“元直,你派去聯(lián)系橫江部山越的人有消息了沒”?
在出發(fā)之前,于信就通過鐘輝的調(diào)查得知,雖然廬陵山越各部普遍敵視漢人,但也有親近漢人的部族,或者說族中有目光遠大的頭領(lǐng),知道漢人的大腿比較粗,抱住了更能受益。在廬陵山越諸部當中,橫江部就是這樣一個親近或者看好官軍的部族。
而且橫江部落作為廬陵山越諸部中勢力排名第三的大族,有人丁萬余,精兵數(shù)千,若是能得到這樣一個部落的支持,于信的這次南征將會順利許多。
因此在得知還有橫江部這樣一個可以拉攏的對象之后,在出征之前,于信就叫徐庶準備好禮物,派出使者前往橫江部中聯(lián)絡(luò)游說,就算得不到他們明里的支持,但能得到他們暗地里的支持也好啊。
出征這么多天了,徐庶之前一直沒說,于信也沒問,今天忽然想起來,便問了問。
聽到于信問話,徐庶略微一愣,這才搖頭說道:“回主公,還沒有消息傳來”。
似乎早就知道會是這樣,于信只是點點頭,沒有再說什么,說話間,本來在營中的許褚發(fā)現(xiàn)了于信等人,便迎了出來。
就許褚那個體型,想不叫人注意都不行,看到許褚迎了出來,于信就吩咐許褚、太史慈兩人道:“明天一早,你們就帶人打造攻城器具,要是到晚上他們還有開城投降,后天就開始攻城”。
南征路上千山萬水,別說攻城器具了,就算軍隊必須的糧草輜重,于信都是好不容易帶過來。至于之后的,便等著打下石陽城之后,從新淦往石陽慢慢運送。
至于于信口中所說的,只需一天就能打造出來的攻城器具,只是簡單的攻城梯、撞城錘罷了。畢竟石陽城只是一個小縣城,而且還因為窮困使得城墻年久失修,就這種一丈多高、不到兩丈的城墻,架個梯子就能爬上去,還需要打造什么復(fù)雜的攻城器具嗎?
就算于信想要打造諸如霹靂車之類的攻城利器,他也沒這個技術(shù)啊,話說霹靂車在歷史上是誰發(fā)明的來?也不知道黃月英能不能打造的出來,回頭自己得給她去封書信問問,最好還是自己親自走一趟……嘿嘿,估摸著連弩也搗鼓的差不多了,那玩意可是能扭轉(zhuǎn)戰(zhàn)局的神器,自己不去搞一些回來就太可惜了。
聽到于信的命令,兩人一愣,隨即領(lǐng)命。
于信在這里布置的時候,身后的石陽城內(nèi),也是爭吵不休。石陽縣的縣衙內(nèi),原本屬于縣長的位子上,此時正雄踞著一個有別于江南小個子山越族民的膀大腰圓的大漢,正一臉不耐煩的望著下面兩側(cè)爭吵不休的各部蠻首。在大漢的身邊,那個看似昏昏欲睡的老者,正是白天見到的自稱銅鑼部長老的老者,那這大漢的身份便呼之欲出了,想必定是銅鑼部的蠻首!
冷眼旁觀了半晌,這銅鑼部的蠻首似乎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躁動,猛地一拍面前的小幾,大吼道:“都別吵吵了,漢人有句話說的好:開弓沒有回頭箭”!
說著,飽含殺氣的銅鈴般的大眼四下掃射了一番,惡狠狠的道:“我丑話說在前頭,要是誰敢給漢人通風報信,甚至私通漢人的,別怪老子大刀不認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