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你是我姑父啊
“于大哥,你有沒有想我”?
剛剛踏上彭澤的土地,陸績就跑過來抱住于信的大腿,仰著小臉問道。
伸手擰了擰陸績白白嫩嫩的臉蛋,于信笑著道:“陸績這么可愛,我當然想啦”。
這么說著,于信不禁有些遺憾:可惜你是個帶把的,要是你是個小蘿莉,這么嬌滴滴的抱著俺的大腿……那該有多好。
看到陸氏的家人開始從船上下來,那個魂牽夢繞的倩影依舊沒有出現(xiàn),于信便再也忍不住開口問道:“伯言,你姑姑呢”?
別看陸遜年輕,但顯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毛孩,于信跟陸筠之間的關系,他多多少少也能看出一些。正因為這個,在聽到于信的問話之后,陸遜略帶憂郁跟抱歉的說道:“于將軍,姑姑她……”。
陸遜還沒說完,陸績就舉著小手邀功似的搶答道:“我知道我知道,于大哥,我知道阿姐去哪了,阿姐她跟老神仙走了”。
見于信疑惑不解的望著自己,陸遜不禁苦笑著點點頭道:“在我們回來的路上,碰到了姑姑的師傅于吉老神仙,也不知怎么的,姑姑就跟老神仙走了,說是云游去了”。
聽完陸遜的解釋,于信不禁悵然若失:那個白衣飄飄的嫻靜身影,仿佛又出現(xiàn)在自己的眼前,只是伊人已去,芳蹤渺渺。
好在于信兩世為人,在這方面看的比較透徹,很快就從傷感中走出來,將心中對陸筠的思念,化作一聲輕嘆。
抬眼望去,正好看到陸氏的家人已經(jīng)開始從船上往岸上卸東西,于信便指著陸氏的戰(zhàn)船笑道:“呦,開始動手了,方才伯言搞得神神秘秘的,走,去看看給咱們帶了什么好東西”。
雖然不知道方才于信跟陸氏叔侄所說的究竟是什么,但其中的意思眾人還是明白,見于信這么快就恢復過來,不管是徐庶還是甘寧,都在心中暗自稱贊。聽到的于信的話后,便跟隨于信,略帶好奇的看著從陸氏戰(zhàn)船上搬運下來的東西。
看了幾眼之后,于信跟徐庶尚且還能忍住,甘寧卻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一個箭步躥上去,從地上的拾起一把有別于軍中常用的橫刀以及樸刀的武器。
在于信看來,甘寧手中拿著的武器顯得怪模怪樣的,與于信軍中的主流武器差異巨大,怎么說呢,就是一種有較大弧度的……曲刀。
除了曲刀,于信找不出合適的詞來形容這種武器,看它的外形,長約三尺,自刀身的中間位置開始有較大的弧度,一看就是非常利于劈砍的。刀身雪亮,在甘寧的手中閃耀著暗青色的寒光,看到這,于信忽有所悟,這莫非就是傳說中的……
“吳鉤!伯言,這莫非就是吳越之地聞名于世的吳鉤”?
于信剛剛想到這個名字,一旁的徐庶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追問起來。
果然是吳鉤……聽到徐庶的問話,于信也緊緊的盯著陸遜,希望可以從他這里得到準確的答案。
陸遜點點頭,笑著道:“不錯,這正是以虎丘之水鑄成的吳鉤”。
說話間,甘寧已經(jīng)捧著一柄吳鉤過來,戀戀不舍的撫摸了一會,這才把手中的吳鉤遞給于信,一邊嘖嘖稱贊道:“不愧是吳鉤啊,果然名不虛傳”。
“主公、軍師,你們也知道,江南不同中原,在咱們江南,多山林、多水路,不管是水戰(zhàn)也好,山林廝殺也好,這吳鉤使起來,可是比其他的兵器要順手的多”。
“可以這么說,吳鉤,就是江南水戰(zhàn)、步戰(zhàn)中能用到的最好的兵器”!
哎呦,這個說法于信還是第一次聽說,聞言不由得仔細打量起了手中的這柄被甘寧稱為江南步戰(zhàn)第一的神兵利器——除了鋒利點,也沒看出哪強來啊。
掂量了掂量,又掃了一眼堆積如山的物資,于信好奇的問道:“伯言啊,這東西你一共帶了多少過來”?
雖然年輕,但陸遜卻沒有年輕人的傲氣,聽到于信問起,只是淡然的道:“吳刀銳利,打造不易,這些吳刀,一共是五百把,其中有二百把是我們吳氏的家底,剩下的三百把,卻是顧氏、張氏、朱氏三家共同資助的,其中又以朱氏的朱桓大哥資助的最多”。
聽到陸遜說起這次他運來的這批吳刀里,大部分都是江東三姓資助的,這讓于信不禁對世家大族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再看甘寧,正捧著吳刀嘖嘖稱嘆,于信便心中有數(shù),只是有些事不好當面說,便暫時壓下,抬眼望向其他的東西。
“咦,那些東西是……”
“所謂國之重器,在鹽與鐵,這次出發(fā)的倉促,準備不足,能夠帶來的,只是一部分”,說著,陸遜指著摞起來的一些箱子還有一些麻袋道:“這里面,是從吳郡帶來的三千斤鐵,以及六百斤海鹽”。
陸遜說的簡單,于信卻從里面聽出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陸氏是江東的大族,要是平時,叫他們拿出三千斤鐵與六百斤海鹽,簡直是輕松到眉頭都不會皺一下。但是現(xiàn)在,陸氏內(nèi)部已經(jīng)分裂,外部還有孫策的重壓,陸遜能湊出這么多東西來,這里面的難度可想而知。
“興霸,叫人過來幫忙,伯言,走吧,咱們回城”。
在回彭澤的路上,于信簡單的把雙方的身份介紹了一下,從于信這里確認了陸遜就是原廬江太守陸康的孫子之后,徐庶依舊著實驚訝了一把。甘寧就跟徐庶不一樣,倒是在聽到陸績是陸康的兒子,是陸遜的叔叔之后,甘寧卻感到吃驚。
“興霸,很喜歡那些吳刀”?
見甘寧有些神不守舍,于信轉(zhuǎn)念一想便明白過來,當即試探著問道。
果然你如于信所料,甘寧點點頭道:“是啊主公,這些吳刀,真是好東西,可惜就是太少了,分都不夠分的”。
“那你想怎么分”?
“我自然是希望都留給我自己用啦,不過……嘿嘿”,說著,甘寧一摸自己的大腦袋,憨笑道:“我也知道那不可能,主公馬上要對廬陵用兵,這些吳刀,就給許褚用吧”。
“不過,要是主公肯賞賜末將幾十把、一二百把玩玩,末將也是很滿意的”。
“滾蛋”!
回到彭澤之后,又花了兩天把那數(shù)百百姓都安頓好了,于信這才離開彭澤,走陸路返回南昌。
這次回師,甘寧的千余水師都留在了彭澤,而且豫章的水師隊伍又擴大了不少,除了原本的甘寧水師,又有梅成的三百士卒加入。
而返回南昌的隊伍中只有于信的八百騎兵與許褚的五百步卒,以及陳蘭、雷緒兩人的五百步卒,但現(xiàn)在的隊伍可是一點都不顯少。因為除了軍隊之外,隊伍中多了幾十輛大車,反而拖拉著隊伍更加臃腫龐大了。
至于被甘寧垂涎不已的五百吳刀,于信最終留給他一百把,剩下的四百把吳刀都給了許褚,畢竟接下來,可是要靠許褚的步卒建功。
經(jīng)過近半個月的行軍,在時隔三個多月后,于信終于再次回到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