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與陶晉恒返回陶山‘泥丸宮’,一連暢談數日,論道布經,彼此越發(fā)熟悉,陶晉恒也越來越相信,江云有能力化解此地沉冤,度化亡者升天。因為江云所講的經義,連陶晉恒也聞所未聞,即便知曉,感悟的也沒有江云透徹,真心相信,江云乃是非常之人。
于是在幾日中,陶晉恒派遣法宗弟子,將入境的各國弟子捕捉干凈,畢竟江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不能讓這些人知曉,包括秋煙雨、唐家姐妹在內無一幸免,直到離開清明境,也不清楚是誰出賣了他們。
而江云與陶晉恒商議,如何裝神弄鬼,才能讓守玄靖廬內的眾人相信,他江云就是羅天使者,太清八景宮派下來的拯救眾生之人。最后議定,開壇講道,江云冒名為‘九微太真玉保王,金闕上相大司命高晨師,東海王青華小童君’,連著七日開壇布道,說《太上八素奔晨隱書》。
七真派雖是玉清傳承,但當時的道門已三道歸一,尊‘太上道德天尊’為主,講這八景宮內的傳承,也合情理。
于是講經當日,仙山弟子云集泥丸宮外,仙宮鼓樂喧天,香煙籠山,陶晉恒身著紅衣法袍執(zhí)禮,引領著陶山眾位金仙列在眾人之前,恭拜高在尊位上的江云。而江云一身金跑絳衣,華美威嚴,身旁左右,還侍立著兩位頭束紫金法冠,身著大袖綠袍絳衣,手持玉箓的元君夫子,以金仙之尊,行道童之事,將座上的江云烘托的如同真神降世般高不可攀。
元君指的是玉面無暇,清秀脫俗的道門女修,得成金仙尊位,可稱元君。
法事儀畢,江云開始講道,朗朗而言道:“《太上隱書八素真經》者,乃玄清玉皇之道也。上皇天帝以此書授太微天帝君、三元紫精道君、真陽元老君。此君受書,施行道成后,以付太上道君。太上道君以傳金闕后圣李君,李君以付太虛真人、南岳赤君,使下授學道,宿有金名玉字,高閣刻名,當為真人者。太上之隱文,不傳于地仙,地仙亦自不得獲之矣……”
江云口中說的地仙,乃是上清宗,皮鱗帶角之輩,老君統(tǒng)馭三教后,沿襲了玉清宗‘以人為尊’的道統(tǒng),將禽獸劃與道外,不授其業(yè)。如此作為,江云雖不甚喜歡,可此地門眾業(yè)成與玉清道統(tǒng),他也只有如此說,才能引起座下眾人的共鳴,越發(fā)覺得,他所布之道高不可攀,深有道理。
這便是‘修道為賊’之理,修行者不論個人喜好,皆依天道行事,既然座下這些人喜歡聽這樣的道理,江云便順著他們的意思講給他們聽,能收其心即可。
如此,江云堪堪而談,從‘夫五星者,是日月之靈根,天胎之五藏也’說起,七日不停,不但宣經,每講完一段經義,還會為眾人解惑,無論夫子還是小童,但有疑難請教,都博古論今,由凡理引申至諸天百域神仙之事,孜孜不倦,眾人獲益匪淺,誠心拜服。
一日日的,江云也越發(fā)能感覺到,此地的功德運數,施加在了自己的身上,越來越隆厚,莊嚴。
道曰:天地有運,造化非凡。村翁得望,可保一地平安;人皇登尊,造福一方。神之所以為神,是因其能行凡人不能之事,眾生所望,便是天道所愿。得眾望者可移山填海,環(huán)城護國,得盡這天地造化的人,便可替天行事,演義神通!
凡人不知神仙之術從何而來,更加不明白,仙家道場對仙翁的重要,若無眾生功德愿力護持,真心頂禮膜拜,神仙亦是凡人,區(qū)區(qū)一人,雖有仙法,但也難行逆天改道之事。
而此地自成天地,所有的功德運數生靈,都坐在江云的面前聽他講道,虛心受教,只要他能令眾人歸心,便會成為這片天地間無所不能的真神!
神仙之道,莫不如是。而神仙之法,亦有高低之分。數無窮極,仙家所領悟的神通,都有自身極限,比如江云自悟的地龜移陸之術,傾海天狼,極限就無法超出十境,最多可盜用十境內的眾生功德。
而天下間,已知的最強神通,是太上老君的‘八景鎖天無遺大陣’,與西天佛祖如來的‘六道輪回’,皆可集三十三境之力,無人能擋。
所以,天有三十三重,是為極限。
即便同樣的神通,不同人施展,境界也不同,比如‘八景鎖天無遺大陣’,老君施展可集三十三境功德,而如今的太微天帝,只有可憐的八境之力,所以他遣人圍攻江云,因為他的八景鎖天,擋不住江云的傾海天狼。
不過據說隱藏在三十三重天內的紫薇天帝,可遣二十境之力,江云去鬧天庭,也是想見一見這位三圣之后的道門第一人,看看他有沒有能力,擋得住轉生后的西天如來佛祖。
據說釋達多還在輪回歷練,妄圖破開老君當年為他施加的天鎖,也不知道恢復到了哪一境,一旦得回羅漢之身,憶起從前,那這天地間又要風起云涌。
如此七日過去,座下眾人,大都對江云誠心拜服,相信他就是那個八景宮派來的,拯救眾人脫困的尊者,而寶座上的江云,也顯得更加莊嚴肅穆,如同明珠般九色神光護體,熠熠生輝。
“師兄,上仙這是怎么了?”座下的童子們不明變化,但陶晉恒身邊的金仙呆若木雞,因為此時的江云,已然顯出了證道之象,奪去天地間九成的功德,這可是極數,難道他要證道圣人?!
垂目聽道中的陶晉恒聞言看了一眼,道:“此乃虛望”不由心中一痛,這一切,都怪他!
眾位金仙莫名,怎么會是虛望?這明明是證道之象??!
但也有心有靈犀者,出神半晌后道:“無量天尊,道可道,非恒道,天道已變,上仙終于記起了我等……”不由垂下淚來。
這便是:怨海尋舟寒身骨,三萬年逝方知死。
在座眾仙中有人悄然坐化,不等江云的超度,已然心死,消于無形,證了萬古道門有生無死的永生之愿,魂兮,不知歸于何處,唯有滴滴落淚還在,垂與青石板上化開,圣潔好似梅花,世間萬象。
陶晉恒見此,閉目不語,只因他心中的執(zhí)念還在,還有未完成之事牽絆著他無法離去。他要親眼所見,高座上的江云如何屠天滅地,憑借神通之愿,斬盡人們心中的恐懼,將鬼蜮上方的八部天龍,屠戮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