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妹一人殺了袁道!”佳旭等人也一同來了。
文華離宗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起初幾人還以為是師妹在找尋那小賊,直到他們看見文華的魂牌忽明忽暗,一閃一閃的,才察覺到不妙。
“不,還有人?!?p> 白圣武面色不太好,縱然場中大部分是文華和袁道的氣息,但還有幾股詭異多變的細微痕跡。
“杜穆?”玉成猜測。
“說不準,但師妹肯定是被人帶走的。”
余下的氣息太過微弱,白圣武無法斷定到底還有幾人。
佳旭眉眼下沉,“如此看來,那些弟子怕是也?!?p> “你們回去,帶人強攻血虛洞?!卑资ノ湟延袥Q斷,“我自行再搜尋一番。”
“是。”佳旭和玉成齊聲應下。
三人分離。
......
“駕~”
身著丹紋服飾的羅烈雷,驅馬車來到了一處廢棄的村莊。
“咚咚!”
他左顧右盼,非常謹慎地敲響了一座木屋的門。
“吱嘎”一聲,羅烈雷被迎了進去。
當他看見床鋪上被金鐘罩住的人影時,腿都軟了,直接癱坐在地。
“老弟,如,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這,這。?!?p> “噢,涼武閣的文華啊,師父沒跟羅長老說嗎?”
姜恒撓了撓頭,他明明用傳音符跟師父說清楚了啊。
“我,我還想多活幾年。”羅烈雷都快哭了,谷主只讓他帶個東西送到這邊,也沒說是裝元嬰用的?。?p> “唉,來都來了,快,搭把手?!?p> 姜恒可不磨蹭,收起土離鐘,將文華抱起往外走,“快點!被人發(fā)現(xiàn)就真死了!”
“來,來了?!绷_烈雷顫顫巍巍地起了身,倉促地跑到院里,手忙腳亂地把馬車后面拉著的棺材掀開。
灰衣入棺,“啪嗒”一聲,二人齊力合好。
“行了,羅長老快回去吧。”姜恒將一個細口瓶遞給了羅烈雷,而后走到車前,準備馭馬。
“您,您先!”
羅烈雷躬身擺手。
目送姜恒離開后,羅烈雷從懷中掏出一個小玉瓶,倒出一顆金紋丹藥,再從細口瓶中將一滴紅色液體滴在丹藥表面,待液體完全沒入其中,再一口吞下。
半晌,雙眼閃過金光,羅烈雷茫然地打量著四周,“應該完成任務了吧?”
為了確保無恙,羅烈雷數(shù)了數(shù)玉瓶中的丹藥數(shù)量,而后才起身往回走,絲毫不慌。
伏丹子,丹韻大成,以虛境融入丹丸,刻上金紋,名為忘憂丹。
丹藥與血相融,可將服藥者神魂之中,與血液主人相關的人和事,一并隱去。
除非以丹韻同解,否則縱然是化神期也無法查探到隱去的記憶。
至于那口黑棺,乃是伏丹子耗費了百年積蓄請人打造的上品靈器。
想當年,伏丹子自認他此生有望化神,幻想著數(shù)千年后,也可在這世間為自己造一處大墓。
不曾想,今日為了關門弟子,這棺材竟是提前用上了。
當然,除了遮掩氣息,并沒有其他用處。
畢竟有誰會扛著棺材打架?
......
星衍山脈,連綿七峰,古有依山建宗者,是為廣元。
“你就是伏丹谷谷主的曾曾曾外孫?”一名身著星紋銀繡的藍袍道人,看著身前拉著馬車的憨厚男子。
“是的,前輩?!焙┖衲凶?,識趣地從懷中掏出一個小袋,遞了過去,“晚輩衡江?!?p> “那棺材怎么回事?”道人接過袋子,隨意問道。
衡江聞言,又遞上了一個小袋,他知道,棺材是另外的價錢。
“吶,咱一家人就不說兩家話了,要在這山下做生意可以,但是。。”道人說著,突然一頓。
衡江掏出了一沓銀票,“前輩,本金有的,有的。”
“這哪夠???你瞧瞧這是哪?廣元宗山門外,星衍山山腳下??!”
道人不快地扯過銀票,清點了一番。
“是是是,前輩教訓得是?!睆牟即杏帜昧藘身炽y票出來,衡江看起來有些肉疼。
“嗯。嗯?”道人抽了一下居然沒抽出來,不由得開口,“小江啊~我一看你就實誠,好好干,以后有事,就!找!你王叔!~”
最后力氣加大了一些,道人終是把銀票抽了出來,拍了拍男子的肩膀,笑著往山上走去。
衡江就是姜恒,對著道人的背影豎了個中指。
小小筑基期的外事弟子,還真敢貪吶!
姜恒倒也懶得計較,拉著馬車走進了旁邊簡易的竹屋。
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這還是他師父給的建議,藏在廣元宗山下,就不怕被涼武閣的人搜到。
畢竟在宗門外,隨意以神識探索,可是非常挑釁的行為。
而姜恒這才知道,原來伏丹谷和廣元宗有丹藥方面的貿易往來。
好嘛,以后他姜恒,就是伏丹谷的駐外使者。
“不過這竹屋也太小了。”
姜恒嘟囔一句,干脆就地取材,自己造房。
堂堂紫府大材小用!
一個時辰后,竹屋變成了木制小飯館,有柜臺、大廳、馬棚、豪華大單間、廚房、后院,完美。
后院放棺材,單間自己住,小黃住馬棚。
門口掛了個橫匾,刻著“衡店”二字。
“看來師父真有幾把刷子,丹藥居然能銷入廣元宗?!?p> 辛勤勞動之后,姜恒百無聊賴地坐在自己造的木椅上,待在棺材邊,思忖著接下來的計劃。
“師父都這么牛了,咱要不干脆整個煉丹流水線得了,只要保證藥效好,物價低,怕不是能遠銷各宗!”
“嗯,下次等老羅來送貨,得跟他琢磨琢磨這事?!?p> “嗐,師父說文華不能殺,放棺材里養(yǎng)著,能和涼武閣結個善緣?!?p> “但我忘了跟師父說,我手里還一大票涼武閣弟子,真令人頭大?!?p> “誒,算了,先起火吧?!?p> 只見姜恒屁股離開了木椅,在架起棺材的臺子下,點了一把火。
他這樣做可是有根據的,師父在先前的傳音通訊中提醒了多次,文華道基受損,需要溫養(yǎng)!
姜恒才不敢用心火燒,誰知道會不會把文華突然就治好。
自余繡娘那次事件后,姜恒就意識到,這心火的明神功效太過玄乎了,煉藥可以,燒人還是省著吧。
“反正單烤也是烤,要不煉個丹?”
姜恒說干就干,掏出封藏已久的奎木鼎架在火與棺材之間,將固元丹的一應材料塞入其中。
一炷香后
嘭!
“嘖,難道不管什么丹藥,第一次煉都會炸嗎?”
...
嘭!
棺材底又被小鼎撞了一下。
“嘶,要不還是煉赤丹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