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虎頭蛇尾的彈劾(求收藏)
“嘭”
原本擺放整齊的茶碗被摔得粉碎。
“徐妙錦,你這個賤人,寧可嫁給那個鄉(xiāng)野村夫也不愿嫁給本國公,本國公對你那么好!”
“拉出去,埋了!”李景隆有些厭惡地看著丫鬟,對著管家揮了揮手。
管家心中嘆了一口氣,這已經(jīng)是第十個了,再這么下去,曹國公府中的丫鬟遲早會被李景隆凌虐的一干二凈。
“國公爺,貢院那邊傳出消息,會試的成績已經(jīng)出來了,朱陽高中會元,明日早朝待陛下過目之后就會發(fā)榜!”一個小廝走了進來,在李景隆的耳邊說道。
李景隆眼睛一亮,興奮道:“當真?”
小廝自然不敢隱瞞,連忙點頭說道:“千真萬確,而且據(jù)說這次榜單前五除了朱陽一人是鄉(xiāng)試解元外,其他的皆是平日里學識不太出眾的學子,至于其他各省的解元最高的也不過是第八!”
“好,太好了,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管家,你立刻去聯(lián)絡那幾位御史,本國公在明日早朝一定要弄死朱陽,讓徐妙錦那個賤人看看,她喜歡的鄉(xiāng)野村夫是如此的不堪!”李景隆大笑,然后一頭扎進內(nèi)院。
很快內(nèi)院又響起了某些異樣的喘息聲。
……
凌晨五點,眾官齊聚太和殿。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隨著太監(jiān)的一聲唱和,眾多官員開始向朱元璋稟報全國各地發(fā)生的大小事。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李景隆站在武官隊伍里卻有些煩了,朱陽現(xiàn)在就如同一根扎在他血肉里的刺,每一分鐘都讓他感覺生不如死。
朱元璋將大臣們所奏請的事一一吩咐完之后,掃視了一下群臣,問道:“還有事么?”
禮部代理尚書、左侍郎任亨泰走出文官隊伍,說道:“臣有本奏!”
“講!”朱元璋坐在龍椅上,卻不是在看任亨泰,而是瞇著眼睛看李景隆,他勾連御史的事早已被錦衣衛(wèi)上報。
“經(jīng)過幾日閱卷,微臣與吏部尚書、刑部尚書已將會試錄取名單擬出,請陛下過目!”任亨泰將奏章雙手捧在手中,說道。
原本會試錄取名單只要跟朱元璋報備一下就可以,壓根不需要在朝會上說;但是今年會試出了意外,朱元璋又殺了一批人,導致主持這次會試的官員有些戰(zhàn)戰(zhàn)兢兢,覺得還是用這種方式跟朱元璋說比較好。
要是朱元璋滿意,那大家皆大歡喜;要是朱元璋不滿意,那就改到朱元璋滿意為止,省的事后朱元璋再拿著血淋淋的屠刀麻煩下一任官員。
“名單咱就不看了,你們依照慣例放榜就可以!”朱元璋其實已經(jīng)通過別的方式知道了錄取名單。
此話一出,任亨泰以及吏部尚書和刑部尚書皆長舒了一口氣,這代表錄取的名單朱元璋很滿意。
自己的大孫高中會元,朱元璋當然滿意了。
“陛下,微臣也有本奏!”就在任亨泰腳步輕盈地走回文官隊伍的時候,在他身后的不遠處,一個御史站了出來。
“臣要彈劾今科會元朱陽,他在會試前一夜利用古怪問題擾亂學子心智,致使學子心神失常,諸多原本有狀元之才的學子有才發(fā)揮不出來,甚至有人被逼的直接在考場行兇!”御史跪在地上,義正言辭地說道,“陛下,朱陽此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利用妖術,心腸何其歹毒,行為何其卑劣,微臣懇請陛下將此人就地正法以振……”
什么?要殺我兒子?朱標一聽就怒了。
“放肆!”御史的話還未說完,朱標站了出來,對著這個御史就是一腳,“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指揮陛下殺人……你說朱陽為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你可有證據(jù)?孤曾聽聞只有朝廷沒落,妖魔鬼怪才會橫行鄉(xiāng)里,你說朱陽會妖術,那你的意思豈不是說大明已經(jīng)進入末年,即將滅亡!”
大明建國才二十四年,這帽子要是真的扣嚴實了,那他的家族甚至是親族都完了。
“啊……微臣不敢,微臣不是這個意思,微臣只是……”陳御史爬起來一邊求饒,一邊用頭磕地,心中后悔不該收李景隆的錢財,不該一個沖動把玩他的妾侍。
而其他官員則一臉詫異的看著朱標,他們都知道皇太子是個謙謙君子,一般不對人發(fā)火,如今卻為了朱陽在這太和殿打人。
“這朱陽是誰?”
“太子殿下的兒子?沒聽說過呀!”
“難道是私生子?”
許多官員將朱陽的名字記在心里,決定回去之后跟這個年輕多多交流一下。
李景隆也驚詫地看著朱標,他怎么也沒想到朱標會橫插進來。
“怎么辦?”李景隆陰沉著臉,他知道朱標站出來保朱陽,朱陽不但安全了,甚至以后還會平步青云。
硬剛?
李景隆沒那個膽,不要說自己是朱元璋隔著輩的外孫,就是他爹李文忠這個親外甥也不敢跟朱標硬剛。
朱標可是朱元璋的嫡子,從朱元璋還是吳王開始就竭力培養(yǎng)的帝國繼承人。
李景隆慫了,原本想給陳御史壯膽的其他御史也慫了。
“咳,太子毆打大臣,罰俸半日!”朱元璋見朱標打夠了,出言說道。
“罰奉半日?”
眾官看著朱元璋:知道你會袒護自己的兒子,但是你特么的能不能好好裝?半日俸祿,你逗我們玩呢?
“朱陽那日在狀元樓跟眾人比試,咱當時也在場,事情的起因后果咱是看得一清二楚!蔣瓛,你將那些學子跟朱陽簽的契約給眾多大臣看看!”朱元璋說道。
這份契約是蔣瓛查到李景隆跟御史勾連要找朱陽麻煩后朱元璋化身黃老頭親自去要的。
“這小子做事還真是滴水不漏??!”朱元璋看著下面竊竊私語的大臣們,在心中感嘆道。
“至于那行兇的學子,刑部也早已查明原由,若是你們還有疑問,找刑部去問!”朱元璋說道。“不過陳御史所說那些解元發(fā)揮失常,咱也不是不講理的人。禮部你派人去通知一下那些落榜的解元,讓他們參加殿試,但若是在殿試上得不了狀元,那他們以后就別再參加科考了!”
“考不到狀元就不允許再參加科考?”眾官明白,這是朱元璋下的套,狀元每年就只有一個,而全國的解元卻不止一個。
為了這次狀元喪失永久的科考資格,除非那些解元腦子有坑。
“好了,既然話說到這里,咱就說一下主持這次殿試的人選,這次殿試由翰林學士劉三吾為主考,六部尚書為副考,你們七人要齊心協(xié)力,為大明選出最好的學子!”朱元璋說道。
翰林學士劉三吾今年已經(jīng)七十九歲高齡,此人是元朝舊臣,同時也是大明初期有名的大儒,元末時就曾擔任過廣西提學(相當于教育廳廳長),明朝建立后更是多有建樹。明王朝的科舉制度條例就是由他制訂,明初的刑法《大誥》也是由他作序,此外他還主編過《寰宇通志》,這是當時中國周邊國家的百科全書。
他與汪睿、朱善三人并稱為“三老”,《明史》上更說他“為人慷慨,胸中無城府,自號坦坦翁”,可謂是人品才學俱佳的士林領袖。
如此規(guī)格的殿試,頓時讓眾臣對這一屆學子有了更多期待。
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朱元璋只不過不想讓后世對朱陽的狀元有任何的懷疑,他要自己的大孫堂堂正正的奪得這屆殿試的狀元。
至于朱元璋為何對自己的大孫如此自信,那當然是做爺爺?shù)耐ú?,簡稱:迷之自信!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writer/p1/contentv2/photo_default.png)
黑幼蟻
晚點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