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
那我豈不是死定了?
……
「樹……賴(懶)……屬于哺乳綱貧齒目樹賴(懶)科。共2屬5種,為中、南美洲特產,通稱樹賴(懶)。」
樹賴?哦,我果然是一只樹懶啊……某個僵硬的電子音在我腦海中介紹著,真的很想讓它停止!
請不要再科普了,好歹先把讀音校正吧!
忍不住打了個哈欠,我被迫只能繼續(xù)掛在樹上無聊地聆聽著:
「它毛……被逢(蓬)松長厚;頭短圓,耳小并急(隱)于毛內;尾短;前肢2~3指,后肢3趾,均有可屈曲的悅(銳)爪,前肢長于后肢;上……(顎)有齒5對,下……(顎)4對,共18枚;胃分數室;頸椎6~9節(jié);全身毛色灰褐,因身上毛……被附……著(zhuo)有藻類植物,外表呈現綠色?!?p> 說起來……我為什么會在這里呢?
誰?是誰突然出現在我的記憶之中?
一個小女孩在哭泣?
為什么?我的記憶有點混亂啊。
所以我說呀,不要再給我科普了!你這讓人家怎么思考!
算了,不想了,腦殼真疼……
「它的動作極為遲緩,有腳但不能走路,僅靠前肢拖動身體前行?!?p> 誒,是這樣嗎?
像……這……個……樣……子……嗎……
好,了解了!
連張個嘴都費勁!
還好我現在掛在樹上,要是不慎掉下去那可就慘了。
隨即,我用上了放慢百倍不止的速度轉動著自己的眼珠,終于成功地瞟了地面一眼。
喔,好高……
值得一提的是,解鎖這項殊榮并沒有使我擁有一絲一毫的欣慰,我只覺得更加犯困了。
「樹懶是一種懶得出奇的哺乳動物,什么事都懶得做,甚至懶得去吃,懶得去玩耍,能耐饑一個月以上,非得活動不可時,動作也是懶洋洋的極其遲緩。
「就連被人追趕、捕捉時,也好像若無其事似的,慢吞吞地爬行。像這樣,面臨危險的時刻,其逃跑的速度還超不過0.2米/秒?!?p> 喂喂……夠了哦!
我大樹懶兄不要面子的嗎?
「此外,樹懶的排便行為充滿著儀式感……」
虎狼之詞!
「對于繁衍生活都在樹上的樹懶來說,有一件事情卻是一定要下樹的,那就是排便。
「大多數的樹棲動物,比如說猴子、考拉等都選擇從樹上直接排便,它們才不會管高空砸“物”可能會傷到其他小動物。
「而樹懶卻十分執(zhí)著,一定要下樹來排便?!?p> 「它們首先會找好一個地方,然后用尾巴挖出一個小坑。
「對于行動緩慢的樹懶來說,每次排便需要大約6個小時。
「完事后,他們還會儀式性地圍著糞坑“手舞足蹈”,最好在這個坑上鋪上一層葉子,這樣,它們才會再次爬回樹上?!?p> ……
「它們的身上不僅有細菌真菌植物,寄生蟲也很多,還有一種蛾子就專門寄生在它們身上。
「所以,它們的身上簡直就是個微型動物園,還是那種沒圍墻圍欄的。
「下樹排便估計是它們一生中唯一比較衛(wèi)生的行為了?!?p> 喔……被你一提醒……
讓我感覺好像真的有什么東西在我身上爬來爬去……
該不會是……蛾……
哇!
糟糕……失手了……
一股不可抗拒的離心力牽引著我摔向地面,至少……也先讓我回想起一切啊……
“砰!”
我想起來了,我的名字是……
嗚……這還重要嗎?
我現在變成一只樹懶了!
嗚……難受,想哭。
「對于樹懶來說,下樹排便是一項致命的行為,所有成年樹懶的意外死亡事件中,就有超過50%發(fā)生在它們排便的時候。
「這是因為它們的行動太過于緩慢,任何天敵只要發(fā)現了它們,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吃掉它們。
「偏偏美洲豹,角雕,虎貓以及蟒蛇的食譜上都有它?!?p> 疼死我了,我都摔成這樣了,它還在念!
我的淚花正在以極其緩慢的速度凝聚,此情此景,甚想吟詩。
啊~大?!?p> “絲絲~絲絲~”
不好!大事不妙了……我好像聽到了蛇吐信子的聲音。
就在我身后……
喂喂?阿sir,不帶這樣玩的吧!
我真的是樹懶嗎?命運多舛!怎么看都更像是蜉蝣吧!
在我臨死前,有一件可悲的事情必須先做聲張:
「請放慢百倍速度閱讀以上內容,這才是我的正常速度……
「還有……
「救……命……??!」
終于,一只巨蟒出現在了我的視野范圍之內。
它纏住了我的身體,還順勢咬住了我的脖子。
一切……已成定局。
「行動緩慢的樹懶為什么要用盡一生的運氣,冒著危險下樹,在同一個坑里排便呢?
「之所以會這樣,科學家發(fā)現這是樹懶和在它身上寄生的蛾至今達成的協議,樹懶下來排便,然后蛾子就在它的糞便上產卵。
「這樣蛾子的幼崽就會有充足的養(yǎng)料產卵,等到下次樹懶再下來的時候,這些小蟲子會長大成蛾,爬到樹懶身上。
「那么對于樹懶來說,這又有什么好處呢?
「蛾在樹懶身上就像園丁一樣,會產生無機氮,讓樹懶身上的綠藻可以繁殖得更好。
「這些綠藻為樹懶提供了保護色,而且樹懶有些時候,也會把這些綠藻當作便當來吃,和樹葉相比,綠藻非常容易消化而且提供的“脂質養(yǎng)分”較高。」
原來是這么一回事嗎?
我已經不能再做任何的掙扎……
只能夠轉動眼珠看向我的肩膀,那里,有一只蛾子正撲著翅膀準備離開……
對不起啊,我害怕異形,不能夠和你好好相處……
去吧,去找一個更加適合自己的棲身之所。
(以上科普來源于網絡,是東拼西湊整理而成的,希望真能做到一點科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