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隋:我的爺爺是隋煬帝?

第59章 臥龍鳳雛

大隋:我的爺爺是隋煬帝? 夏樹c 2084 2022-01-26 23:42:34

  楊廣滿意點頭:“說得好!倓兒勇氣可嘉,忠心可鑒!不過嘛……歷陽流寇,可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杜伏威陰險狡詐,詭計多端,王太守(王世充)和陳將軍(陳棱)乃至來將軍(來護兒)都先后與杜賊交鋒,幾度將其差點剿滅,杜賊卻總能夠死里逃生、死灰復燃,倓兒如果……”

  “皇爺爺!”楊倓高聲打斷了楊廣的話,激動道,“倓兒愿立軍令狀!此番領兵出征,若不能將杜賊首級獻給皇爺爺,倓兒愿受軍法處置!”

  楊廣微微一震,沒想到平時聲色犬馬,手無縛雞之力的楊倓,今天居然這么硬氣,很容易地,楊廣就猜到了,應該是楊曉的盱眙之戰(zhàn),刺激到了楊倓,并且,楊曉皇長孫的身份,應該也被倓兒知道了,他這才會如此緊張,生怕自己地位受到威脅,失去皇爺爺的寵愛。

  其實,楊倓想多了,楊廣從未想過要冷落楊倓——正如他從未想過將皇位傳給楊倓一樣,倓兒的性格,過于單純,做個王爺還行,并不適合做皇帝。

  楊廣不會傻到白白葬送自己的寶貝驍果軍,又不想寒了楊倓的心,他琢磨了一下:“這樣吧,倓兒。前幾日,江南來報,有一反賊,名操師乞,聚流寇攻下了豫章郡(今南昌),朕派治書侍御史劉子羽督軍前去平叛,倓兒若有心為皇爺爺分憂,便跟隨劉御史去吧?!?p>  “這……”楊倓皺眉,“倓兒還是想……親自帶兵出戰(zhàn)?!?p>  楊廣并未拿操師乞當回事,以為只是普通的小股流寇,之所以能攻下江南重鎮(zhèn)豫章,主要是因為朝廷的兵力,都在北方平叛,江南幾乎沒什么兵力,才給了他們趁虛作亂的機會。

  楊廣想了想,同意道:“好,那朕便封你為行臺尚書令,統(tǒng)領劉御史及水陸二軍,主持討逆事宜!”

  “多謝皇爺爺!”楊倓興奮道,沒想到皇爺爺封給自己這么大一個官!

  行臺尚書令,就是尚書省的臨時外派機構,當年楊廣做晉王的時候,主持伐陳,擔任的就是此官職,雖是虛職,但權力很大,可統(tǒng)領所處之地的一切軍政事務。

  問題是,當年楊廣伐陳朝,雖負責具體軍事的是高颎元帥,但二十歲的楊廣,也不是吃素的,軍政雙優(yōu),在搞后勤、抓經濟生產、安撫陳朝百姓方面,都起了決定性作用。

  楊倓可沒楊廣那兩下子。

  當然,操師乞也不是陳朝,在楊廣看來,派名將劉子羽去討伐,已是牛刀殺雞,多一個楊倓,讓這個皇孫去刷刷經驗也無妨。

  “皇爺爺,倓兒還有個不情之請?!睏顐劙褩顝V封他當行臺尚書令,理解為是楊廣對他能力的肯定,有些得寸進尺。

  “說吧?!?p>  “宇文皛和蕭鉅兩位大人,久隨倓兒身側,又是您的侄兒和外甥,倓兒常與之談國事,二人受皇爺爺蔭蔽,博覽群書,對國事、軍事頗有見地,可謂我大隋不出世之臥龍、鳳雛也,此番征討操師乞,倓兒請求,以此二人為左膀右臂,必能一戰(zhàn)平定江南!”

  楊廣對自家這兩個晚輩的成色,當然是再清楚不過,聽到楊倓居然這么夸這倆貨,嘴角不由得抽了抽:“行吧,既然倓兒如此看重他們,那就帶上吧,封……宇文皛為太子洗馬,蕭鉅已是梁公,不必再加封。去吧,去吧!”

  “多謝皇爺爺!”楊倓叩謝楊廣之后,退出成象殿,回到府邸。

  三杰再聚首,彈冠相慶,然后,各回各家,準備出征事宜。

  王公貴族出征,不比尋常將領,光是伺候他們生活的奴仆,就得帶十幾個人,其他,像換洗衣物、化妝品、娛樂消遣之物、美食廚具之類,也得裝上幾馬車。

  哪兒像楊曉這個土不拉幾的泥腿子,一人一馬一刀一銃,就上路了,格調太低!

  ……

  金堤關這邊,兩軍已經開戰(zhàn)。

  張須陀很給瓦崗軍面子,對方派出三千人,張須陀也帶領三千人出戰(zhàn),讓余下的七千人待命,如果自己在關外擊退了三千流寇,關內七千人旋即殺出,趁勢直搗敵營!

  張須陀的戰(zhàn)術選擇無誤,朝廷軍裝備精良,而這些人,又都是跟隨張須陀南征北討了一年多的老兵,驍勇善戰(zhàn),鮮有敗績,以一萬人對戰(zhàn)五、六萬的瓦崗軍,雖然不可能像楊曉在盱眙那樣全殲敵人,但打敗他們,應沒什么太大問題。

  問題是,對方這三千人,一觸即潰,而且,后面的主力部隊,竟也開始潰退,張須陀大喜過望,心里還在埋怨楊曉先后分走了他一萬兵馬,否則,以他本部的兩萬人馬,必能將瓦崗軍主力,擊潰于金堤關前!

  張須陀下令,全軍出擊,一萬兵馬尾隨瓦崗軍主力,向東南方向殺去。

  楊曉在關上一看,果然,李密用的還是這招,看來此戰(zhàn)可安心了。

  瓦崗軍主力且戰(zhàn)且退,張須陀也不是蠢材,擔心追的太急,被瓦崗軍反咬一口,寧可犧牲一些追擊速度,也嚴令一萬兵馬保持隊形,以數個方陣,向瓦崗軍攻擊前進。

  這樣,即便瓦崗軍反撲回來,朝廷軍也不會自亂陣腳。

  這種方陣,盾兵在前,槍兵在側,弓弩手在后,兩翼游以騎兵,足可抵擋瓦崗大軍的正面沖擊(但擋不住四面沖擊)。

  瓦崗軍主帥翟讓這邊,見張須陀中計,心中亦是大喜過望,命令大軍逃得速度慢一點、表現得再狼狽一點,故意留下些老弱殘兵,給朝廷軍殲滅,避免張須陀追到一半沒興趣就不追了。

  雙方且戰(zhàn)且行,直到進入大海寺那條干涸的河床,忽聽兩側的山林中,傳出吶喊之聲,密密麻麻的伏兵,猶如洪水般向谷地沖來。

  給張須陀嚇了一跳,以為是瓦崗軍的伏兵,但仔細一看,不對勁,這些從天而降的伏兵,并不是奔著自己來的,而是殺向了瓦崗軍主力部隊,再仔細看,“秦”字大旗,隨風飄揚,是部下秦叔寶的部隊!

  瞬間,朝廷軍便對瓦崗軍主力形成三面夾擊之勢。

  翟讓壓根兒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心中暗罵李密不靠譜,不是他帶領伏兵在大海寺埋伏嗎?

  這小子人呢?!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