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
山頂?shù)募谰茣?,燈光閃爍之下,竹席鋪地,微微的夜風吹拂而過,讓掛在四周的簾子都晃動了一下,還能聽得到風鈴的清脆聲音。
屋子之中,鄭玄居上位,面容正色,頗有威嚴。
而左右兩側,跪坐八九人,年輕已有中年模樣,而年長之已有六旬以上,皆然頜下留著美髯,頭戴儒冠,或是錦衣玉袍,或是一襲布衣,風度皆不凡。
書院加上鄭玄,一共有十二個老師教學。
其中兩個老師這個月一個游學而去,一個回鄉(xiāng)看望親人了。
在書院教書,自有束脩,雖然不向學校要,但是很多人資助,所以作為讀書人,他們雖然顯得清貧一些,事實上再清貧,也是這個時代收入而言最頂尖的一撥人了。
而鄭玄并非約束他們,他們能聚集在一起,開創(chuàng)下邳書院,一方面是因為鄭玄的號召,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們志同道合。
雖然他們之中,也有一些出身世家門閥,可他們的意向都是一樣的,讓更多的人能讀書,所以才會集合在這里。
這時候可沒有寒暑假而言,而作為老師,允許每歲可以去省親或者游學一個月,游學是每一個讀書人都要必經(jīng)的道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所以如今書院之中,加上鄭玄也只有十個老師,如今都已經(jīng)匯聚一堂了。
“今天把大家請來,只要是因為一件事情!”
鄭玄清冷的聲音帶著幾分沉重:“最近有一個學子,給老夫一個很大的靈感,所以我打算傾盡書院之力,編寫一本字典!”
“字典?”
眾人聞言,有些一頭霧水。
“鄭公,何為字典?”
開口詢問的人,是一個六旬老者。
韓藝,字六童。
韓六童也是儒家經(jīng)學的大賢,主尚書。
他在尚書里面的造詣,即使鄭玄都比不上,他愿意來書院任教,那是因為他欠下鄭玄一個人情,所以才放棄了自己名望和地位,來到這個書院,成為了一個普通的老師。
這樣踏實的日子,也能讓他一邊教書,一邊繼續(xù)注釋尚書,他打算注釋出一本韓氏尚書,日后冀州韓氏就有傳承。
從普通的小氏族,一躍成為世家門閥。
當然真正的世家門閥,那是知識,權勢,財富,人口,土地,皆不可少,才能成為當世是世家門閥,才能成為影響天下大局的力量。
“字典,就是把我們所有認識的漢字,都匯聚在一本經(jīng)典之中!”鄭玄輕聲的說道:“把讀音,意義,都注釋出來,可以讓學子在讀書的時候,供以查閱!”
“把所有的字都融匯在一本經(jīng)典之中?”
韓藝的瞳孔明亮起來了。
他也不是普通人。
作為一個讀書半輩子的人,他當然知道,這樣的經(jīng)典必然會讓天下流傳。
“這可是大工程!”
“把我們所有的漢字都列出來,本來就不容易,還要注釋上意義,那就更加不容易,另外,讀音如何能注釋?”
眾人的目光看著鄭玄。
“于兄,你來說!”
鄭玄輕聲說道。
于仁坐在左列,他微微苦笑,然后才開口說道:“我春秋學堂的一個學子,弄出來一種名為拼音的獨特符號,我試驗過,這種符號用組合的方式,能輔助我們針對生僻字的認識,很多學子剛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對字體的認識不全面,如果有拼音輔助,那就事半功倍,讀音的注釋,就可以用拼音代替!”
于仁是最先接觸到拼音的老師,他不是一個高傲的讀書人,他信奉三人行必有我?guī)?,甚至不恥下問,請教曹昂,也是把拼音學的最深的老師。
正因為他學了。
所以他才認為,拼音的出現(xiàn),那是劃時代的知識,甚至會打破一些讀書艱難,讀書必須要有老師帶讀的界限。
如果未來拼音能通行,他認為這會寒門讀書人帶來更加的方便,所以他非常的贊同和推行曹昂的拼音,而且他也在幫忙曹昂完善拼音的讀法和組合。
“于兄,我說過了,拼音是旁門左道,讀書不應該取巧的,而且我們與其花費這么多心思去把那些拼音學會,我們早已經(jīng)學會了所以的字體了!”
不同意見的也是春秋學堂的老師,孔秀。
孔秀老師也是最先接觸拼音的人,畢竟他也是教曹昂了,曹昂的變化,他豈能不知道,標點符號他還是有些看好了,畢竟這是肉眼能看到的不一樣。
但是拼音,他認為有些多余。
所以針對曹昂的拼音,一直都是持反對意見的,他認為曹昂年紀小,有些嘩眾取寵了。
“孔兄,拼音的確有用!”
于仁看了一眼孔秀,他知道孔秀不是針對誰,而是作為一個讀書人,他有自己的簡介,可讀書就要辯理,有理不能讓,他輕聲的說道:“我認為可以試一試,讀書就要敢又冒險的心思,若成功了,這將會為了未來無數(shù)的讀書人,貢獻出來一份很大的力量,甚至能讓我們更多的人學會認字,學會讀書!”
“讀書是需要苦功夫的,不是認識兩個字就行了!”
孔秀搖搖頭。
兩人都說服不了對方。
鄭玄擺擺手,說道:“你們不用吵了,此事我已經(jīng)決定了,拼音有用,所以我們要用,但是只是輔用于對漢字的認識而已,至于有用還是沒用,讓時間來證明吧,我們都是讀書人,能不能讀書,我們最清楚,能不能幫忙認字,我們也應該清楚才行,很多事情不可貿然下決定!”
孔秀對鄭玄還是非常尊敬了,他聞言,頓時不再開口,沉默不言,但是心中還是對曹昂弄出來的這些花里花哨的東西,有些瞧不起。
“字典編寫,必然是非常繁重的事情,以我一人之力,難以成功,為后人讀書而方便,也為了士林能變得更加強大,讓天下出現(xiàn)更多的讀書人,我希望諸位老師能幫我一把!”
鄭玄對著眾人說道。
這才是他今天晚上把所有人都請來的原因。
這件事情,他一個人做不城的,但是如果書院里面的人都在幫他,那么他就有信心能做成,他期望看到字典現(xiàn)世將會為天下帶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