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成為上卿已經(jīng)過去小半個月了,這件事還會時不時出現(xiàn)在一些人的談資。
有人說張儀誘言惑君,也有人說張儀是真的大才。
可這些和姜敘白關系不大了。
張儀入朝進言被拜為上卿,完全在在意料當中,沒人會放過一個戰(zhàn)略型人才,除非是個瞎子。
現(xiàn)在張儀雖然住在姜敘白這邊,可父親隔三差五就要召見張儀,就差讓張儀住在蜀宮了。
而姜敘白呢,在張儀被拜為上卿時,父王也對他有所賞賜,得到了一筆錢。
不過這筆錢對姜敘白來說,實在是太少了。
他目前的目標是將【都江堰】搓出來。
可是想要建設【都江堰】,他手中的錢根本不夠,姜敘白估計自己手里的這點錢大概能在都江堰旁挖倆洞。
退一步說,他手中的錢就算夠,想要修【都江堰】還需要朝中的大臣的商議一番,才能決定。
畢竟無論是從人力、物力的角度來說,這都是一筆不小的消耗,那些人能否同意還是兩說。
巴蜀不能失去【都江堰】,就相當于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可是現(xiàn)在建不了,那么【都江堰】可以先放于一邊。
因為除去【都江堰】以外,姜敘白還有第二張牌,那就是造紙!
這個世界到也有紙張,不過是一些貴族如廁用的,很難書寫,所以姜敘白打算直接從改良造紙術開始。
四大發(fā)明之一【造紙術】,這是一個特殊成就,達到特定條件便可以完成
之前在梁國為質(zhì),姜敘白就已經(jīng)有了這個打算了,之所以沒有開始造紙,是因為他在梁國,現(xiàn)在回到了蜀國,倒可放開手腳。
因為造紙術的門檻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了,而且成本相對來說也不高,支出較小,收益極大。
【造紙術】
【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舉簾勻割脂。焙乾堅滑若鋪玉,一幅百錢曾不疑。】
【成就條件:普及全國50%以上(已完成0%)?!?p> 【成就獎勵:輝煌點數(shù)200;
造紙技術出現(xiàn)的國家將會獲得獨特修正——造紙術發(fā)源地?!?p> 足足兩百點的輝煌點數(shù),是成就當中收益最高的那一批了。
這個成就不是說造好一張紙,而是要普及紙,姜敘白必須要將紙普及到全國的一半。
相同的,四大發(fā)明中的【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所需要的條件,也都是比較困了的。
單就難易度來說,【造紙術】非常適合現(xiàn)在的姜敘白。
回國之初的第一件事,就是制作造紙所需要的模具。
前世姜敘白閑著沒事的時候,嘗試過制作紙張,到也有經(jīng)驗,主要材料的樹皮、漁網(wǎng)什么的,也很好弄,很快姜敘白就做出了第一批的紙。
和想象行中的不同,做出來的紙張有些的發(fā)黃,而且較為粗糙,仔細看還可以看到一些纖維。
當然并不影響書寫,姜敘白嘗試寫了一下自己的名字,效果還不錯。
利用紙張貿(mào)易,可以讓姜敘白短期獲得相當可觀的資金,后續(xù)不排除紙張被他國破解,后期賺的錢大大減少的可能性。
當然了,資金是次要的,主要是那輝煌點數(shù)以及那個獨特修正。
兩百點的輝煌點數(shù),足夠點亮兩次星斗,更何況捎帶一個特殊的修正。
不過姜敘白心中清楚,他作為王室子弟,還是別以自己的名號從商為好,所以他需要一個人代替他從商。
漸漸的,一個人名浮現(xiàn)在了姜敘白的腦海中,蜀中名商——徐九昌。
有足夠的人脈和聲望,更重要的是,他不是世子那邊的。
姜敘白需要他的工坊和人脈市場,這樣推廣的速度更快,也能賺到更多的錢。
徐九昌很好找,他經(jīng)常出沒煙花柳巷,相當于每次掃黃必有他。
實際上,姜敘白挺想去看看,來到世界這么久,一直沒見識過異世界的風土人情,還是蠻遺憾的。
至于他為什么沒去,不是因為他沒找到,是因為他與賭毒不共戴天!
……
錦官城東西十街,南北八街,將錦官城有序分為了數(shù)個坊市,以西市為首,二十三個商坊都是徐九昌的。
自從蜀王放開對商業(yè)的限制,吸引商隊入駐錦官城后,商人的地位便越來越高。
徐九昌作為其中之一,手段或許有些不光明,相比于其他人,他算是有良心的商人了。
在他準備前往妙音閣的時候,突然一個消息來了。
三公子要見他一面。
這讓他很是驚訝,他與三公子素未謀面,為何突然要見他?
這妙音閣是去不得了,趕緊收拾一下,去見三公子,不論怎么說,三公子都是王室,必須嚴肅以待!還特意沐浴更衣了一番。
……
來到姜敘白的府上之后,徐九昌見到了這位三公子。
相當俊秀的一位少年,雖然未及弱冠,可言談舉止之間,持重沉穩(wěn)。
給徐九昌倒了一杯茶水,姜敘白面帶笑容,說道:“先生請用茶。”
王家子弟親自倒茶,徐九昌當然要喝,拿起茶杯一飲而盡,接著姜敘白又給他倒?jié)M。
姜敘白沒有任何來自王室的架子,這卻讓徐九昌有些坐立不安,于是開口問道:“不知公子召小民前來,有何要事?”
“確實有要事相托?!?p> 對著徐九昌笑了笑,然后姜敘白說道:“本公子偶得一寶物,卻不知價格幾何,先生見多識廣,想請先生做一評定?!?p> 原來是這種事嗎……
雖然心中覺得有蹊蹺,可徐九昌還是對姜敘白拱手道:“小民盡力而為!”
看著徐九昌這副謹慎得樣子,姜敘白笑了笑,隨即對旁邊的家丁說道:“把紙拿上吧。”
紙?紙有什么好看的?
徐九昌滿肚子得疑惑,卻沒說什么,畢竟一個公子,應該不會誆自己吧?
“公子,您要的紙?!?p> 這時候,家丁走了出來,手中捧著一摞紙,放在了姜敘白的案前。
紙??這是紙??
見多識廣的徐九昌看到這個東西時,心中大為震撼。
他不是沒見過紙,現(xiàn)在的紙很粗糙,書寫起來不如布帛,所以很少有人使用。
然而姜敘白案上的紙,比他所見的紙要白,并且薄上一些。
姜敘白提筆緩緩在紙上書寫著——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晟關路,望東都,意躊躇,傷心燕齊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先生請過目?!?p> 寫完整首詞,姜敘白輕吹了兩下筆墨,然后遞給了徐九昌,后者顫抖著接了過來。
看完了姜敘白寫的詞,徐九昌心中更是難以平復。
好一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p> 好紙!好詞!
就是字難看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