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接班人

大明接班人

魚在洹 著

  • 歷史

    類型
  • 2021-12-14上架
  • 6123

    連載中(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楔子(上):狐貍夜哭

大明接班人 魚在洹 3114 2021-12-14 13:13:02

  洪武二十四年秋,八月廿二日,卯初。

  金風乍起,桐葉初黃,空氣之中早已透出些許涼意。

  鳴鑼聲響,葆羽旙棨如簇,一隊儀仗威嚴的車馬,行進在京城應天府的大道上。這些人衣飾華貴、神情莊重,他們邁出的步伐亦是極其齊整,顯然經(jīng)過精心編排和長期訓練。

  初升的朝陽,透過薄薄的云翳投射而下,恰為這隊人馬鍍上一層淡金之色,整個場面更增添了幾分肅穆威嚴。

  數(shù)千名老百姓則被軍士們驅(qū)趕在街邊,垂手默立,皆不敢作聲。軍士們個個盔甲鮮明、刀槍閃亮,相較之下,老百姓則衣服黯淡,放眼望去,如同一群受了驚嚇的鵪鶉。

  對于生活在大明王朝都城的老百姓來說,還有什么大場面沒見過?他們的眼界說高不高,說低也自然也不低。不過眾人心里都似明鏡一般,單看旌幡和儀牌,就知道這正是當今太子朱標的出行儀仗。

  只見太子朱標一行人馬浩浩蕩蕩,自皇城向定淮門而出,又迤邐向燕子磯渡口行去。岸邊早就停泊著幾艘新漆的大型官船,顯然是要北渡長江,出外遠行。

  然而,太子朱標今番究竟要前往何處?所為何事?百姓們就不得而知了。實際上,他們也根本就不想知道,除了柴米油鹽之外,如今許多事情都不適合打聽。這些年,百姓們活得極為戰(zhàn)戰(zhàn)兢兢,時刻擔憂著腦袋和身體分家。

  如今不同以往,世道早就不甚太平了。京城滿大街都充斥著錦衣衛(wèi)的身影,可謂見縫插針,防不勝防。

  也許你要問錦衣衛(wèi)究竟是何方神圣?按照當年設衙榜文上的說辭,這是一家新立的神秘衙門,由儀鸞司改制而來。飛魚服、繡春刀,僅是此一套裝束,就已經(jīng)足夠拉風,甚至還可以引領時代風尚。

  作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錦衣衛(wèi)如同鬼魅一般來去,可謂高深莫測,令官員們聞風喪膽。

  縱使只是一介布衣草民,假如哪天不慎腦袋抽風,在茶館或酒樓里說了幾句不應該說的話,聽了一些不應該聽的小道雜談,那么在接下來的幾天內(nèi),這個家伙很可能就會莫名其妙地失蹤,再然后暴尸于某亂葬崗子,最終落得被野狗分而食之的奇特下場。

  近年來,陸續(xù)從宮廷流出一些坊間秘聞。據(jù)說皇帝朱元璋的性情古怪,脾氣更是非常糟糕,變得讓人捉摸不定。

  譬如說,這位和尚出身的皇帝老兒絲毫不以慈悲為懷,竟然破除陳規(guī),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明了所謂的“廷杖”,動不動就金剛怒目,喚來一眾錦衣衛(wèi)校尉,掄起海碗粗細的大棍子,專打官員們白花花的屁股,看誰今后還敢有脾氣?或再不聽話?

  此舉甫出,遂讓無數(shù)讀書人斯文掃地,顏面無存。畢竟將臀部示人,已是風度盡喪,又被一群粗漢打得桃花盛開,更有失孔孟之道德體統(tǒng)。至于被活活杖斃,那也是曲中應有的雅意了。

  最近在京城的街頭巷里,又流傳著一個壞消息:朱元璋已經(jīng)風病入腦,有些失心癲,竟似殺人上癮,雖然每日服藥治療,仍舊殊不消停。

  就在去年(洪武二十三年),開國第一功臣韓國公李善長好端端的,居然牽連上早已完結的胡惟庸案,全家老小七十余口推到菜市口,來了一個滿門抄斬。

  那一幕血淋淋而慘兮兮的場面,猶自歷歷在目,令廣大民眾人人自危,毛骨悚然。

  況且這樁破事株連甚廣,還著實卷入了不少無辜的官員和平民,讓京城百姓恐慌了好一陣子。

  聽鳳臺門的看門軍士說,因為城里殺得人太多,約莫有大半年的時間,就連城外的鳥兒、雀兒、甚至是烏鴉都嚇得沉寂了許多,似乎不敢叫喚,更不敢輕易靠近城墻,更別說飛到京城里覓食了。

  閑話少敘,且說在皇太子朱標一行迤邐而出、離開京城之時,那位令廣大民眾畏懼萬分的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此刻正端坐在內(nèi)城皇宮文華殿中。只是他目光凝固,一言不發(fā),呆望著殿門口。

  銅制香爐的鳳嘴,正飄散出裊裊青煙,一縷縷盤桓而上,整個殿內(nèi)已是香氣四溢。

  按照民間傳說,朱元璋生就一副難以言狀的無常瓦刀臉,兼之目如兇鷹惡隼,令人發(fā)怵。但事實上并沒有那么夸張,至少現(xiàn)在這位皇帝爺正端坐于文華殿,尊容還算湊合。

  但見朱元璋緊抿著一張乾坤拱岳的嘴唇,上薄下厚,可謂特立獨行。再加上他的滿臉二十八宿北斗七星痣,也算是千古罕有的異相。

  從遠處來觀瞻,朱元璋所展現(xiàn)出來的雄武偉岸的姿態(tài),倒不失一代帝王的光輝風范。然而待得走近,朱元璋的神色卻顯然不佳,簡直難看之極,讓人不敢直視。

  也許是嗜殺成性,朱元璋的臉上戾氣十足,加上陰沉刻板的表情,更令人不寒而栗。

  七八個太監(jiān)或遠或近,皆像木頭雕塑一般,僵直地垂首侍立。他們眼瞅得皇帝老兒的負面情緒逐漸高漲起來,一個個俱是嚇得面皮發(fā)白、額頭滲汗,連半口大氣都不敢出。

  禁宮的正門,懸掛著一塊黑黝黝的大鐵牌,上面鐫刻著“內(nèi)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這便是本朝太監(jiān)們的終極詛咒了。直到五十多年以后,這塊鐵牌才被那位自閹且無恥到家的王振摘下,從此大明閹宦迎來了集體歡騰的高潮時代。

  就在七天前,宮里剛料理了一個多嘴多事的小太監(jiān)。那廝只不過在皇帝朱元璋面前為已故的李善長抱不平,輕聲支吾了一句“功臣不可妄殺”之類的屁話,馬上就被像死狗一樣拖出去,享受了一百二十多下亂棍擊打,結果活生生地被改造成了一砣肉餅。

  其實今日并無他事,也就在半個時辰前,朱元璋接受了太子朱標的正式辭行。可是,這位老皇帝的內(nèi)心卻不平靜,忽然生出悵然若失之感,總覺得在偌大的宮殿中,似乎較平常少了一些什么。

  此次太子朱標出行,卻是替代朱元璋前去巡視陜西,順便暗中考察建都之事宜。原本就藩西安的秦王朱樉,因傳有為非不法之事,上個月已被召回京城候察。

  太子朱標乃馬皇后所出,一直受到朱元璋高度重視,并將其作為帝國的接班人,進行長期的精心栽培。然而,這位太子性格孱弱,又跟他師傅宋濂一個慫樣,屬于典型的寬仁儒生。

  且不說朱標氣質(zhì)綿軟、行事優(yōu)柔,更要命的是他向來缺少雷厲風行的手腕,至于權術就更加匱乏。故而直到現(xiàn)今,朱元璋始終看太子不太順眼,亦頗有微辭。

  此次太子朱標出巡陜西,實際上是一種政治歷練,本應是好事??墒?,昨日皇宮里卻發(fā)生了一樁天大的怪事,令朱元璋頗為疑慮不安。

  原來,就在昨夜三更時分,內(nèi)宮太極殿外竟出現(xiàn)了狐貍號哭!

  狐貍號哭也就罷了,但其聲無比凄厲,酷似哭喪一般,而且音量奇大,就連遠在數(shù)里之外夜寢的朱元璋都被這一聲響所驚醒。

  這一陣狐貍號哭來得極其詭異,自然比尋常的噪音污染還要嚴重百倍。朱元璋聞聲大怒,拍案而起,嚇得皇宮待衛(wèi)們趕緊出動,一個個氣急敗壞,打著火把到處搜索。

  誰都想將這只不知死活的狐貍捉拿歸案,然后當著皇帝老兒的面,將其剝皮抽筋,凌遲處死。

  可是眾人忙乎了大半宿,盡管燈火通明,將這座皇家庭院照耀得亮如白晝,卻哪里找得到這只畜生的半點影子,直到天明仍一無所獲。

  宮中狐貍夜哭,通常并非什么好兆頭。偏偏又發(fā)生太子遠行的前夜,難道這其中有什么玄機?

  朱元璋越想越惱火,當即隨便找了“玩忽職守、看護不力”的堂皇借口,下令將太極殿外當值夜班的宮禁侍衛(wèi)們統(tǒng)統(tǒng)給剁了??偣捕藗€倒霉蛋,就這樣不明不白,一起組團去轉(zhuǎn)世投胎了。

  然而,縱使人頭滾滾,也不能平息朱元璋的煩亂心緒。朱元璋當即傳下旨意,急召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湯銘火速覲見。

  假如放在當年,遇到這種靈異之事,只要把誠意伯劉基劉伯溫喚來,當面詢問再合適不過。

  可惜這位被民間稱作“諸葛亮轉(zhuǎn)世”的神奇老頭運氣很背,早已于洪武八年就因病駕鶴仙游去了。據(jù)說劉伯溫屬于非正常死亡,臨床癥狀很離譜,極有可能是被某種特制毒物,或什么劣質(zhì)耗子藥給干翻的。

  但話又說回來,假如劉基不死,長期將這個能掐會算的老頭放在身邊,朱元璋也覺得是一種極大的危險因素。因此綜合考量之下,劉基還是死了的好,至少從此清凈太平。

  回到正題,就在這天晚上,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湯銘自然也沒閑著。他穿著筆挺的制服,帶領兩個哈欠連天的廢柴下屬,抱著通宵達旦的奉獻精神,正在努力加班工作。

  那條橫跨天際的璀燦銀河,以及滿天閃爍的星辰,令湯銘為之陶醉。他仰著腦袋、伸長脖子,鋪開筆墨紙硯,仔細觀察和記錄著。

  不料圣旨忽至,湯銘如受電擊,不由渾身一顫,腦門上瞬間掛滿汗珠。他不敢作片刻停留,便趕緊往宮里狂奔而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