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上班族,聽到最多的話就是量化工作,KPI考核。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可量化的標準更是可以無限擴大的基礎。
因為品牌可量化,所以有了連鎖;因為數(shù)字可量化,所以有了科學;因為溫度可量化,所以有了世界的一個感知維度。
然而,量化本身便是一個bug,一切可量化的都是偽科學。
老板說,一切工作要量化,這樣方便KPI考核,方便發(fā)薪水。然而,往往是那些沒有量化的工作更能出效益,而量化的工作,反而每天都在想著怎么量化。
專家說,給人類用量化后的計量藥品,便能達到治病的效果??墒?,當量化后的計量用在人身上,反而遠遠不如中醫(yī)的大概用量。
科學家說,從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1.5億公里,但是,地球圍繞太陽運轉,本身的軌跡就是一個大致的橢圓??梢哉f,每時每刻,這個距離都在發(fā)生著改變。
這樣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為什么量化本身就是一個偽科學?
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是一個生命的世界,每時每刻都在改變。整個宇宙,都是某個巨大生命體的某個細胞。而這巨大的生命體還有多少這樣的細胞?不知道。
將世界縮小,假設我們的宇宙是一個巨型人類的某個細胞。那么,這個人類有多少細胞?不知道。因為不可量化。每時每刻,人類身體的細胞都在改變中。或是死亡,或是分裂,或是再生。
喝一杯水,水便是細胞新的成分。放一個屁,排出體外的就不止千萬。
人本身都不可量化,那么,將一些量化的計量強加在人身上,豈不是十分錯誤?
就像工作,將所有的工作量量化后,那么,每天做的都是可量化的工作。而那些不可量化的工作便不再有人會投入精力去做。比如,做一個產品十塊錢,那么,做十個就是一百塊。如此下去,不可量化的質量便沒有了。而且,與之相關的客情維護,后勤保障,都沒有了。因為,只有一個產品數(shù)量可量化。
緊接著,你會覺得不公平,需要去量化其他工作。那么,客情維護如何量化?打一次電話?打電話的時間長短?還是一次復購?還是陪客戶吃了多少次飯?而且,這些本身就是不可量化的工作。即使你量化了,難道客戶會根據(jù)你陪她吃到十次飯的時候跟你簽單?
所以,人類本身就是一個不可量化的生命體,人類的感情更是一個不可量化的產物,用量化去衡量人的日常,本身就是一個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