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再次提親
“皇上駕到!國師駕到!”
隨著太監(jiān)的高呼,兩人并排進(jìn)入殿內(nèi)。
李世民龍行虎步,威風(fēng)八面。
而與李世民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劉莽。
走路搖搖晃晃,還耷拉著腦袋、瞇著眼,明顯一副沒睡醒的樣子。
“臣等參見陛下,拜見國師?!?p> 對于眾臣的行禮,劉莽理都沒理,一屁股坐在了正前方案幾后的軟墊上。
李世民則恭敬回禮道:“眾愛卿免禮?!?p> 然后,端端正正的跪坐下來。
“謝陛下?!?p> 緊接著,眾大臣也跪坐下來。
再看劉莽,已經(jīng)趴在了案幾上,打起了瞌睡。
“宣吐蕃使者覲見!”
吐蕃使者一行數(shù)人,進(jìn)入殿內(nèi)。
“吐蕃使者瓊熱阿旺見過大唐皇帝陛下?!?p> 吐蕃使者也注意到了劉莽,可劉莽趴在案幾上,沒有露臉,這群人認(rèn)不出來!
不過,也有懷疑。但,據(jù)傳言,劉莽從出現(xiàn)到現(xiàn)在,只上過一次朝,所以,也只是懷疑。
李世民:“使者免禮。”
“謝大唐皇帝陛下。”
李世民:“使者覲見所為何事?”
“此次外臣覲見,只為替吾王松贊干布想大唐皇帝陛下求親?!?p> 李世民嘴角揚(yáng)起一絲冷笑。
果然來了!
不過,現(xiàn)在還輪不到他開口。
長孫無忌起身怒斥道:“前些日,我朝與爾等約定,以比武勝負(fù)決定和親事宜。爾等落敗,卻再度提出和親,莫非這就是你吐蕃的做派?”
瓊熱阿旺也不是好對付的,否則也不會被派出來成為使者了。
“比武自然作數(shù)。不過,外臣也是為大唐考慮,堂堂中原王朝,豈能以比武這種兒戲的方式,來決定國家大事。若是傳出去,恐遭天下人恥笑?!?p> 李世民臉色陰沉。
想不到吐蕃經(jīng)然如此無恥。
決定比武的時候,他本欲派朝中大將參與,可吐蕃使者卻說,他帶來的都是奴隸,豈能與貴人對戰(zhàn),非得要平民參加。
李世民也反駁過,可那些勇士的臉上,卻都烙著一個奴字。若是派出朝中大將,勝了理所當(dāng)然,若是敗了,丟人可就丟大發(fā)了。
再加上吐蕃的刻意宣揚(yáng),大唐將軍打不過吐蕃奴隸的流言,絕對流傳海內(nèi)外。
再加上朝臣的接連上奏,騎虎難下的李世民只能點頭。
而這幫孫子,與朝中大將對敵,就百般推辭。
可當(dāng)身為國師,卻長得有些消瘦、看似手無縛雞之力的劉莽出現(xiàn),二話不說,直接請劉莽上擂臺。
就連朝中大臣,也不見有人反對。
而對于當(dāng)時的朝中大臣來說,劉莽根本算不上貴人,只是靠著李世民一朝得勢的奸人罷了!
在加上后來,劉莽把滿朝文武得罪了遍,就更沒人替他說話了。
杜如晦也跳了出來。
“區(qū)區(qū)一個吐蕃,還算不上什么大事。比武只不過是為大唐子民增添一些樂趣罷了!”
吐蕃使者無言以對。
眉頭一皺,惡狠狠的說:“吾王傳信,將向大唐邊境,增兵十萬。”
這下,朝臣徹底慌了。
十萬士兵,對于大唐來說不算什么。
可大唐的兵力,有漫長的國界線要守,根本無法集兵一處。
若吐蕃真的增兵十萬,恐怕大唐的疆域真的要縮小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