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在過年期間和家里發(fā)生了一些口角,這讓我反思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情感關系到底要如何建立良好的連結點?
“我覺得你的想法很好,我覺得你說得也有道理,但是我是這么看的,我跟你說一說,你看可不可以?”我怎么做才能這樣跟大哥說話呢!
“你有你的想法,我也有我的想法,我不強迫你接受我的想法,但是我也希望你不要強迫我去接受你的想法,可以嗎?”我怎么做才能這樣跟爺爺說話呢!
“你確實很強,你確實是很厲害,在這一點上面我覺得你真的是個很強的人,但是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有我自己做事情的方式,你可不可以也給我一點點余地?謝謝你?!蔽以趺醋霾拍苓@樣對媽媽說話呢!
我想要用這樣的語言去解決生活當中的矛盾,我想要這么去說話,因為我想跟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在每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里安安靜靜輕輕松松地共同度過沒有口角、沒有煩惱、沒有誤解、沒有吵鬧的時光,享受生活……哪怕做不到,至少心向往之。
爺爺很喜歡去挑剔別人,老是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真的可以做到在所有人的面前,因為一點點的小事當著所有人的面指著別人的鼻子,說出一連串不該說的話,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
對于一個87歲的老人家他已經(jīng)是很難改的了,我能做的就是知道他的本意是關心,是愛,只是這種方式很不讓人喜歡。愛和喜歡是兩個概念,我愛我爺爺,但是我不喜歡他的方式。
2013年4月29日到2014年1月28日,讓我學會了和普通人交流。這段站在普羅大眾當中當街擺地攤做生意的經(jīng)歷,我發(fā)現(xiàn)身邊的人,都是普通人,就算有夢想也是多賺點錢給兒子買樓買車,讓自己的生活更好起來。2014年1月28日我在收完攤回家的那一剎那,看著這些天天都會見到都會共處一天的大哥大姐叔叔阿姨,突然一種共同感不由自主的產生,我跟他們有什么不同呢!一樣的普通,一樣的需要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一樣的要努力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一個老把自己當成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所有人都會對他說:回外星去吧!地球是很危險的。
我想要結婚,過日子的,將來要有一個孩子,我要找一個性格比較好的人,也就是說這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良好,人際交往中行為規(guī)范,然后呢,價值觀非常的積極向上,他應該比較堅強,比較勇敢,比較樂觀,我要找這樣的一個男子和他建立家庭,擁有孩子。
這是一種責任感,這是一種社會責任感。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幸福的家庭都很和諧、融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是那么的美好。不幸的家庭也都一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矛盾,存在各種各樣無法調和的矛盾。家庭關系就是這樣子,矛盾不解決,永遠都存在。在
我的天賦就是自我內省,愿意更多的是通過寫東西來表達自己,而不見得是通過跟人家說話來表達自己,我會對自己的生活經(jīng)常進行反思。我的父母不會幫我發(fā)掘和培養(yǎng)自己,所以我要投入時間、情感、資金去把自己培養(yǎng)成一個心理狀態(tài)良好、人格優(yōu)秀甚至于卓越、習慣健康這樣的一個人,我相信這個投資給我的家庭帶來的回報是巨大的。
生活當中的任何一件事情往往都是根植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關系,情感關系近,好說,哪怕是為了給你面子,他也會把一件事情做好;情感關系遠,你恨不得上去求他,他也不帶理你。2012年一件事讓我爸蘇適感受到了我對他的真正情感,我的脆弱、我的傷心、我的無助,我在他面前默默地哭,我實在不知道要說什么、要做什么才能讓他不要再鬧了,他有點無措,對于我媽林小然他可以做到無動于衷,但是對于我他卻不忍心。這件事導致2013年他對我交代的每件事都是義不容辭,就算有時我對他的一些大吵大鬧,他也沒有頂嘴半句。
人的一生當中做很多的事情不占主動你還能夠成功,少之又少簡直沒有。我知道一個家庭最想看到的就是孩子的成長和家庭的和諧與幸福,但是我們的情感表達上面所存在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大的障礙。
如果父母本身無法變成另外一個人,而我也無法變成另外一個人,那就永遠只能重復做人,絕對不會重新做人。我所做錯的事情,養(yǎng)成的不良習慣,只能不斷地重復來過。
我把結婚當成是自己第二次成長的機會,我已經(jīng)長過一次了,但是不夠完美,把結婚的這個過程當成是自己第二次成長的機會讓自己更加的完美。在一段關系中因為彼此的成長,而變得更優(yōu)秀,在未來的一天里面家庭幸福和睦,整個家庭都變得很優(yōu)秀,很卓越,多么好的事情?。『伪匾f我這輩子是不行了。
我都可以推卸責任,別人為什么不可以?
我希望我們社會當中的陽剛之氣多一點,我希望整個的社會文化當中陽剛的文化多一點,堅定的文化多一點,勇敢的文化多一點,有力度的文化多一點,少一點黏黏糊糊的東西,家庭當中也一樣,直接、直白、干脆、真誠、體貼,體貼并不一定是黏糊,我傳遞的是這些東西,別人自然而然就會變成這樣一個人。
我從我爸的身上意識到他的情感是需要尊重的,人是寶貴的,人是尊貴的,而人的情感是更加寶貴,更加值得尊重的,而孩子的情感是尤其值得尊重的,我們在乎過嗎?
什么叫做人性?
人性與動物性之間最大的區(qū)別就是人有著豐富的情感,人可以自如地去表達自己準確的情感,而動物很難。
人性化的社會,和諧的社會,是什么和諧?是情感的和諧。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樣的關系?情感關系才是本質,善于抓住情感的人,才能夠建立起非常良好的金錢關系。
當我開始質疑這個我認為我信的東西的時候,它是終結我所熟悉的這個世界、終結我世界里的痛苦的開始。
在我一個一個地進行“省省寫作”調查那些我信以為真、有壓力的念頭時,我為自己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辯解或解釋,這讓我又重復回到了與自己的戰(zhàn)爭,也終止了內在的自我調查。因為相信那個想法時,這讓我并不是那么舒服,就像一直避而不看、不聽的東西,現(xiàn)在自己站到它的面前,睜大眼睛去看了,瞬間進入到痛苦的深處,讓我全身發(fā)軟無力,癱了下來。我看到了當我相信那個想法時,我的情緒、我的身體、我的想法以及我的生活所受到的影響。
“如果只是這一秒沒有這個想法的話,你會怎樣?”
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它就像一道出口,一道光射進來,瞬間就解開了我的牢籠,豁然開朗起來。我搜索我的大腦,再次查看,進一步查看,這些新的領悟通過我腦海中的畫面更新過去的印象,它有時讓我流淚、尖叫、大笑、驚嘆和疲軟。
通過內在自我調查自己這些信以為真的念頭,我擁有終結自己的恐懼的力量,恐懼的終止,就是沖突的終止,讓我內在的困惑得以解答并得以釋放,看到這些解答的時候,我有前所未有的領悟,就像一只死活要鉆破油紙但又鉆不過去的蒼蠅,終于學會了轉身看到更寬廣的天空,這些領悟令改變自動發(fā)生,而我開始享受喜愛自己。
我開始明白了,并不是現(xiàn)實變了,是我對現(xiàn)實的看法改變了,而這嶄新的認為又改變了現(xiàn)實。不管是寫書、還是做生意,還是跑步……做任何事情我都是在建造自己的精神家園,存儲勇敢的思想,存儲樂觀開朗、積極向上,迅速摒棄剛剛露頭的負面想法,拒絕與它發(fā)生任何關聯(lián)。我通過這樣一個安然穩(wěn)固的精神家園來跟這個世界做連結,在各種情感關系中共存共處。
寫書十年。我當然失望、憤怒過一段時間,直到我發(fā)現(xiàn)當下的生活就是我想要的生活,當下我所擁有的才是我想要的愿望時,而那“沒有實現(xiàn)的愿望”是因為我不需要它,我不需要實現(xiàn)那些愿望,這樣我的記憶開始改變,我對那個“沒有實現(xiàn)的愿望”不再是一個失敗的標注,而是一個我不需要的饋贈。
當我擁有我想要的——當我就是我想要的時候,我沒有了在自身以外尋求任何東西的沖動。當我不在自身以外尋求認可,我保持認同。通過“省省寫作”,我認識到,我希望你認可你所認可的,因為我愛你,你認可的正是我想要你認可的。
十年后,橡皮糖不復存在,它換了另一個名字。
十年后,表弟二婚。在這十年里面,他和罌璃結婚,然后又離婚。
十年后,林曉梅和王達開有一兒一女,他們自立門戶,不再依附淑昂。
十年后,淑昂已經(jīng)不再叫淑昂,我也不知道她叫什么了。冷彤后來墮了胎,孩子是賈英武的,淑昂向賈英武提出要500萬,才能娶冷彤,賈英武沒有同意,而冷彤也已經(jīng)不叫冷彤,她也換了名字,她以為這樣子過往的一切就都過去了。
如果我覺得我不應該這樣子活著,應該去過另一種生活的話,那我一定是困惑了。如果我認為冷彤不應該做那些事情,應該去做另一些事情,那我一定是瘋了。如果我認為淑昂不應該這么粗暴,應該輕聲細語,那么我一定是有問題的。
真相是我的確不知道。
一切都只是我的故事,沒有我的故事,我選擇我所得到的,我喜歡任何我所得到的,任何我所得到的,我就喜歡它、接受它、享受它,在它里面感到高興,生命運作得很好,它發(fā)出一種很美的嗡嗡聲。
在生活這個游戲里,那個“不是的”比那個“是的”來得更重要,那就是為什么我一直都在渴求那個“不是的”。當我擁有了它,它立刻變得沒有意義,然后再度移向另一個我不是的。當這個“已經(jīng)是的”比這個“不是的”來得更重要,我已經(jīng)擁有了它,這個游戲就結束了,而好時光被允許繼續(xù)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