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寒假
說完那些瑣碎事,父子倆的談話正式進入正題。
“你三叔說你在鄉(xiāng)下搗鼓一個廠房,還讓幾位叔叔包山頭做養(yǎng)殖?你那是什么公司???”
林柱就奇了怪了,兒子還在讀高二,也就一段時間沒見,居然說開了一個有能力搗鼓廠房的公司?這公司的注冊資金要多少?。?p> 錢什么時候變得這么好賺了?
“跟著其他人一起合伙開的公司,我占比很少的。主要是想幫鄉(xiāng)下的人賺點錢。這也是我之前想讓你回去包山頭養(yǎng)家禽的原因?!?p> “你確定有搞頭?”林柱問。
林楓點點頭,“那當然啊,你養(yǎng)出來的家禽公司都直接收走,雖然價格沒有你在市場上賣的高,但你不用承擔虧本的風險。”
聽兒子這么一說,林柱也覺得有搞頭?,F在需要確定的是,那公司到底靠不靠譜。
雖說有自己兒子參股,但他聽說這年頭很多公司法人代表都是用來背鍋的。所以他多少有些擔憂。
然后他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這該怎么和你媽商量?”
林楓連忙搖頭,表示這和自己無關,“要是我媽不同意那這事就算了。反正過兩年我賺到錢你也可以直接退休。”
雖說讓老爸回去養(yǎng)殖家禽能賺一筆,但這不是必要條件。當公司進入正軌,他拿的分成肯定要比老爸養(yǎng)殖賺的多。
林楓的處事原則是不擅自幫別人做決定。
很多人總說父母仗著“為你好”的借口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但反過來,做子女的不也覺得讓父母搬去大城市和自己一起住是為了他們好?
......
1月14,按理說林楓今天應該上學,期末考的成績出來了,需要回學校聽老師講卷子。還有個教育講座要聽。之后才是放寒假。
林楓不僅沒回去,而且早在幾天前就跑鄉(xiāng)下去了。
搭建廠房其實速度快的話根本不需要一個月。早些天三叔的施工隊已經將一個數百平米的平房建好,此時正在搭建第二間。
按照預想,他們會建造防疫檢測房、屠宰房、清洗房、烹飪加工房、包裝房。
甚至還有建造無菌房的想法。
倒是黃志成比較務實,說公司那點“貨款”根本不夠糟蹋的。
初步打算建造三個平房。
另外預想中的廠房則先弄個毛坯的樣子搭幾塊磚。等有錢再繼續(xù)造。
相比之下,聰明的四叔五叔已經開始搗鼓家禽養(yǎng)殖的事。
兩位叔叔想弄走地雞那類品種,不過被林楓否決了。
食品加工又不是做美食節(jié)目,哪需要關注原生態(tài)材料的問題?當然是養(yǎng)殖生長速度快,個頭大的品種??!
奈何這兩位叔叔有些“倔強”。
或許是不看好林楓這家公司的緣故,他們雖然聽從建議養(yǎng)了一批生長速度快的雞鴨幼苗,但還另外養(yǎng)了一批自己喜歡的品種。
唉,沒辦法,只能隨這些人自己搗鼓。
林楓回鄉(xiāng)也不是沒事可做,他還找了專業(yè)檢測人員測試工程的安全性問題,最重要的還是盡快將廠房內的氣味散掉。
檢測師父倒是找出一堆問題所在,但林楓看重的地方都沒問題,那就不用返工。
之前預定的一批機械器材已經到位,為了等待工廠建造,一直堆放在一邊并未投入使用。
如今有一間廠房可以用,那就考慮招工問題唄。
一開始周邊的村民都以觀望為主,反正信任沒建立起來,就算貼出招工啟示,也未必有人愿意應聘。
林楓倒是一點都不擔心。
反正這年頭你只要說日結,那肯定會有人嘗試。
況且他這邊還有幾個嬸嬸可以起到帶頭作用,短工問題不用擔心。
前不久他和黃志成商量過,新清城的工廠先做網店的單子,而楓城的小作坊就做零售小賣部的單子。
反正網店你在什么地方寄快遞差別不大。
至少這邊生產的不用運送到楓城再處置。
唯一擔心的是,墟市好像沒有快遞站。鎮(zhèn)上有嗎?林楓只知道市區(qū)有。
貨款下來時幾人就商量過可以買一輛貨車,然后請司機。不過這應該是等廠房都建好,能大量生產產品才會用上。
如今這個時間點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
思考一番,林楓決定買臺面包車掛在公司名下。問題是,他們好像缺司機。
林楓是會開車,但17歲不讓考駕照,這就有些難受。
請一個司機專門送貨好像成本有點高。
“五叔有駕照,過幾年還會買車。四叔比五叔買車的時間晚......”
司機不難找,只要錢到位,請人還不容易么?他就是想把成本壓縮,才會覺得為難。
面包車司機工資壓得低一點,三千塊應該可以招到人。但要正規(guī)給別人買五險一金。
其實也就一天送一兩趟貨的樣子,工作時間每天三個小時頂天了。
其實最節(jié)省的辦法就是讓快遞公司在墟市開個快遞點。這樣能省下不少人力成本。
只不過人家快遞公司肯定有自己的考量。除非訂單多到快遞公司不能無視的地步,他們才會成為友好的合作伙伴。
至于說林楓自己在鎮(zhèn)上搗鼓快遞點,那有難度。
這年頭農村網購的村民真不多。
即使是要搞運輸,村民也可以用麻包袋裝幾大袋挑在肩上走。再不濟人家可以用自行車馱著。
總之快遞很難在鄉(xiāng)村地賺到錢。
大概花了一周時間,林楓才將這些瑣碎的事處理好。
這一周做的事情還挺多的。
包括讓建好的廠房通電投入使用,讓工人學會搗鼓各種機器。還買了面包車和招了一個鄰村的司機小哥。順帶買電腦裝網線。
網店每天幾百個訂單也轉手到新廠房這邊。
自己搗鼓訂單時他才想起好像還要招一個會用電腦的“業(yè)務員”。
這個業(yè)務員需要登記訂單地址,同時還要客串客服,以及跟貨車司機將貨物運到城區(qū)的合作快遞站。
這算好幾個人的工作量,但黑心老板肯定將這些職能合為一體。
這樣的技術工種不大可能出現在村子里。
人家有能力的都跑去大城市打工了,村里留守的就沒幾個是年輕人。電腦這東西對于很多中老人來說相當地不友好。
“難不成又要忽悠哪個親戚幫忙?”林楓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