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我藩王不用造反當皇帝

0014 定國策,固守京師(上)

  雖然發(fā)瘋的校尉被拉了下去,可是百官們卻是更加的沮喪。

  一句“靖康之恥”,陡然刺痛了百官們心中最深處的那個傷口。

  這是他們多日以來,都不敢想,也不能想的。

  北宋的靖康之恥,是華夏歷史上恒古的慘劇!

  靖康之恥,不也是君王被俘嗎?

  隨之而來的,便是漢家衣冠南渡,大好的半壁山河拱手讓于異族。

  代表文明的漢人,向著代表野蠻的女真人,稱臣納貢,忍辱偷生!

  大明這才開國不到百年,遷都北京也不才三十年。

  難道大明就要像北宋那樣,遭受這樣山河破碎,衣冠淪喪的巨變了么?

  難道漢家子民剛從蒙元的暴政下復蘇,又要重新淪為異族鐵蹄下的奴隸了么?

  一個心智不佳的官員,渾身僵硬、跌跌撞撞沖到人群,對著蔚藍的天空瘋狂叩拜。

  “大明列祖列宗在上,大明要完啦,誰也救不了。蒙古韃子又要打過來,大家都得死!”

  這個時候,朱祁銳走了出來。

  “胡鬧!”

  “今天是你們前來商議國家大事的,不是讓你們來這里哭哭啼啼的!”

  “還有人膽敢亂我軍民之心,摘了烏紗帽拖出去!”

  朱祁銳的這一句話,總算是讓原本哭哭啼啼的官員們安靜了下來。

  官員們都是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他們可不想被摘了烏紗帽,丟了官職。

  不過這個時候百官都是人心渙散,他們雖然不再啼哭,可是心中仍然惶恐和悲切。

  百官之中,傷心和驚慌的原因各不相同。

  有的是哭江山社稷,有的是哭天子蒙塵,有的是哭自己身死的親人故舊。

  要知道,官員之間的關(guān)系盤根錯節(jié)。

  師生關(guān)系、同窗之誼、兒女親家、同鄉(xiāng)好友。

  ……

  那個送信回來的千戶在,大哭一場后,心緒反而慢慢平定下來。

  接著,他把前方情況一五一十的,說給朱祁鈺和百官們聽。

  其實在上朝之前,百官之中的多數(shù)就收到了風聲。只是出于自我安慰,他們都是將信將疑。

  在聽了送信使者的一番敘述,以及金英當眾宣讀前方將領(lǐng)聯(lián)名奏報以后,百官心中再無所疑。

  大明皇帝的車駕被敵寇強留!

  三十萬大軍眨眼間灰飛煙滅!

  隨行重臣身死報國!

  敵騎猖狂如入無人之境!

  宗廟社稷傾塌近在眼前!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讓百官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

  他們頓時又嚎啕大哭、捶胸頓足、如喪考妣起來。

  朱祁鈺眼見這般凄惶的景象,他的心中又驚又懼。

  “眾位卿家,天子車駕被留,那是關(guān)系到宗廟社稷的大事?!?p>  “敵寇瓦剌猖狂如此,深入我大明邊境腹地,視我大明九邊為無物?!?p>  “如今他們扣住皇兄,不日必定會大舉進攻京師。”

  “眾卿可有何抵御瓦剌賊寇之策?又可有迎回皇兄之計?”

  朱祁鈺說著這話,下面官員的哭泣之聲,這才慢慢的止住了。

  等到朱祁鈺口中的最后一個字吐出,便見排班的后端一個身穿青袍的六品官員,越眾走了出來。

  那官員揚聲說道:“下官翰林侍講徐珵有策?!?p>  百官無不回頭看去,朱祁銳聽到這個名字,也是驀然一驚。

  朱祁鈺卻是精神大振,喜上眉梢。

  “徐卿,有話請講!”

  徐珵的眉目間,難以掩飾一股得意之色。

  “如今正是七月朔日,下官于西山仰觀天象,見紫薇星蒙塵?!?p>  “結(jié)合星象天數(shù)之說,這是表示天命已去!”

  “唯有乘瓦剌敵寇尚未深入,尚未合圍京師,我大明當南遷舊都!”

  徐珵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無不竊竊私語。

  如今皇帝被俘,這京師更是群龍無首之時。

  瓦剌大軍隨時就要破關(guān)而入,位于邊境的京師又哪里能是久留之地?

  大明本來就是以南京為舊都的,永樂天子遷都至北京,這也才不過三四十年的光陰。

  朝中年紀稍大些的臣子,都還能追憶在南京時的舊事。

  遮天荷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江南的吳蘇軟語,還纏繞在老臣們的心中。

  一想到有長江天塹、江淮沃土作為屏障,倒是又不少人心中松了一口氣。

  暫避鋒芒,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

  百官竊語良久過后,才見到群臣中輩分最高的禮部尚書胡濙,顫顫巍巍走了出來。

  向朱祁鈺深深一拜后,胡濙才開始說話。

  “老臣以為,太宗文皇帝既遷都北京,并移陵寢于此。便是昭示子孫后代,以萬世不移之計?!?p>  “若是此時南遷,只怕是大為不妥!”

  徐珵沒想到胡濙會出言質(zhì)疑,他先了一愣,隨即舊冷下臉來。

  “紫微星,代表著天命。天意昭昭,難道老先生是看不見嗎?”

  “瓦剌擄我大明天子,殺我軍民。來勢洶洶之下,不日便可趁勢兵臨城下?!?p>  “若是我們遷都南京,尚能和瓦剌劃江而治,這樣也不失半壁江山?!?p>  “若是死守京師,那便只有玉石俱焚!”

  胡濙聽了徐珵這樣一番侃侃而談,他不知道如何作答,只是一時竟是語塞。

  正在這個時候,突然聽得人群中一個硬如鋼鐵的聲音斷然響起。

  “一派胡言!”

  百官無不震駭,他們各自循聲看去,只見站在中列的兵部左侍郎于謙,昂首怒目而出。

  于謙怒視徐珵,大聲訓斥。

  “京師,為天下根本,為祖宗陵寢所在之處。若一動,則江山社稷去矣!”

  “難道諸公不知北宋靖康北狩之事么?”

  “為今之計,唯有速速召各地勤王之軍,入衛(wèi)京畿,固守京師。”

  百官見到這個一向斯文儒雅的中年人,陡然間須發(fā)箕張,又是雙目如電。

  他們都覺得有一股寒氣,從背心直冒上來。

  朱祁銳本來在史書上,看到過今天發(fā)生的這一段事情。

  今天身臨其境,只覺得自己所見,真是讓人目眩神搖。

  他雖然已經(jīng)認識了于謙,也知道于謙不乏行事果決之處。

  然而今天之事,卻是于謙從未有過的凌厲鋒銳。

  剎那間,一個念頭閃進朱祁銳腦中。

  今日,藏于劍鞘之中多年的利劍,終于出鞘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