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王從在大殿內(nèi)詢問,“魏國嗎?”他有些驚恐。
不知不覺間,魏國已經(jīng)開始統(tǒng)一北方的步伐了。而魏國剛剛開始行動便把趙國嚇得舉止失措。
“大將軍在業(yè)關(guān),短時間回不來,北方有二十萬大軍,南邊也有,至于劉昭軍,何人可戰(zhàn)?”王從問眾將,趙將中自有人去領(lǐng)兵,河北道地小但人多,不缺豪杰。
這讓趙國有底氣以一道的實力抗衡魏國。
魏軍動作很快,三十萬大軍頃刻間拿下不少州縣,趙國南部的二十萬大軍卻犯了難,是選擇分兵以死守呢還是合兵驅(qū)逐一處呢?
但是王從的命令十分豪邁,不必懼之,趙國雖然不大但是人多,又是本土作戰(zhàn),完全可以二十萬變四十萬抗之,而且王從派原先海遼道的武將趙賁領(lǐng)兵十萬南下,合計五十萬大軍去硬抗魏國。
加上西邊和北邊的大軍,趙國動用了極限的九十萬大軍,一時之間,連魏國都要退避三舍。
趙國南面軍,石增和王威領(lǐng)兵四十萬,一邊防守一邊增兵,不少趙國百姓被強征入伍,趙國多猛士,雖然是普通百姓,但是卻是勇猛超過一般的士卒。
石增是王從的家臣,為人有勇有謀被委任為帥,而王威則是王從的族弟,也是王家本族的武將。
這次派上二人,也是希望憑借二人的實力去搏一個未來,這次趙國兵力足夠,對于魏軍來襲的恐懼倒是減輕了不少,但如何把人數(shù)轉(zhuǎn)化為戰(zhàn)力,這是趙國武將所要考慮的。
魏國的三路大軍朝著趙地出發(fā),而迎接他們的是趙國的五十萬大軍。
李初有些顧慮,他擔心自己兵力不足:“趙國人數(shù)何其廣也!孤憂慮士卒不夠!”
“明公可以親征入趙,領(lǐng)兵五十萬亦可!”趙戶說道,眼下魏國國力強盛,李初可以動用山東道、江北道的民力,只要他想都可以這么做。
“是啊……”李初有些動心,但是具體的物資調(diào)度還要許巍去考量,如果一切準備就緒,也許李初會試一試。
不久之后,許巍上表,言及魏國可與出兵五十萬,這一支大軍需要直接攻擊趙國首府才行。
趙國首府是在北陽軍的北州,北陽軍在河北其余軍府之內(nèi),離晉地很近,但也是人員密布的北方重鎮(zhèn),五十萬大軍才剛剛可以。
“既如此,孤再次御駕親征,目標趙國首府!”自上次江北道之戰(zhàn)后,李初再次出兵。
“鄧博、鄭奎、左風、陳太等將隨孤出征!”這次出征,李初也有意磨練一些小將,也是為了后續(xù)大戰(zhàn)的考量。
魏國李初出兵五十萬,著實驚訝了王從,王從感覺出了李初想要亡他們趙國的決心。
“賊子!賊子!”王從氣憤不已,但是趙國民力動用到極限,如何才能壓榨出更多呢?
興許是看出自家主公的想法,謀士召恒急忙開口道:“主公,河北多堅城,不必擔心軍力不足,最重要的是河北的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