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了各位,我又失態(tài)了。
剛才吳大夫過來了,幫我注射了安定藥物,我現(xiàn)在好多了。
我保證,再也不會這樣了。
我還有好多事情要做呢,我不能這樣半途而廢,我的人生全是半途而廢,這最后一次,我必須堅持。咱們繼續(xù)吧
關于我的家庭我簡單做個介紹,我的家庭不復雜,因為我爺爺奶奶只有兩個孩子。一個是我爸,另一個是我的姑姑。這樣的家庭在他們那代人里絕對少見,因為那個時期大部分家庭都有五六個孩子。我問過我爺爺,為什么沒有多要幾個孩子?
因為窮,養(yǎng)不起。
爺爺是村里僅有的幾個讀過書的老人,寫的一手毛筆字,逢年過節(jié)家里的春聯(lián)都是爺爺親自寫。
奶奶家是鄰村的貧下中農(nóng),家里九個孩子,六個女孩在前,后面三個小兒子。奶奶排老二,我最小的舅姥爺比我爸大兩歲。由于特殊時期,當時沒有人愿意嫁給爺爺,奶奶家也實在是家里孩子太多,也沒法挑剔,這才組成了家庭。直到現(xiàn)在,奶奶和村里的老人提起這件事,還替奶奶打抱不平。
聽爺爺講,爺爺還有個弟弟,我們叫二爺,新中國過后,家里產(chǎn)田都沒了。日子過不下去了,爺爺帶著弟弟去東北找活路。到了東北后來找到了一家工廠做工,據(jù)爺爺說是餅干廠,廠長沒孩子,看二爺腦子活,年齡小,就收留了,留在了東北。爺爺當時已經(jīng)成家,有了父親,惦記家里的孩子,就回來了。
爺爺雖然長的瘦弱,但出了名的老好人,肯吃虧,沒怨言。村里人愛占便宜,導致經(jīng)常吃虧,我從記事起就總聽奶奶數(shù)落爺爺,爺爺總是默默的聽著,也不反駁。仿佛家里所有的一切都與他無關,家里所有的抱怨他都默默接受,我從沒見他發(fā)過火。
奶奶說父親小時候家里特別窮,窮的只有父親有一條棉褲,其他人都沒有的穿,只能穿麻的。每天只能吃紅薯,玉米面饅頭。我小時候聽了不太敢相信,但這是卻是真實存在的。
我的父親也是村里僅有的文化人,高中畢業(yè),在他們那個時期,恢復高考,他沒考上,去上了當時的技校,學了裁縫,也算是個技術工。
我的外祖父是鎮(zhèn)上供銷社正式員工,與父親相比較,我的母親從小生活的稍微相對富裕些。但出于重年輕女的傳統(tǒng),母親也僅僅上過兩年學,僅僅認識一些常見字。在當時那個年代的人覺得,這也就夠用了。
跟那個年代的大部分人一樣,也是村里人介紹,父母組建了家庭。我小時候印象里父親是個無所不通的人,農(nóng)更,縫紉,家電,機車樣樣都會,被姥姥戲稱“十能耐”。平時鄰居有誰家家電壞了都找他幫忙維修,甚至連小孩子驚嚇了,他都會“驅(qū)鬼除魔”。
我曾見過父親念念有詞用手在鄰居家孩子頭頂轉(zhuǎn)圈,不到兩分鐘孩子就不哭了。我好奇的問過父親,父親只是告訴我封建迷信,不要信,就推脫了我,至今我都無法理解…
我的母親是個記憶力超強的人,只要見過一面人,聊過一句,哪怕兩三年后再見她都能記得別人的名字。家里所有的小事都由我的母親操持著,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條。
這點讓我非常佩服,可惜我沒有遺傳這么好的基因。相反遺傳了我父親的“臉盲癥”,我需要至少三次以上見面才能記住別人的長相。
姑姑是父親的妹妹,是個特別溫柔的人,姑姑結(jié)婚晚,看著我出生,我三歲的時候才出嫁,從小對我和弟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非常溺愛。
對了,姑姑,對不起!
也不知道是上周?還是前幾天。我剛母親說,姑姑半年前出了車禍,在馬路上騎電動車被一輛汽車撞到。肋骨斷了五根,送去了醫(yī)院,胸腔都是血。鎮(zhèn)上醫(yī)院醫(yī)療條件不行,下達了病危通知書,父親不死心,托關系轉(zhuǎn)到市醫(yī)院才轉(zhuǎn)危為安。父親在醫(yī)院陪了半個月,怕耽誤我工作沒敢告訴我,前幾天母親說現(xiàn)在還在醫(yī)院。
母親說肇事對方是個沒有駕照的孩子,在農(nóng)村開車也不在意,車也沒上保險,買完車正準備要娶媳婦兒,家里也沒有剩多少錢。姑姑了解情況后,也可憐對方,沒有報警,也沒深究,就讓他們付完醫(yī)藥費給了一萬塊錢就結(jié)束了。因為這個事情,母親說姑姑傻,心眼太好了。
姑姑,對不起。您出車禍后我還沒來得及去看看您,對不起!
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