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鐵十字烈火

第六十五章 北高加索

鐵十字烈火 北方雄師 2108 2022-02-17 23:41:02

  俄國的實力早已不復當年彼得大帝南征北戰(zhàn)的時期,拳打瑞典腳踢波蘭的光榮時代結束了,現(xiàn)在羅曼諾夫王朝所面臨的危機前所未有。

  同盟國軍隊的優(yōu)勢遠高于他們,無論是人跡罕至的利沃尼亞,還是稻谷豐田的烏克蘭,乃至一望無際的北高加索。

  每個戰(zhàn)線他們都不占優(yōu)勢。炮彈自從上個年頭就開始缺,武器也逐漸不夠用了,就連曾經(jīng)傲視群雄的人力數(shù)量也輝煌不再。

  如今他們的母親河也遭受被外族染指的威脅,庫斯特的大軍們穿越了高山天塹,讓俄國的大后方直接漏出來。

  這次突襲十分順利,步兵在長達600多公里的戰(zhàn)線上打出十幾個缺口。裝甲和騎兵等機動部隊鉆進缺口,直插俄國命脈。

  沿路遇到了許多還未撤走的俄國人,他們的組織度都被打光了,此刻遇上軍隊連一槍都沒開就投降了,很多地區(qū)的防御皆告崩潰。

  機動部隊馬不停蹄地向目的地進軍,他們并不需要調(diào)整路線,因為無論是哪條路都沒有抵抗,反而不少當?shù)鼐用裰鲃訋退麄冎嘎贰?p>  他們也不需要擔心俄軍突然襲擊,俄國常備軍早都死在波蘭了,接任的動員兵都是一群菜鳥愣頭青,舉槍都抬不準,完全無法給以任何強有力的反撲。

  何況他們當中有不少還在加利西亞歷練過,真刀真槍的跟俄國精銳干過一場,殘留下來的寶貴經(jīng)驗足以支撐他們活過每一場戰(zhàn)爭。

  俄國的路十分的爛,比起西歐差的不止丁點,但好歹也是路,比野外的條件要好很多,湊活走下去就行了。

  特別是路上完全不設防,比二十五年后巴黎的防御還要松散。

  原先庫斯特下達的命令是從突破口進行包圍,迂回繞后奇襲敵后方,但實際上已經(jīng)不需要了,因為俄國人已經(jīng)全線撤退了,此時側擊沒利可圖。

  所以他緊急聯(lián)系了機動部隊,及時改變了作戰(zhàn)命令,讓他們?nèi)フ碱I重要城區(qū)。

  嚴格來說這是非常冒進的行動,俄國人隨時都有可能鉆進城區(qū)和他們打巷戰(zhàn)。

  巷戰(zhàn)是最殘酷的戰(zhàn)斗方式,里面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時不時會有個老六蹲在某個房屋的窗角狙你一槍,而就算被打了也很難發(fā)現(xiàn)他在哪。

  然而經(jīng)過之前沙皇的強征,各地區(qū)人民揭竿而起。北高加索因多方面因素受叛亂思潮的影響較深,當?shù)睾芏嗳瞬恢С终?,抵制沙皇的軍隊,把他們驅逐出去,讓城市變得安寧冷清?p>  當然不排除一些武德充沛的軍人強行闖進居宅,不過交戰(zhàn)一旦打響,相信很多俄國人并非死于敵國軍隊,而是他們的同胞。

  至于庫斯特是怎么知道的,是法金漢告訴他的。至于法金漢怎么知道,庫斯特并不知道。

  唯一知道的就是俄軍的實力很差,就算打巷戰(zhàn)他們也打不過,這也是庫斯特敢這么大膽的底氣。

  事情也果真如法金漢之言,以及庫斯特的猜想。北高加索的各個城區(qū)沒有任何抵抗,見到黑壓壓的鋼鐵之師和彪悍的騎兵師直接投降。

  截止到5月3日中午,北高加索的俄軍完全崩潰,同盟國趁機推進,將戰(zhàn)線推到平原地帶。

  這對俄國來說是極為致命的,同盟國的裝甲部隊可以隨時插入俄國縱深,與遠在烏克蘭的友軍建立聯(lián)系。

  但在平原作戰(zhàn)也有一些幫助。之前土軍在地形崎嶇復雜的安納托利亞時,俄國的艦炮根本打不到山后面的土軍,很難起到幫助友軍的作用,只能當氣氛組。

  現(xiàn)在平原一望無際,要是同盟國軍隊敢在沿海地帶行進,俄國的黑海艦隊就會把他們炸得一干二凈。

  庫斯特也做出了一些反制措施,他把部隊里的重炮修改一下當成岸防炮,然后將它們部署在重要地帶;同時從伊斯坦布爾要了些水雷,將它們轉移到這一帶。

  但這起不了多少作用,主動權在中俄國艦隊手中,他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由臼炮改裝的岸防炮準頭極差,能打中一發(fā)都謝天謝地,充其量只能是用來嚇唬俄國人的。

  想要解決這個辦法,就必須要脫離常規(guī)思維,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管用的。

  俄國黑海艦隊的老家是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離庫斯特現(xiàn)在控制的地區(qū)只差一個刻赤海峽,只要把它攻占了,整個黑海艦隊就只能沉沒在黑海里面了。

  雖然只有不到50公里遠,隨便走幾步就能到,但實際上非常困難,還是那個問題:俄國海軍。

  他們不是傻子,如果讓庫斯特占領了克里米亞,那么他們就只能龜縮在亞速海里面了,比現(xiàn)在的情景還慘。

  刻赤海峽每時每刻都有好幾艘戰(zhàn)艦在來回巡邏,時而炮擊對岸的同盟國陣地,防止他們做好登陸的準備。

  庫斯特也想除掉這些海軍,希望有同等規(guī)模的友軍艦隊跟他們干上一架。

  可同盟國就沒一個成員國的海軍像樣子,德國公海艦隊被堵死在自家港口,奧匈就一內(nèi)陸列強,象征性的整一點船就夠了;至于土耳其,一個歐洲病夫能要求什么。

  但凡威廉二世找盟友的時候能均勻一下,也不至于淪落到海軍被打爆的地步,

  好在同盟國之間陸上相互連通,主要運輸貨物依靠路上運輸。

  反觀協(xié)約國的東西方相隔甚遠,英法想支援俄國只得依靠海運。問題是在哪他們都運不進去,運輸船隊被堵死在波羅的海和黑海的外面,俄國的艦隊也出不去。

  不過他們可以在海灣內(nèi)炮轟同盟國的城市,就像黑海艦隊對北高加索肆無忌憚的轟炸。庫斯特也過不去,只得被動挨炸,順便安點水雷讓俄國人付出代價。

  當然,庫斯特想要攻占塞瓦斯托波爾也可以走另一條路:沿著亞速海進入到烏克蘭地帶,然后再攻占克里米亞。

  可就算是個傻子都不會走這么遠的路,即使俄國內(nèi)政近乎崩潰,軍事實力也不容小覷。

  所以庫斯特不打算進攻克里米亞,只留幾百人當做駐防部隊,主力則重新投入到北高加索的戰(zhàn)事中。

  但他一直想把這些俄國艦隊搞掉,搞不掉也得讓他們受苦。

  什么東西可以跨越海峽直接打擊艦船?飛機看起來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