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伊始
排隊又排了小半個點兒,終于輪到了清風。
走到報到處,清風把相關(guān)證明遞了出去。
中年女老師核對完信息后抬頭問他:“你是聞人清風?葛普第一的那個?”
清風一臉乖巧,“是的老師。”
女老師原本冷冽的表情緩和了不少,
“嗯~你們葛普出來的都挺不錯的,我看看啊,嗯~這成績真不錯,加把勁兒,爭取半年后直接上高二,你特招的手續(xù)簡單,這邊完事兒后直接拿著證明去辦飯票去吧?!闭f著便往一個套塑料的小本子上哐哐蓋上了兩個鋼印遞了過來。
“謝謝老師?!鼻屣L用雙手恭敬接過。
女老師注意到細節(jié),臉上泛起微笑,又抬眼仔細看了一眼。
清風今天穿的是姐姐新做的淺灰色唐裝兩件套,因為搬家沒舍得穿回力鞋,穿的千層底兒。
這一身在80年代不算什么好衣服,畢竟現(xiàn)在人們追求的是新式的,洋氣的。
可不是有句話么,【時尚與否,終得看臉】,世上就是有一些人,哪怕穿身麻袋,那也是好看的。
女老師覺得眼前的少年雖未完全長開,卻已有了一股青竹之勢。
眉如遠山,挺鼻如峰,面若冠玉...
特別是那一頭在陽光下隨風輕舞的淺色微卷短發(fā),可太洋氣了。
關(guān)永菊是越看越覺得這孩子長得好,臉上的笑不覺加深了幾分。
清風不知道女老師的想法,知道了肯定是要搖頭否認的。
至少清風自己小時候,就從沒覺得自己長了一張好看的臉。
有很長一段時間,他甚至對自己的長相頗為自卑。
一個年代有一個年代的審美,而他的臉就吃虧在長錯了時間。
聞人家的基因很好,據(jù)說聞人媽媽就是個十里八村有名的大美人。
姐弟倆打小就長得漂亮,卻未必就只有好處。
暖暖還好,是那種白里透紅的粉白皮,頭發(fā)也漆黑透亮,雖然長相張揚了點,但那種美是完美符合國人當下審美的美人,再加上是個女孩子,就更不成問題了。
但清風也不知是不是基因突變,頭發(fā)不僅不夠黑,還微卷,皮膚還是冷白皮,再加上略深的眼窩和高挺的鼻梁,櫻紅的薄唇。
臉確實是東方臉,可那臉就跟開滿了夢幻濾鏡似得,妥妥一張在后世能讓萬千少女瘋狂舔屏的東方吸血鬼王子臉。
在這追捧一臉正氣的國字臉的年代,可想而知會是個什么樣的結(jié)果。
小時候在鄉(xiāng)下,清風就因為長相女氣被欺負過。
大多數(shù)都是男娃娃,畢竟女娃娃們都很喜歡和他玩兒。
可越是女孩子們愿意和他玩兒,那幫熊孩子們就越是看他不順眼,繼而,惡性循環(huán)。
那幫孩子欺負他的時候,還會喊他【二刈(椅)子】。
二刈子是東北話,刈就是割,二刈子就是被閹割的人,就是罵他不男不女,在鄉(xiāng)下這么說一個男的,是極具侮辱人的。
就為了這事,她那護犢子的姐姐都不知和小伙伴干過多少架,直到他在學校因成績好而開始嶄露頭角,后又以第一名考上初中,才漸漸好了起來。
清風很慶幸自己是特招生不用再排隊繳費,也不用再去申請宿舍,否則,今天光排隊就夠他受的了。
清風看著手上蓋著章的學生證自言自語,“這學校太出名也不盡是好事兒?!?p> 縣一中在當?shù)厥钦娴耐τ忻麣獾摹?p> 自恢復(fù)高考,一中的升學率是年年創(chuàng)新高。
這年頭全國大學不像后市擴招,高考的大學升學率一般在4%左右。
這個大學里還要包括本科和??圃趦?nèi),可想而知其競爭激烈程度。
結(jié)果就去年,縣一中爆了個大冷門,把三百多人送進了大學校門,在當?shù)卦斐闪藰O大的轟動。
咱先不說升學率是多少,也不管里面有多少復(fù)考,三考,甚至四考的。
在三百的數(shù)字面前,甭管大專還是本科,誰還在乎你是考了一年還是幾年。
縣一中高聳的圍墻外貼上了長長的高考紅榜。
帝大,清華,南大,復(fù)旦,人大,哈工,北鐵(現(xiàn)北交),80年代全國有名的大學,幾乎都可以在上面找到。
好似一滴水放入油鍋,整個延龍縣直接炸了,滿縣城,到處都在議論這事兒。
紅榜處天天都有好多人過來看,不止本縣的,還有外地的。
帶著小孩的會讓孩子摸一摸紅榜占一占文氣,也有那外地過來出差,卻特意過來在紅榜前面拍照留念的。
清風覺得有點像后世景點打卡那個味兒。
縣一中本來沒咋出名前就挺難考的,這下好了,又來了好多外地競爭者。
但越是難進的學校,就越不愁沒學生。
據(jù)傳聞,去年高考后,縣一中光是復(fù)讀生就招了近一千人。
復(fù)讀生收費貴,但也架不住那望子成龍成鳳的父母們瘋狂雞娃。
何況周邊十幾個縣市呢!
據(jù)說想進來復(fù)讀的還不止一千呢。
名額有限,但想來的學生太多怎么辦?
還能怎么辦,考唄,由學校內(nèi)部出卷,進行統(tǒng)考,然后擇優(yōu)錄取。
所以清風猜測學校里考大學的大部分主力應(yīng)該還是高三和復(fù)讀的那幫人。
早些年高中不僅就是混日子,而且還只有兩年學期來著。
學校對這些高三高四生管得很嚴,早上六點多開始早讀,晚上10點才結(jié)束晚自習。
這在后世稍好點的高中都是常規(guī)操作,但在82年真沒幾個學校能做到這地步。
至于高一到高二...
說實在的,學校不會抱什么期望,畢竟是特殊時期長大的孩子們,基礎(chǔ)差不說,情況還復(fù)雜。
有人應(yīng)該注意到了,清風這個特招生是在三月份來縣一中報道的。
后世的人們或許都不知道,咱們國家有過【年初入學,年末畢業(yè)】的時期。
都是特殊年代留下的問題,雖然不方便細說,但清風依稀還是記得的。
好多學校鬧哄哄,停了課,可也有一些鄉(xiāng)鎮(zhèn)學校堅持了下來,上面不管,老師們就帶著學生們自力更生。
那時候?qū)W校發(fā)的小冊子是油墨的,一蹭就臟,姐姐每每洗衣服,洗都洗不干凈。
每周末一群小娃娃還要和老師們一起下地干活。
冬天學生們都要背兩大捆柴到學校里,然后在教室里起爐子上學。
記得學校種過芝麻,黃豆之類的經(jīng)濟作物,有一年,他們學校甚至種過煙草。
后世的人們估計很難想想。
他那時候小,但老師們總說,念書不易要懂得珍惜,也不要輕言放棄,因為一切都會過去之類的云云,纏綿病榻的父親也告訴他,一定要好好讀書,所以不管是學習還是干活,他記得自己都特別認真。
別的學校停課,他們不,他們照舊正常上課,而且一直沿用老學制,年初開學,年尾結(jié)業(yè)。
后來國家改制,原本七幾年開始就該九月開學的,但當時上面都忙,以為葛普以及好些學校都改了,但其實改過來的都是那些曾經(jīng)停校的。
好些沒停校的鄉(xiāng)村學校根本沒接到通知。
77年12月第一次高考,沒人發(fā)現(xiàn)問題。
78年7月,依舊沒有。因為參加高考的主力依然是老三屆知青為主的成年人,組織報名也多是以戶籍所在地為主。
直到忙完頭兩屆高考的領(lǐng)導(dǎo)們,終于縷清繁重的業(yè)務(wù),打算系統(tǒng)的組織起當?shù)氐闹锌际乱恕?p> 好吧,這才發(fā)現(xiàn)問題。
然后,全亂套了。
怎么辦?
開大會,開始吵,最后變成擼起袖子干起來。
清風記得那時候他們校長和教導(dǎo)主任隔兩天就會去縣里開會,有一次甚至帶著傷回來。
經(jīng)領(lǐng)導(dǎo)們一頓商議(干架)。開始是說,要不直接讓那幫三月份的等半年,等到九月一起入學得了。
下面學校就不樂意了,我們學校的孩子們基礎(chǔ)扎實,比那幫停課的不知道強了多少倍,憑什讓我我們學校的孩子們耽誤半年!
要讓步也得是那幫9月開學的讓步。
不行,堅決不行,這樣不公平。
后來一查高考成績,還真就是。
延龍縣以及周邊地區(qū),頭兩屆考上大學的主力,可不就是這幫延用老學制的地區(qū)出身的多。
從78年9月開始就各種扯皮,一直到年末才出來了一個折中的操作方案。
誰也別耽誤,橫豎都是為了考大學,不就兩三年么,咱來個雙軌制。
清風記得從他下一屆開始,葛普初中也是九月開學了。
他是當?shù)刈詈笠慌靺⒓涌h里統(tǒng)考,然后開春入高中的學生。
所以清風他們這一批,82年3月入學,是預(yù)科,也算高一,今天來辦手續(xù)的也都是這一批人,
之后的一年級,81年9月份入學的,3月1號已經(jīng)開了第二學期。
再早入學的,就不分什么三月九月了,正常分為高二高三。
因為每年預(yù)科班也會參加七月份的期末考試,等成績出來后,就可以選擇升入高二或留在高一。
心里想著事兒,清風很快便來到飯票兌換窗口,把學生證遞了過去。
里面坐著一位膀大腰圓大媽,把學生證打開看了一眼。
“聞人清風,特招生。要換什么?”
清風想了想后回答,“要二十張白票,十張綠票,再來二十張,不,三十張紅票?!?p> “紅票學生每月限購四張,特招生限購八張?!?p> 額,看來誰也不是傻子,這是防止有人薅學校的羊毛呢。
“那就,來八張紅票吧。”
“特招生主食便宜一半,白票原價兩分,你這一共二十張交兩毛就行。十張綠票六毛,八張紅票兩塊,一共兩塊八。你也可以拿糧食抵,旁邊墻上有表格自己看下?!?p> 清風把錢遞了過去,然后收到了三種不同顏色的餐券。
餐券分三種,跟這時候的硬殼火車票一樣大小,只不過是用塑料做成的。白色可以買主食,綠色可以買素菜,紅色可以買葷菜。
一張白票可以買三兩雜糧飯或二兩大米飯,一張綠票可以打一份素菜,紅的可以打葷菜。
即便考慮到這是內(nèi)部食堂,價格也很便宜了。
清風覺得縣一中應(yīng)該是用復(fù)讀生那邊收來的錢反哺到這些吃食上了。
清風數(shù)了數(shù),確認數(shù)量沒有問題后,把票往包里一賽就轉(zhuǎn)身往外走。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1-11-26/c10ee02463b9f5cf107c1ccd13b07e24PYSf55340xXZ4Zd.jpg)
飲水泡飯
求推薦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