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真是太……太失禮了!”
李陳憋了半天,面對對自己用強的華妃,只蹦出了這么一句話。
他這一個多月,始終不肯臨幸華妃,原因其實很簡單。
那就是李陳準(zhǔn)備趁著這次御駕出征,平定準(zhǔn)格爾叛亂,順帶解決其他皇子的時候,再順帶把年羹堯也解決了。
一舉三得。
不要懷疑李陳有沒有這個實力。
李陳作為這個世界唯一的修仙者,就算是要把天搗個窟窿,也絕對不會是空話。
而李陳一但解決了年羹堯,華妃對李陳定然懷恨在心。
到時候,她免不了被打入冷宮。
既然知道了兩人情分已盡,李陳就不想斷斷續(xù)續(xù),和華妃牽扯不斷。
“四郎,你是不是要對我哥哥下手?”
華妃不愧是能夠?qū)櫣诹鶎m的女人,她對入宮后失寵,其實心中早有猜測。
畢竟,年羹堯被封做大將軍,陜甘總督,私下里,被人稱為“西北王”,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了。
關(guān)于年羹堯的這些事情,華妃可以說早有耳聞。
而年羹堯如此囂張跋扈,誰做皇帝都不會容忍。
所以,華妃在失寵后,冷靜下來一思考,就明白了年氏家族處在了什么危險局勢中。
還好,華妃幾次來養(yǎng)心殿,李陳并沒有拒而不見,所以,華妃這才大著膽子,強闖養(yǎng)心殿。
李陳也是一時沒想到,華妃竟然在自己身上抹了用依蘭花香精制作的暖情香,一時著了道。
此刻面對華妃詢問,李陳干脆坦言道:“沒錯,我接到密報,你哥哥在陜甘總督的位置上,不僅貪污軍餉,肆虐地方,而且對滿人,對蒙人都極為放肆。”
年家本是漢人,后來被抬旗,進了漢軍XHQ。
漢人出身的年羹堯,依照大清律令,面對正統(tǒng)的滿人和蒙人,是要低人一頭的。
結(jié)果,年羹堯囂張跋扈,反過來壓制了滿人和蒙人。
這種事情后世人聽了,或許還能把年羹堯當(dāng)做英雄對待。
但是在大清前期,年羹堯的行為簡直就是要拆大清的根基。
華妃一聽,就明白,自己二哥年羹堯恐怕這次要難保周全了。
華妃強忍心中悲痛,從李陳身上爬起來,就穿著肚兜,跪在了床榻木板上,哀求道:“四郎,我二哥自作自受,自有大清律法懲治,妾身和你恩愛十年,只求四郎放過年家一條生路?!?p> “蘭兒,你知我心意的?!?p> 李陳看著華妃嬌滴滴的模樣,狠心的話怎么說不出口。
如果是歷史上的雍正,肯定會拒絕年世蘭的求情。
但是李陳只不過融合了雍正的記憶,實際上記憶體還是以李陳為主。
作為一個現(xiàn)代人,很難和一個睡了十年的女人,直接說拜拜的。
更何況,年世蘭的傾城美顏,也不是男人能夠輕易拒絕的。
李陳猶豫中,鼻尖又聞到了年世蘭身上的暖情香,熱流貫穿全身,情動之下,又把年世蘭拉到了龍榻上。
一夜過后,年世蘭被抬回了翊坤宮。
中午時分,李陳賞賜了華妃一些金銀首飾,綾羅綢緞。
眼看就要出征了,李陳出京之前,下旨,讓端妃暫時統(tǒng)領(lǐng)后宮。
端妃,原名齊玥賓,是虎賁將軍齊敷之女,康熙年間,作為秀女,被封為房事格格,賞給了當(dāng)時的胤禛,可以說是胤禛的第一個女人。
男人對自己的第一個女人,總有一種獨特情懷。
雖然端妃年齡大了,不如年輕女人嬌媚,但她平日里行事端莊,文靜,也算是深得胤禛信任的。
如今,端妃掌權(quán),后宮眾人大多都感到慶幸。
另外,有了華妃使用暖情香這一出,李陳想起電視劇中亂七八糟的破事,十分干脆的命令蘇培盛,嚴(yán)查宮中亂象。
尤其是經(jīng)常出入宮帷的太醫(yī)。
電視劇中,太醫(yī)溫實初和沈眉莊生了一個女兒。
小說里,溫實初的孽種兒子,直接還做皇帝了。
溫實初這般給胤禛戴綠帽子。
作為男人,李陳忍無可忍,也無需再忍。
讓蘇培盛嚴(yán)查后宮亂象的功夫,直接把喜歡出入甄家的溫實初,攆出了太醫(yī)院。
離開太醫(yī)院的溫實初,沒多久,就“抑郁成疾”,病死了。
四月中旬,李陳御駕親征,文武百官送行。
三萬八旗兵,從京師出發(fā)。
這一次,李陳做足了充分準(zhǔn)備。
準(zhǔn)備一口氣平定準(zhǔn)格爾叛亂。
準(zhǔn)格爾叛亂歷時彌久,康熙就曾經(jīng)三征準(zhǔn)格爾。
這準(zhǔn)格爾叛軍原本是蒙人瓦剌部落,因為勾結(jié)了沙俄,攻占西北廣大地域,比大清實際控制疆域都沒有少多少。
李陳率領(lǐng)大軍出征,全部將士都是一人三騎。
如此快馬加鞭,不說一日千里,一日五百里還是能夠做到的。
十日后,三萬大軍趕到了甘州,這里是年羹堯駐軍總帳。
年羹堯沒想到,李陳御駕親征,速度會這么快,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而李陳進了年羹堯的營帳后,才知道,這位“西北王”到底有多囂張跋扈。
李陳早在三月份,就按照滿蒙協(xié)議,給蒙人各位大汗,臺吉下了圣喻,讓他們率軍前來甘州匯合。
如今李陳到了行軍軍營后,這些大汗,臺吉按照禮制,應(yīng)該和年羹堯并行拜見皇帝。
結(jié)果,年羹堯不僅領(lǐng)先他們一個身位,而且在年羹堯的營帳內(nèi),年羹堯的帥座是坐北面南。
前來匯合的蒙人大汗和臺吉,只能面向年羹堯跪坐。
這是嚴(yán)重不合規(guī)矩的事情。
李陳看到這一切,心中不滿,暫時也沒有說什么。
離開的時候,李陳只留下一句,修整一日,后日出征,就讓眾人退下來。
當(dāng)晚,李陳招來年羹堯的副將岳鐘琪和監(jiān)軍延信。
岳鐘琪早就得到了李陳旨意,幾個月里已經(jīng)籠絡(luò)了不少軍中將領(lǐng),也算是屬實有才。
延信是皇族子弟,原來是十四阿哥的掌印副將,還是年羹堯副手。
李陳直言會讓十四阿哥做個閑散王爺,給延信一個投靠自己的機會,幫助岳鐘琪掌控三軍。
延信也是皇室宗親,自然聽明白李陳話里意思,連忙磕頭,表示一定輔助岳鐘琪掌控三軍。
得了延信信諾,李陳就給岳鐘琪和延信手令,在后日自己御駕親征離開后,迅速鏟除年羹堯和其他皇子留在軍中的黨羽心腹。
第二天,李陳帶著一眾文武大臣,包括年羹堯,選拔出征將士。
大清有六十萬漢軍綠營,雖然在名義上歸大將軍年羹堯管轄統(tǒng)領(lǐng),實際上,聚集在甘州軍營的,不過是二十萬人。
選拔出征軍隊,就是要從這二十萬人中,挑選出來三萬精銳。
這次挑選,由皇帝親自監(jiān)管,軍心一時大振。
在選拔開始前,李陳作為皇帝,在校場親自出手,三射三中,震懾了匯合的蒙人大汗和臺吉。
有了李陳監(jiān)管,精銳軍伍的選拔速度非常迅速。
下午時分,三萬綠營騎兵被挑選出來。
自此,三萬旗人,三萬綠營,三萬蒙人,一共九萬騎兵,全都是一人三騎的標(biāo)配。
四月二十五日,黃道吉日。
準(zhǔn)時出征。
戈壁荒漠,黃沙遍布。
四五月份,白天熱死人,晚上凍死人。
在這樣的地方行軍,已經(jīng)是非常辛苦了。
還要尋找叛軍的蹤影,然后打勝仗。
怪不得,康熙三征準(zhǔn)格爾,都沒有平定叛亂。
如今,有李陳親自查探叛軍下落。
因為有火眼金睛的能力在,李陳能夠輕而易舉,就找到叛軍聚集的地方。
到六月中旬,五十天里,李陳帶領(lǐng)大軍先后三次擊潰叛軍主力,消滅敵軍十萬,俘虜準(zhǔn)格爾部落族人五十萬。
準(zhǔn)格爾大汗算是一敗涂地,不得不帶著僅余的三千精銳,倉皇北逃。
七月初,李陳帶著大軍追擊叛軍,一路攻打到伏爾加河畔。
在這里,準(zhǔn)格爾大汗聯(lián)合沙俄的五萬羅剎騎兵,想要伏擊大清騎兵。
李陳早有防備,將計就計,順勢設(shè)了一個葫蘆陣,一戰(zhàn)擊殺了準(zhǔn)格爾全部,以及羅剎騎兵兩萬多人。
剛剛加冕沙皇的彼得一世,前不久已經(jīng)聽說清軍攻打到了自己后花園,急忙中把西征軍調(diào)回來。
七月六日,李陳帶著大軍回程途中,被沙皇派遣的十萬大軍追上。
此時,出征的九萬大軍,已經(jīng)損失一萬多人。
在軍力疲憊的情況下,李陳帶領(lǐng)大軍,再次和沙俄羅剎騎兵惡戰(zhàn)一場。
這一場戰(zhàn)斗持續(xù)了三日。
七月十日,李陳終于帶領(lǐng)大軍,擊潰沙俄羅剎騎兵。
這一戰(zhàn),羅剎騎兵死傷損失八萬余人。
截止到此,沙俄羅剎騎兵一共損失了十萬精銳。
消息傳回正在趕過來的彼得一世耳朵中,年事已高的彼得一世聽到羅剎騎兵大敗而歸的消息,氣得吐血暈倒。
七月中旬,李陳迎來了沙俄祈求和平談判的使者。
四月中旬出征,七月中旬結(jié)束。
這一場御駕親征,歷時三個月,大軍行進三萬里,平均每日行軍三百里路。
在李陳開始接見沙俄使者后,宣告出征完美結(jié)束。
這一次出征,在國運上,大清不僅平定了地方叛軍,維護了統(tǒng)一,還順勢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沙皇彼得一世,成功拿到了亞洲話語權(quán)。
大清兵威之盛,通過沙俄的傳播,也威震了西歐各國。
七月底,李陳和沙俄簽訂了停戰(zhàn)協(xié)議,雙方重新擬訂邊界,以后伏爾加河以東為大清疆域,以西為沙俄國土。
這種劃定其實就是暫時的。
李陳明白,沙俄也明白。
八月初,李陳和彼得一世見了面,順手表演了彎弓射大雕的絕技。
八月中旬,李陳和彼得一世結(jié)束了會面。
八月月底,十萬蒙人部落遷徙到這里,看到了李陳在伏爾加河畔勒石銘記的界石,上面有御筆刻下的大清告誡四方各國的國書。
在此之后,這些蒙人將在這里建設(shè)一座邊城“定遠城”。
九月初,李陳帶著大軍回轉(zhuǎn)甘州。
此時,距離御駕親征已經(jīng)過去四個半月了。
因為御駕親征時,李陳表現(xiàn)出來的驍勇善戰(zhàn),以及戰(zhàn)無不勝的勝利君主形象。
年羹堯和其他皇子對文武大臣的影響,直接被抹除了七七八八。
李陳順利解除了年羹堯軍權(quán),也順利讓十幾個皇子同意去盛京做個閑散王爺。
其實,李陳的本意,要趁著出征,讓這些兄弟們意外消失十幾個的。
不過最后李陳看到這些人灰頭土臉的樣子,也就沒了殺人的意思。
估摸著,李陳在世一天,這些人就不會有叛逆心思。
到此為止,李陳的御駕親征,才算是有了一個圓滿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