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第一單上門——外地媳婦本地郎
李之魚給白棕和趙子揚說清楚了事情,給了他們一份自己準備好的《我愛我家》續(xù)集劇本梗概,看著他們兩個滿心歡喜的下去了。
李之魚開始思考要不要把自己制作的這幾部劇當做一個可以長期拍攝的大IP來處理。
IP的重要性來自前世2021年的李之魚是非常了解的,在未來,利用一個大IP來運作拍攝一系列的電視劇,那已經是影視圈最火爆的商業(yè)模式了。
前世這方面做的最好的應該就是漫威和迪士尼了,二者靠著手里的IP建立起了影視劇宇宙,以一個極快地速度收割著全球的各種票房。
而且就算拋開IP不談,拍攝一部長期的電視劇仍然是一件穩(wěn)賺不賠的事情。自己以后想要培養(yǎng)的新人編劇,都讓他們從寫續(xù)集劇本開始做起,對于新人編劇的培養(yǎng)那也是一件大好事。
一部電視劇如果太長,那么他可能面對的最大的問題就是隨著劇集的不斷播放,集數越來越多,會讓之前沒有看過這部劇的人失去入坑的勇氣。
慢慢地失去了新人觀眾,沒有了新的收視人群,再隨著老觀眾的離去,這部電視劇的收視率就會越來越低,直到變成了一灘死水。
不過李之魚認為《我愛我家》這種一兩集講一個故事的情景劇倒是可以很容易避開一點,畢竟前后沒有什么關系。
而且《我愛我家》也不怎么需要考慮劇情寫不下去的問題,畢竟《我愛我家》最開始李之魚定下的主題就是要結合時代熱點,大不了照著當下的熱點新聞一直把主人公放到傅明一家或者傅明的鄰居朋友親戚家就好,應該不是什么大問題。
李之魚想到這里,點了點頭,拿出自己的筆記本,把這個問題記了下來。
隨著李之魚的攤子越鋪越大,他要處理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了,為了防止自己忘記事情,李之魚現在已經有了遇到什么事情,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記下來再說。
就在李之魚記筆記的功夫,他桌前的電話鈴聲響了起來,李之魚快速寫完手上的幾個字,接起了電話。
“喂,你好,我是李之魚。”
“學弟,是我,你還有空嗎?粵東電視臺的人看了看咱們在《華夏日報》上的廣告,想要找你談一談。”
是劉子琳的電話。
李之魚說道:“沒問題,我就在辦公室,叫他們直接來,還是去什么地方談?!?p> “他們說看你方便不方便,你來定,不想打擾你創(chuàng)作。”
“那就我辦公室吧。”
前幾天,確定了上面允許民間影視創(chuàng)作機構的存在后,李之魚他們就在《華夏電視報》上開始打起了廣告,承接各種影視劇制作工作。
一整版彩色廣告,包了一個月四期,總共花費三千大洋。
本來李之魚是想在《華夏日報》打廣告的,畢竟《華夏日報》的訂閱人群可要比《華夏電視報》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不過已經確定好在將來主管財務的劉子琳卻簡直要在《華夏電視報》打廣告。
劉子琳的理由很簡單,他們這個即將建立的民間影視制作機構,面對的主要客戶人群一定是,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上星”的各個地方電視臺。
而任何一個對于電視劇制作有興趣的地方電視臺,絕對不會出現相關人士,訂閱了《華夏日報》卻沒有訂閱《華夏電視報》的可能性。
順便劉子琳還算了一筆經濟賬,在《華夏日報》打廣告,一個月,三十天,需要5萬多,而還能不能保證非常顯眼。
而在《華夏電視報》打廣告,一個月只有四期,同樣也是三十天,只需要三千多,但是在考慮廣告對象的情況下,二者的效果幾乎是對等的。
劉子琳這個賬算的可謂是非常清楚了,李之魚覺得劉子琳講得很有道理,自己雖然錢多,但是新開一個民間影視制作機構,誰知道有多少要花錢的地方,保證效果不會太差的情況下,能省一點還是省一點吧。
幾分鐘后,外面的門響起敲門的聲音,李之魚開門,劉子琳領著兩位一看就是兩廣地區(qū)長相的人進來了。
“蘇臺長,孫主任,這位就是咱們的李之魚李老師了?!?p> “李老師,這兩位來自粵東電視臺的蘇臺長和孫主任。”
李之魚看去,兩個人一胖一瘦,都戴著眼鏡,以為看起來四十多歲,一位三十出頭的樣子。
兩個人中比較胖的一位先伸出手,自我介紹到:“李老師,我是粵東電視臺的副臺長蘇一斌,李老師的大名我是久仰了?!?p> 李之魚把兩人迎進去自己的辦公室,劉子琳倒了四杯茶水,又是一番客套,蘇臺長說起了自己的目的,果然是為了上星以后的電視劇來的。
“李老師,實不相瞞,我就是為了今年下半年我們粵東電視臺上星后,成了面對全國的粵東衛(wèi)視,想要來您這里預定一部能夠拿得出手的電視劇而來的。”
“我們的要求很簡單,類型和您的《我愛我家》類似,除了質量比較好之外,我們希望,這個電視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我們粵東地區(qū)的風土人情。”
接下里又是一番閑談。
……
李之魚對于這種沒有什么太多意義的閑談并不怎么喜歡,不過還是堅持了下來,而且他已經很快想到了一部滿足蘇臺長要求的電視劇——《外來媳婦本地郎》
這部電視劇前世是由廣東廣播電視臺出品的家庭情景系列電視短喜劇,風格和《我愛我家》可以說是同一類型了。
是廣東廣播電視臺拍攝的以粵語為主要語言的一部情景喜劇,描述了廣州老城區(qū)一個有著四個兒子的大家庭,娶了天南海北的四個外地媳婦,由于生活習慣和文化背景的差異,產生了一系列的喜劇故事。
這些喜劇故事無一例外都來自于生活,有著鮮活的時代特色,因此,外來媳婦本地郎又可謂是一部緊貼生活、反映時代現狀的情景喜劇。
給蘇臺長交差應該沒什么問題,收視率也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