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采訪
采訪?李老師,李之魚,劉子琳有些不解,但她的反應很快,對方可是提到了李之魚的編劇身份,代表這次采訪很可能會和正在拍的電視劇有關,這可是白送的宣傳機會,不要簡直就是傻子。
“快,李老師,準備一下,接受采訪,我先出去看一下情況,王師傅,給李老師簡單化個妝?!眲⒆恿者呎f邊帶著笑快步走了出去。
王師傅是劇組的化妝師,聽到劉子琳的指揮,立馬提著盒子走到了李之魚旁邊,沒有多倒騰,簡單地處理了一下李之魚的頭發(fā)就說好了。
李之魚這回兒也想明白了,應該是自己的那兩首詩發(fā)表了,所以才會有記者來采訪,這個年代對于詩人有一種特殊的追捧。
走出門外,李之魚看到有十個以上的記者圍著劉子琳,正在不斷地提問,劉子琳則是滿臉堆笑,不斷地回答者記者的問題。
看到李之魚出來,劉子琳趕忙指著李之魚說道:“這位就是我們《編輯部的故事》的主創(chuàng)編劇李之魚老師?!?p> 十來個記者立馬圍了過來,秩序有些混亂,幾個記者搶著到李之魚的面前,宛如面對著一只肥羊的狼群一樣。
李之魚皺了皺眉頭,劉子琳喊道:“大家注意秩序,不要擁擠,一個一個來?!表槺憬o了李之魚一個眼色。
李之魚當然明白劉子琳的意思,無非就是想讓自己多提一提《編輯部的故事》,而這也是李之魚本來的目的。
“大家坐下舉手,一個一個來,每個人都有機會。”說話間,劉子琳已經(jīng)帶人從劇組搬來了一排凳子,請各位記者坐下,現(xiàn)場倒是有些新聞發(fā)布會的意思。
“那位左數(shù)第二位的記者,你先問吧?!崩钪~點名道。
“你好,李老師,我是燕京日報地記者胡勇亮,我想請問,您昨天發(fā)表在《星火詩刊》上的兩篇短詩引起了巨大的討論,有人認為這兩首詩和您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有關,請問您可以說一下您的創(chuàng)作理由嗎?”
李之魚從容答道:“你好,我的創(chuàng)作理由其實并非來自于我本人的經(jīng)歷,而是來自于我個人擔任主創(chuàng)編劇的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初始的時候我只是打算把其中幾句詩歌當做人物臺詞使用,后來又拿出了兩篇進行了完整補充?!?p> “謝謝您的回答?!?p> “那位第二排帶著藍色眼鏡的記者?!崩钪~繼續(xù)點名道。
“你好,李老師,我是文林評論的記者馬思泉,我想請問您剛才所說,詩句出自于您編劇的劇本《編輯部的故事》,請問除了這兩首短詩以外,劇中是否還有其他現(xiàn)代詩歌出現(xiàn)?!?p> 很好,剛好問到自己想說的點了,李之魚心里不由夸贊這位記者懂事,回答道:“是的,劇中還會有其他詩句出現(xiàn),主要是臺詞,接下來,我會逐漸把這些詩句補充成完整地詩歌?!?p> “謝謝您的回答。”
“這位第一排藍色一副的女同志?!崩钪~繼續(xù)點名。
“你好,李老師,我是北方晚報的文思思,《星火詩刊》針對您的兩篇短詩開展了大量的評論和解讀,其中還有不少未明的地方,許多人認為您的詩歌有很多暗示的地方,我想請問一下,您能不能對于這兩首詩的寓意和暗示部分作一下解釋呢?!?p> “不好意思,這個我不能?!笨粗F(xiàn)場眾多記者明顯的愣了一下,李之魚繼續(xù)說道:“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斯圖爾特,我認為文學作品一旦被創(chuàng)作出來,它就不再獨屬于作者本人,而是屬于全體讀者,讀者可以針對我的作品有自己的解讀,不必非要追問我本人的理解?!?p> 這段話說話,現(xiàn)場幾位記者的討論聲立馬大了起來。
斯圖爾特是這個世界差不多的經(jīng)典文學人物形象,地位有些像前世的哈普雷特,在場的各位記者都是文化人,自然不會不懂。
不過一千個讀者眼中可以有一千個斯圖爾特這句話在場的所有人還是第一次聽說過,而李之魚說的,文學作品一旦被創(chuàng)作出來之后就不再獨屬于作者這一理論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也頗為新穎,現(xiàn)場有失控的跡象。
劉子琳急忙站出來維持秩序,說道:“李老師還可以回答最后一個問題,我們的劇組還在拍戲,請大家理解?!?p> “第二排戴帽子的那位男同志。”
“你好李老師,我是來自《華夏日報》的鄒凱,您的兩首詩《一代人》和《小巷》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但是作協(xié)的韋世林老師評論您的詩是在無病呻吟,強行模糊,故意不好好說話搞噱頭,對此您怎么看?”
韋世林這個名字李之魚這段時間看過,似乎是一位年齡挺大的老牌詩人,李之魚記得自己和這位韋世林沒有什么糾葛,應該就是單純地不喜歡吧。
“對不起,我還沒有看到這位老師的評論,他如何評價是他的權力,我們都無權干涉,我只想告訴我的所有讀者,今年下半年,九月一號下午六點到七點,由我擔任編劇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喜劇《編輯部的故事》會正式上映,希望大家多多關注?!?p> 還有幾個記者想要提問,劉子琳一邊阻止一邊朝著李之魚使眼色做口型,李之魚讀出來劉子琳的意思是讓他再挑一個人的問題來回答。
這是現(xiàn)代新聞發(fā)布會常用的一個手段,主辦方限制提問數(shù)量,然后作勢要趕人,被采訪的對象出來扮紅臉說還可以再回答一個問題,屬于一種基礎的收買記者人心,給記者好感的手段。
想不到自己這位學姐懂得還挺多,李之魚聞弦歌而知雅意,又點了一位記者提問。
“你好,李老師,我是《詩林》的王子韜,韋世林老師對于您的兩首短詩持批評態(tài)度,請問您對于他的詩作有什么評價嗎?”
“對不起,我沒看過韋世林老師的大作。”
李之魚說的是實話,畢竟他才來這個世界剛一個月,原主也不是什么詩歌愛好者,這位韋世林也不算什么頂級詩人,李之魚確實沒看過他的作品。
我是火焰
新人新書,求收藏,求推薦票,非常感謝! 由于一些問題,助理編劇這一角色的名字改為趙子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