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有此決心,老夫也安心了,不過,依你的資質,根本不用辭官,知道嗎。”歐陽懿這話透露很多信息。
這些信息,是烏錦程和慕天顏所不知道的。
他們當年乃至現在,都以為是宋淮安儒根羸弱,和家門不幸造成的輟學,后來,老師還可憐宋淮安,給其寫了一封推薦信。
這些,烏錦程和慕天顏都是知道的。
怎的今日老師這番話,他們聽得一頭霧水呢?
不過,盡管二人有疑惑,卻也悶不吭聲。
“明白,多謝老師?!彼位窗苍賵?zhí)弟子禮。
歐陽懿微微一笑,繼而目光轉向烏錦程和慕天顏,囑咐了一番,也接受了二人贈送的禮物,一個是上好的毫錐,一個是一塊潔白無暇的玉佩,玉佩上刻著銘記師恩。
接下來,三人幫著老師收拾行囊,上午的時候,歐陽懿已經跟院長他們告過別了,午膳他準備跟宋淮安等好幾個青睞的學子聚餐。
聚餐中,學子們,包括那些不受待見的學子,都紛紛過來獻禮,宋淮安三人替老師挑選著收下。
師長受了你的禮,等于說無論內外,無關何時,都承認你是他的學子。
儒家注重團結,此是一個由來。
聚罷餐,就該去渡口了乘船了。
宋淮安、烏錦程、慕天顏和另外幾個已中舉人的學子,輪番給老師抬轎,一直到了渡口邊上的送行亭。
“子正,你也太不懂事了,我們都給老師備了禮物,你怎么什么都沒有準備?別說你沒錢啊,當押司好幾年了,我不信一點油水都沒撈到?!?p> 慕天顏心細如發(fā),一開始察覺宋淮安好像什么禮物都沒有,說完,把他和烏錦程早就替宋淮安準備好的一個紫砂壺塞給了宋淮安。
老師喜品茗看書,送個紫砂壺,老師肯定喜歡。
“那就多謝了?!彼位窗惨膊豢蜌?,直接接過錦盒,放在了老師行李箱中。
歐陽懿回望了一會白云山巔,又叮囑幾名明年參加會試的舉子,忽然扭頭見宋淮安往行李箱塞什么東西:“子正,你做甚?”
“一個紫砂壺,老師備用吧。”宋淮安笑著說道。
“好了,你們都送到這里吧,待會讓他們三個把箱子抬到船上即可?!?p> 歐陽懿還得區(qū)別對待,總不能讓舉子學生抬行禮箱,有失體統(tǒng),而三個童生則不同了。
舉子學生不走,非要看著老師坐船,歐陽懿無奈只好作罷,反正船還得一會再起錨。
“既如此,老師就再考考你們的詩才,明年會試要考詩詞,朝廷通知得晚了,你們今后都得在這方面下些苦工才是?!睔W陽懿掃了一圈道。
舉子們都很扭捏,要說四書五經等等,他們背得滾瓜亂熟不說,還能舉一反三,可要說到詩詞,他們的確涉獵不深。
“扭捏著做甚?”歐陽懿笑了。
舉子們終于不再膽怯,一一把最近所作的詩詞朗誦了出來。
歐陽懿一一點評,并加以斧正,最后想了一下,打開行李箱,拿出幾本詩集遞給舉子們,讓其多讀多背,說是詩詞背多了,自有妙處。
宋淮安聽在耳中,覺得老師歐陽懿真是厲害,這教育方法堪比地球時代了。
中學老師就說過,背會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可見歐陽懿老師能夠桃李滿天下,真才實學為其一,教育理念才是魂。
“喂,你們仨偷笑什么?”
有個舉子學生,不經意間,發(fā)現烏錦程、慕天顏和宋淮安三人站在老師身后,對他們所做詩詞,小聲討論著誰做的好,誰做的差勁之類。
當然三人主要是以看熱鬧為主,但,確實并無偷笑。
“老師,這不公平,他們三雖說是童生,可明年秀才考,一樣有詩詞的,所以他們也得站過來說道說道。”
有舉子笑著不憤道。
“倒是把他們三個給忽略了,哈哈?!?p> 歐陽懿哈哈大笑,然后手指往前一點,這手勢,三人都很熟悉,不是站過去挨罰,就是挨罵,反正不是好事。
“看看,都怪你天顏,整天想著見天顏,巴不得自己成為詩仙,一舉成名而天下知,一步登到金鑾殿。”
烏錦程嘟囔了一句,聲音還挺大,這下送行亭中響起了一片笑聲。
“好你個烏眼雞,等會讓你做詩,我看你就作丑去吧?!?p> 慕天顏捶了一拳過去,被烏錦程躲開。
宋淮安為了不耽誤老師時間,趕緊拉著二人站了過去。
“你們三個,誰先來?”歐陽懿笑罷,面色溫和看著三人。
“老師我先來?!?p> 烏錦程反正不怕羞,張口道:滄浪江水滔滔流,白云山間有頭牛,江里鯨魚不吃蝦,白云青牛騎牧童。
哈哈哈哈。
眾人都笑翻了,但,烏錦程卻是凜然不懼,做出來就行,有甚可笑的?真是不懂詩啊你們一個個的。
“不錯,還知道押韻,繼續(xù)努力。”歐陽懿笑著點評。
“謝謝老師!”烏錦程像個將軍一樣站得筆直。
“老師,該我了?!?p> 慕天顏見烏錦程都獲得好評,他也不甘示弱,從懷中掏出個紙團,展開讀道:吾心壯志云上堂,生逢盛世琴瑟昂,若有一朝金榜上,登進廟堂侍駕忙。
哎呦,其志可佳也!哈哈哈哈。
又是一陣大笑,令得滄浪江都歡快了許多,嘩啦啦流水聲,陣陣傳來。
“天顏,做詩不要刻意去找韻角,矯枉過正了,但,整體不錯!”歐陽懿依舊笑著點評。
慕天顏得意的看了一眼烏錦程,你行,我也行,比你還行,最起碼我的全押韻,用詞比你華麗多了,哼。
刷刷刷。
眾人笑罷,齊刷刷把目光放在了宋淮安身上。
“這是那個當了押司的宋子正?嘖嘖,有幾年沒見了,不知道他能做出什么好詩?”
有舉子小聲說道,當然也并無惡意,只是對宋淮安的印象不太深而已。
“我好像聽老師說過,有個當押司的學生,有過目不忘之能,也不知是真是假?!迸赃呌袀€舉子回應道。
這些話,歐陽懿聽見只當沒聽見,目光慈和望著宋淮安。
“各位學長,將來高中金榜,踏入朝堂,別忘了提攜一下學弟,學弟在此有禮了。”
宋淮安不會小瞧任何一個書院舉子,他們進一步就是國之棟梁,將來肯定避免不了要打交道,既然大家是同一個老師,拉拉關系,很正常。
別看儒家團結,其實那也是分圈子的,而同一個老師門下的弟子之間,團結起來更牢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