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將軍饒命
兵器庫之吏即為兵庫吏。
兵庫吏急匆匆來到廳內(nèi),一進(jìn)去就跪倒在地,哭求道:“將軍饒命!將軍饒命!”
潘鳳一愣,自己沒想殺他呀!
“起來說話,你犯了什么罪?”
“將軍,兵器庫里突然多出2000把環(huán)首刀,屬下……屬下一直查找不出原因,不敢來向?qū)④姺A報,故而隱瞞至今。將軍,屬下并非刻意隱瞞,請將軍饒命??!”
兵庫吏頓首如雞啄米。
原來他以為潘鳳是找他來問罪了。
潘鳳忍住笑,沉著臉道:“兵器庫有異常,你知情不報,乃是大罪,按軍律……不過,兵器是多而非少,此次就不問你之罪,快起來?!?p> 聽說不問罪,兵庫吏這才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起身,但仍然提心吊膽,這軍律可不是兒戲,說斬就能立刻斬了。
兵庫吏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腦袋。
潘鳳問道:“兵器庫多出2000把環(huán)首刀之事,你是否與外人說起?”
“除了屬下與兵器庫守卒,未曾與外人提起,屬下本想查清情況再來向?qū)④姺A報,可是,任由屬下如何查詢,也找不到任何線索,甚是奇異?!北鴰炖舸鸬?。
“依你猜測,兵器庫為何會多出2000把環(huán)首刀?”潘鳳又問。
兵庫吏想了半天,才搖著頭道:“將軍,屬下實在猜不到會是為何?!?p> “嗯,剛才糧庫吏來過,說是糧庫里突然多了10000石糧,他還說這可能是仙人相助。如此看來,兵器庫多出2000把環(huán)首刀,或許也是仙人相助。你莫驚慌,也不須再查,只須將兵器看好便是。還有,此事萬不可對外人說起,若泄露了消息,我拿你問罪。”
兵庫吏聞言大喜:“不錯,定然是仙人相助,將軍乃天命所歸,否則不可能會無端多出刀和糧食,將軍……諾?!?p> 兵庫吏說得興起,卻看到了潘鳳威嚴(yán)的目光緊盯著他,知道自己話多了,忙說了聲諾。
“以后若再無端多出兵器,來告知我即可,去吧。”
潘鳳說完揮了揮手。
兵庫吏忙又應(yīng)了聲“諾”,退了出去,出了國相府,擦著頭上冷汗離開。
第二日,潘鳳照舊身穿鎧甲來到城樓上,卻未見顏良來城下叫戰(zhàn)。
這倒讓他有些不適應(yīng)了。
顏良準(zhǔn)備搞什么鬼?
難道是準(zhǔn)備強(qiáng)攻城了?
潘鳳自己搖了搖頭,相信顏良不可能會攻城,他才兩萬兵,而自己城中有八千兵,加上城中百姓,至少也有萬人守城,就算是腦袋被門夾過的人,恐怕也不會來強(qiáng)攻城。
等了許久,仍未見顏良領(lǐng)兵來城下叫戰(zhàn),潘鳳帶著李響耿武去巡查城防。
此刻,顏良大營,中軍大帳。
顏良召集校尉司馬來商議對策。
“潘鳳此人過于奸詐,言而無信,屢次欺騙于我。與我相斗皆是半途而逃,其武力不弱,我又一時斬他不得。諸位以為,咱們該如何辦呀?你們有何計策盡管說來,只要能盡快奪下邯鄲即可?!?p> 有校尉說道:“將軍勿憂,咱們圍堵城下,城內(nèi)存糧不多,我料不出兩月,城內(nèi)必會缺糧,到那時潘鳳必會棄城而走,咱們再從后追擊,必能大勝,邯鄲亦可奪下。”
“廢話。”顏良怒罵道,“若是如此,還用你來說,我可在袁將軍那里說了十日奪取邯鄲之言。再想,要速勝之策?!?p> 眾人垂頭沉思。
片刻之后,一位司馬忽然抬頭說道:“將軍,潘鳳此人善用詭計,咱們正可以其道還施其身。”
顏良眼神一亮:“哦,你快說說。”
“將軍,潘鳳屢次佯敗引誘將軍追擊,而伏弓弩兵在城上等待,欲要射殺將軍。不如……將軍亦可佯敗,引誘潘鳳來追,潘鳳以為自己得勝,必會追來。然后咱們騎兵從兩翼迅速包抄出擊,斷了他退路,不怕潘鳳不死?!?p> “哈哈哈……妙計,潘鳳絕料不到我也會佯敗,他自以為強(qiáng)于我,必定追來,就依此計而為?!鳖伭即笮Φ?。
于是挑選出一千精騎,要馬好,騎卒也要善于騎射之術(shù),只等潘鳳追來時,這一千騎兵從兩翼迅速奔出,從兩側(cè)包抄,斷潘鳳退路,讓他逃生無門。
為此,顏良還帶著一千騎兵演練了兩日,再去向潘鳳叫戰(zhàn)。
而與此同時,在鄴城,袁紹接到顏良與潘鳳多次交戰(zhàn),卻未能斬殺潘鳳,奪不下邯鄲之報。
不由心中憂慮,這樣下去,耗費軍資太多,而且會有損自己聲威,壯潘鳳之勢。
他把逢紀(jì)許攸沮授田豐等謀士找來商議。
“潘鳳此人善于用計,亦善于用兵,僅憑顏良將軍兩萬兵,只怕難以奪下邯鄲。如今將軍麾下兵多將足,可多遣將統(tǒng)兵前往,與顏良將軍一起圍攻邯鄲,不但要奪下邯鄲,還要把潘鳳滅除,免得日后為將軍之患?!?p> 謀士逢紀(jì)較受袁紹信任,常常首先發(fā)言獻(xiàn)策。
“我贊同元圖之言?!本谑谘缘馈?p> “田別駕,你以為呢?”袁紹看向田豐問道。
田豐捋著長須,微笑道:“潘鳳與顏良將軍多次相斗,雖然屢次敗逃,卻敗而不傷,可見潘鳳未懼顏將軍,以顏將軍所統(tǒng)兩萬兵馬,確實難以奪下邯鄲。使君即使多遣兵將前往,逼走潘鳳奪取邯鄲容易,若要擒斬潘鳳,只怕不易。”
“潘鳳此人不愿歸投使君,可見頗有雄志,日后必為使君大患。潘鳳若離開邯鄲,我料他必往北逃向幽州,使君可先遣兵伏于其必經(jīng)之道,待他退走時伏兵盡出,堵其去路,其后又有追兵,則潘鳳必將成擒?!?p> 逢紀(jì)擊掌嘆道:“元皓之計甚妙,先堵他去路,再從后面追趕,到時前后夾擊,潘鳳必死?!?p> 袁紹同樣大喜:“潘鳳若死,冀州可無憂,諸位以為,讓誰去堵住潘鳳為好?”
“張郃將軍正可勝任?!碧镓S提議道。
他知道張郃的武力極高,絕不弱于潘鳳,而且他與潘鳳素來不和,由他去堵截,正好合適。
一直無言的郭圖突然說道:“我聽聞,黑山賊侵?jǐn)_魏郡時,是潘鳳舉薦張郃代為將軍,領(lǐng)兵擊退侵劫內(nèi)黃的山賊,只怕張將軍會念著潘鳳之前舉薦其為將軍之恩而將他放走,不如讓文丑將軍領(lǐng)兵堵截?!?p> 沮授急道:“不會,張將軍公私分明,絕不會為了私恩而放走潘鳳,使君勿疑!”
治中審配這時也說道:“文丑將軍不熟邯鄲北面地形,只怕亦是不太為妥?!?p> 袁紹聽聞各人爭辯,不由擺了擺手:“罷了,罷了,既然張郃將軍和文丑將軍都不為妥,那就讓高覽將軍領(lǐng)兵去堵截吧?!?p> 高覽是之前趙浮部下校尉,殺了趙浮后領(lǐng)兵回鄴城投向袁紹,被袁紹任為將軍之職。
他殺將而叛,與潘鳳向來又無什么交情,又熟悉地形,讓他去堵潘鳳,眾人便不再反對。
袁紹讓高覽領(lǐng)五千步卒先行,直接繞過邯鄲,在邯鄲北面十里外埋伏等候,只等潘鳳逃來時突然殺出,與后面追兵一道夾擊,務(wù)必將潘鳳斬殺。
又讓文丑和張郃各領(lǐng)兵一萬兩日后從鄴城出發(fā),前往邯鄲。
如果潘鳳守在邯鄲不愿離開,他們就可以將邯鄲城四面圍住,把潘鳳困死在城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