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詞之國

【第25章】“郎中”之名日盛

詞之國 樂從心來 2221 2021-10-23 21:01:58

  考取功名前,陳亞就開始多用《生查子》寫詞。

  “小院雨余涼,石竹風生砌,罷扇盡從容,半下紗廚睡。

  起來閑坐北庭中,滴盡珍珠淚,為念婿辛勤,去折蟾宮桂?!?p>  這首《生查子》,巧借禹余糧、蓯蓉、半夏、細辛等藥名,寫一位少婦在炎熱的夏天午睡起來后,思念在外一心為謀取功名而辛勤的丈夫,不禁潛然淚下。詞里為謀取功名而辛勤的丈夫,正是作者的自喻。

  “浪蕩去未來,躑躅花頻換,可惜石榴裙,蘭麝香消半。

  琵琶閑抱理相思,必撥朱弦斷,擬續(xù)斷來弦,待這冤家看。”

  這首《生查子》則借用了茛蕩子、羊躑躅、石榴、麝香、相思子、蓽撥、續(xù)斷、代赭等中藥名,寫年華逝去,容顏暗改,憑琴以寄托相思之恨,也暗指作者對政治前途的渴求。

  入仕越久,發(fā)現(xiàn)官場問題越多,越無奈。

  陳亞官做得越來越大,治下的百姓越來越多,陳亞在努力實現(xiàn)自己初衷的時候,慢慢發(fā)現(xiàn)一個令他無比恐懼的事實:官場的人也有病,比百姓的病更可怕!

  面對此情此境,想起自己曾經(jīng)竟然妄想治愈天下人,陳亞覺得十分可笑,于是就拿自己的名字自嘲:“若要有口便啞,且要無心為惡。中間全沒肚腸,外面強生棱角?!?p>  世人皆病之下,只有堅持做一個真人,真實、真情!

  陳亞后在嶺南恩州做知府的時候,在給友人的書信中寫道:“使君五馬雙旌,名目而已;螃蟹一文兩只,真實不虛?!?p>  你看,那些做官的出門要旌旗招搖,只不是用來充充門面;下酒的螃蟹一文錢兩只,卻是實實在在。

  陳亞先是從醫(yī),發(fā)現(xiàn)世間的患者如此之多,僅憑醫(yī)者之力,難以全部治愈。后來從政,發(fā)現(xiàn)官員的圈子里似乎病的人更多,而且還都是疑難雜癥。

  政治是殘酷的,越是想有一番作為,你就越是會有被埋沒的危險。陳亞的同窗好友,與他同朝事圣的章得象后來官至極品,數(shù)次準備擢升陳亞,然而結(jié)果都受到同僚極力阻攔。

  章得象(978年—1048年),字希言,建寧軍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咸平五年,他與陳亞同被賜進士及第,授大理寺評事,知玉山縣,拜大理寺丞等。天圣四年,遷翰林學士承旨。景祐三年,同知樞密院事、戶部侍郎。寶元元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宰相。慶歷八年(1048年)去世,贈太尉兼侍中,謚號文憲。皇祐年間,改謚文簡,著有《章文簡公詩集》等。

  苦悶之余,陳亞作了一首《生查子》致章得象,一來對他的關(guān)照表示謝意,同時也陳述了同僚不容他的原由:

  “朝廷數(shù)擢賢,旋占凌霄路。自是郁陶人,險難無移處。

  也知沒藥療饑寒,食薄何相誤。大幅紙連粘,甘草歸田賦?!?p>  加上詞牌名,此詞共有十二種中藥名,山楂、蒴擢、旋復、凌霄花、桃仁、蕪荑、椰子、沒藥、薄荷、大腹皮、附子、甘草。形象地表明了國家年年都選官,自己卻屢屢被庸才擋道的尷尬處境。在詞的末尾,陳亞甚至已經(jīng)流露出了歸隱之意。

  因為朝廷起用,陳亞走上從政之路,但是他現(xiàn)在知道,面對遍布朝野的沉疴痼疾,自己本事能力實在有限。

  朝廷和自己,就不要再互相耽誤了吧。從此之后,陳亞在公務之余開始埋頭書屋,搜集了大量的書籍和名畫。等他老去的時候,藏書已達數(shù)千冊。后來,他還搜羅了很多怪石和異花。

  他是想從這些書中尋找另一條出路,來治愈天下人的疾病。

  結(jié)果顯然也是失望。

  陳亞的歸隱意圖在他的另一首詩《登湖州銷暑樓》里其也有著隱晦的表露:

  “重樓肆登賞,豈羨石為廊。風雨前湖夜,軒窗半夏涼。罾青識漁浦,芝紫認仙鄉(xiāng)。卻恐當歸闕,靈仙為別傷?!?p>  這首詩以重樓、石韋、前胡、半夏、罾青、梔子、當歸、威靈仙八種藥名入詩,表面寫銷暑樓雖氣候宜人卻難掩思鄉(xiāng)之念,實則是作者對回鄉(xiāng)歸隱想法的含蓄表達。

  有一年天旱,陳亞和友人蔡襄在路上看到一個和尚求雨,但見和尚赤膊當日而曬,殊為可笑。陳亞隨口念道:“不雨若令過半夏,應定曬作葫蘆巴”。句中半夏、葫蘆巴也均為藥名。

  蔡見他諷刺得有些過分,便道:“陳亞有心終歸惡?!标悂啈暤溃骸安叹诒愠伤ァ?。“便成衰”為中醫(yī)“泄瀉”的別稱。

  此事傳到民間,陳亞名聲大振。以后便有學醫(yī)者以讀陳亞“藥詩”為樂事,他身兼的官位“郎中”也漸漸成為了中醫(yī)師的代稱。

  但是也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xiàn)象,直到如今,黃河以北大多數(shù)人稱醫(yī)生為“大夫”,而在黃河以南則多稱“郎中”。

  其實,這是有歷史原因的。

  先說“大夫”。古代諸侯國中,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因此為一般官員的通稱。秦漢以后,中央要職有御史大夫,備顧問者有諫大夫、中大夫、光祿大夫等。隋唐以后以大夫為高級官階之稱號。宋徽宗政和年間重訂官階時,在醫(yī)官中別置“大夫”以下官階,故今仍沿稱醫(yī)生為大夫。

  再看“郎中”。郎中也本是官名,即帝王侍從官的通稱,其職責原為護衛(wèi)、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戰(zhàn)國始有,秦漢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員外郎為各部要職。陳亞入朝為官,自然也被稱為“郎中”。

  大概北宋以后,黃河以北多為外族控制,黃河以南才是北宋文化之域,加之劉亞“郎中”之名太盛,所以,黃河以南就以郎中作為醫(yī)生的稱呼。

  不久,陳亞明確把自己歸隱的意向表露給了好友章得象。

  帶著政治上的失意與苦悶,這位因“風雨前湖夜,軒窗半夏涼”而被時人稱道為“陳亞郎中”的詞人就這樣黯然離開了京城,回鄉(xiāng)過起了隱居生活。

  彌留之際,陳亞作詩告誡子孫:“滿室圖書雜典墳,華亭仙客岱云根。他年若不和花賣,便是吾家好子孫。”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書才是那味治愈世界的良藥,希望自己的子孫能夠繼續(xù)做真人!

  其實,陳亞何嘗不知道,當家道中落,書和花都留不住。子孫不爭氣,他卒后不久,藏書全部被賣給了別人。

  但陳亞還是幸運的,他精于醫(yī)道,又因藥名入詩詞,不僅在詩詞文壇留名千載,后人也因他從此稱中醫(yī)為“郎中”。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