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丹教時隔三十年再次掌管聯(lián)盟,趙大祭司開懷之余,果然和楊定奇兄弟相稱,冊封他為聯(lián)盟軍最高統(tǒng)帥,掌管軍權,相當于聯(lián)盟二把手,凌駕于西法王之上。
楊定奇成為聯(lián)盟軍統(tǒng)帥,便不再那么悠閑,需要經常到各地巡游,和各地將軍溝通。
每年招兵買馬也成了必然之事。
大祭司上臺,興致滿滿,比較重視兵將,曾道:“倘若本教拿下九鼎圣月島,那可是千秋萬載之功勛,西法王即便成為無憂境第一人也無法與本教爭鋒?!?p> 于是,楊定奇成為聯(lián)盟軍統(tǒng)帥之時,便讓他以此作為目標,培養(yǎng)百萬雄師,拿下圣月島,功勛傳萬世,千載永流傳。
楊定奇準則:得人之恩惠,必為人辦事。
圣丹教給了他富貴榮華,他應當有所回報。
目標已定,需要辦法。
辦法早有準備。
提高軍隊實力方案也已完善,只待拿出來使用。
于是,一場重大的軍政改革在中法王的主導下開始了。
在軍隊內部,爵位和功勞同等價值。
功勞獲得途徑:軍隊以小隊形式實戰(zhàn)演習,從中篩選佼佼者,突出者贈予功勞。
這便需要兩方面的能力,指揮能力和競技能力。
當然,在競技水平同等條件下,指揮非常重要,倘若競技水平有絕對優(yōu)勢,指揮便不那么重要。
于是,提升境界和競技水平便成為軍人的首要目的,境界提升非常緩慢,數(shù)年才有所變化,而競技水平相對簡單。
軍人們便發(fā)現(xiàn)了針對競技水平的矛和盾兩書,再加上中法王親自把軍營將領們的兵器改造一番,實力大幅提升。
理論基礎只有通過實戰(zhàn)才能真正掌握,隨之而來的軍隊擂臺計劃也實施開來。
楊定奇的兵器店和書店在兩月間遍布全國各地,而改造兵器完全交給了融天劍和他的可人兒。
降伏西法王之后,可人兒這把來歷不明的寶劍也可以安心使用了。
這兩位來無影,去無蹤,等店鋪收集好待處理兵器,這兩位去轉一圈便能搞定。
那兩本書也以軍人能接受的價格開始大賣,楊定奇的金庫太小,有些吃緊。
中法王府中人手不足,格家老小都用上了。
借此機會,烏長刀和鄭玉對格家那些閨女特別照顧,各自目標已定,只等感動人家,來投懷送抱。
眾多收入狂涌而來,楊定奇在妖靈島的金庫也悄悄挖掘出來,有越來越大的架勢,不過,這個金庫位置連云妮都不知曉,生怕被云丹門得知,偷了他的金子。
九鼎這里。
自從那次金林城一別,再不見雷尊者的金面,他不露面,各位看官只好隨鄙人去方家找他,果然在方家道宗壇中看到了他。
靈家有圣宗壇,方家就有道宗壇。
這道宗壇建筑風格和幽州教壇、靈家圣宗壇都有區(qū)別,建筑風格不同,證明風俗習慣也有區(qū)別。
早些時期,西域有四五十個小國,各自獨立,各國中又是亂教林立,混亂不堪,簡直是賊子匪徒的天堂,殺人搶掠,無惡不作,各教之間為了利益還經常打打殺殺,民不聊生。
因而整個西域越來越貧窮,資源匱乏,安心修煉是一種奢望。
而方家就是其中一個小國的當政者,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如坐針氈,連吃喝都費勁,更別說安心修煉,還經常被各股勢力威脅,惶惶不可終日。
方家為了提高本族修為,只能把優(yōu)秀弟子送到和平穩(wěn)定的九鼎,因而培養(yǎng)出不少精英弟子。
方家也有心舉國搬遷而往,但九鼎皇宮一直不同意,生怕他們成為害群之馬,把九鼎也搞得烏煙瘴氣。
那時靈家始祖師尊正當年輕,當時的方家家主深得其教誨,境界突飛猛進,向師尊說了方家的心愿,希望在靈家的說合下能順利搬到九鼎。
終于在靈家?guī)熥鸬拇楹舷?,方家順利搬入九鼎西疆烏拉山谷,再無勢力威脅,因而漸漸強大起來。
烏拉山和西邊廣大區(qū)域一山之隔,西域喜好和平之人紛紛投奔。
方家實力大增,雄心漸顯,經過兩代人努力,終于降伏西域四十六國,在各國設立方家分支,執(zhí)法機構,一統(tǒng)西域,九鼎表彰其功績,成為四大鎮(zhèn)國世家之一。
雷尊者是方家第三代宗主,境界早已是長生真人,大概隨時可能踏入無憂境。
果然,方家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熱鬧氣氛彌漫整個山谷,應該是有什么值得慶賀之事。
道宗壇周圍廣場上卻遍布方家弟子,個個表情嚴肅,閉目端坐,手中蕩漾出光芒直達道宗壇。
再外面又是一些守衛(wèi)弟子,遍布道宗壇方圓五里,戒備森嚴的樣子。
道宗壇坐落在烏拉山頂,一共三層,外圓內方,雖然并不高,面積卻大,方圓三里都罩在一個圓球之中,其中又有數(shù)座球頂宮殿,裝飾華麗,滿目奢華。
方家宗主雷尊者睡覺修煉辦事都在這里,此時他正在修行宮中,獨自一人,圓頂上一面鏡子中照射出潔白光芒正落在他身上。
光芒中,他頭戴白色錦緞,遮擋了大半面目,僅僅露出一雙眼睛。一身白色長袍,渾身潔白如玉,似乎是一位神人。
那光芒越發(fā)的明亮,猶如實質,到后來他所在之處基本成了白色,其中動靜根本看不真切。
如此僅僅一天,第二天雷尊者進入無憂境的消息便傳到了皇宮,隨之而來的還有幽州軍政大改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