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虎一愣。
下意識的想要掙脫楊強的胳臂。
可是。
卻怎么也掙脫不開。
畢竟,楊強這一身腱子肉可不是百練的。
楊強笑了笑,給趙孟使了個眼色。
趙孟接到訊號,笑了笑,“虎子,我和你說,我有個超能力?!?p> “我可以讀取你的記憶?!?p> 徐虎一臉迷茫又無辜,似乎根本聽不懂趙孟在說什么。
“你猜猜我在你的記憶里看到了什么?!?p> “我看到了,十五六歲的你,還有你的親兄弟。你們一起坐在村長家吃芹菜香干肉絲。”
“一個愛吃芹菜,一個不愛吃芹菜?!?p> “然后呢,陳智和周沖沖來了。”
“再然后,我目睹了你的母親投湖自殺?!?p> “以及.....”
“那個樹上的女人。”
此話一出。
徐虎的臉唰的一下就白了,錯愕的瞪住了趙孟。
昔日瘋傻的模樣也不復(fù)存在。
“我們調(diào)查了徐龍所有的行程軌跡。發(fā)現(xiàn)他回湖前村的頻率很高很高,有時候甚至半個月就回一次?!?p> “一般人根本不會這樣。一是費錢,二是確實也花時間,人也奔波勞累?!?p> “而且,徐龍還是背著村里人偷偷回來的?!?p> “這個點,我確實一直不明白。”
“直到,我讀取到了你的記憶。”
“直到,剛剛我聽見村長的老婆說?!?p> “虎子,你怎么時而愛吃芹菜時而不愛吃芹菜?!?p> “那一刻我想明白了。”
趙孟一邊說著,一邊也伸出了自己的手臂搭在了徐虎的肩膀上,“你可能確實是徐虎,你也可能就是徐龍?!?p> “你們兩兄弟,應(yīng)該是為了騙取村里給到精神異常的人的額外低保,才開始裝傻吧?!?p> “也就是你們母親自殺的那年,你們失去了家庭唯一的經(jīng)濟來源?!?p> “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p> “但是正常人畢竟是正常人,沒有人可以忍受永遠裝一個瘋子。”
“反正你們也沒有明顯的胎記,長得也完全一樣,村子里的人如果不按智力也分辨不出你們兩。”
“所以,你們開始輪流扮演傻子?!?p> “也就是輪流扮演徐虎。”
此時。
趙孟的手架在徐虎的肩膀上,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他在發(fā)抖,渾身都在發(fā)抖,而且抖的很厲害。
“常年這樣來來回回的互換身份,我不知道你們會不會分得清,到底誰是徐虎誰是徐龍。”
“可能從很早以前,比如說十五六歲那年的那個中午,徐虎扮演著徐龍,而徐龍扮演著徐虎?!?p> “不過,對我來說,誰是徐虎誰又是徐龍這并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你們里面有一個人死了?!?p> “慘死。被兇手虐殺致死?!?p> “目前的線索和信息來看,我并不知道你在這個故事里扮演著什么角色,但我知道你一定和這個案子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p> “你如果不是兇手。你可能是這個世界上,除了兇手以外,最接近真相的人。”
“我真的不是兇手。真的不是。我沒有殺人!”徐虎終于開口了,帶著幾分哭腔。
楊強一愣,“終于不裝傻了?”
趙孟不以為然,“我相信你不是兇手,我希望你能配合我們?!?p> “把你所知道的都告訴我們?!?p> “一切是不是和樹上的那個女人有關(guān)?”
聞言。
徐虎的肩膀猛然抖了下。
可徐虎的雙唇緊閉,并沒有說什么。
直至三人走到了徐虎的家門口。
“強哥,放手吧!”趙孟說著,也收回了自己的手,“你什么時候想通了,隨時來找我們?!?p> “我就住在村長家?!?p> 徐虎還是沒有說話,而是輕輕點了點頭,隨即回到了家中。
楊強望著徐虎的背影,伸了個懶腰,“你在夢里都看見什么了?!?p> 趙孟便如實且詳細的敘述了一下自己的夢境。
楊強思索了片刻,“那從你夢境呈現(xiàn)出來的記憶內(nèi)容來看,這些應(yīng)該都是源自于徐虎的記憶。”
“這些記憶碎片聯(lián)合在一起?!?p> “感覺更可能是,徐沖沖、陳智包括徐龍,一起傷害了徐龍和徐虎的母親。然后害得她自殺?!?p> “結(jié)合現(xiàn)實,沒準就是徐虎覺醒,殺了那些對自己母親動過手的畜生,包括自己的親哥哥?!?p> 趙孟搖了搖頭,“那徐虎殺陳曉花和徐成夫婦的動機又是什么?”
“會不會他們也是逼死徐虎親媽的一員?”楊強若有所思道。
“這個腦洞可以開。但是目前沒有任何的線索可以論證?!壁w孟說道。
“那你怎么會相信徐虎說的,他不是兇手。”楊強又問。
趙孟笑了笑,“其實剛剛很多話,我也是在試探他,在詐他?!?p> “逐步確認我自己心中的懷疑。”
“首先從他的表現(xiàn)來看,他很害怕。但是我可以感受到,他怕的不是我們。”
“他怕的是兇手。”
“然后我們在說回夢境呈現(xiàn)的信息?!?p> “這個夢境很連貫,甚至連呈現(xiàn)的劇情都很連貫?!?p> “可以很輕易的得出你剛剛的結(jié)論?!?p> “但是呢,這在夢境中看似自洽的邏輯,卻和現(xiàn)實存在細微的矛盾點?!?p> “怎么說?”楊強反問。
“你知道敘述性詭計嗎?”趙孟頓了頓,“敘述性詭計最早是出現(xiàn)于推理小說之中“
“是指作者通過敘述,主觀介入故事,以敘述手法刻意誘導(dǎo)讀者向假象的方向靠攏的一種講故事方法?!?p> “也可能是,對于一些真實發(fā)生事件的轉(zhuǎn)述,進行了剪輯和拼接,倒敘或插敘。從而誤導(dǎo)觀眾得出錯誤的推理結(jié)論?!?p> “我覺得這場夢,就有點像后者?!?p> “這些場景可能確確實實都發(fā)生了,但是卻不是夢境中的順序,也不是夢境中的那些前因后果?!?p> “最早讓我注意到這些差異的,是夢里的那個榕樹?!?p> “三次,幾乎都是不同的形態(tài)?!?p> “說明三次都是不同的年份?!?p> “當然,要推翻敘述性詭計最重要的還是與客觀事實存在的矛盾點。”
“即使是再小的矛盾點,也很重要?!?p> “甚至可能要因為這么細小的一個矛盾點全部推翻自己所有的理論?!?p> “好巧不巧,我最擅長的就是推翻重建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