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彈劾
“聽說圣上昨夜沉迷酒色,現(xiàn)在都耽誤了上朝!”
“本以為遇見了明君,誰曾想這才多久,就原形畢露了!”
“聽說,他還打算納武氏余孽為妃,那女孩只有八九歲!”
“簡直,簡直……”
李重俊昨夜睡的晚,早上睡過了頭,又加上宮里傳出小道消息,頓時引起大臣們的義憤填膺。
生怕李重俊變成昏君,將大唐帶入萬劫不復之地。
“圣上駕到!”
宣政殿外,一道聲音響起。
眾人立刻停止爭論,大殿之上,頓時安靜下來。
李重俊打著哈欠,走了進來,走到御座上坐下。
“拜見圣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行禮參拜!
“免禮平身!”
李重俊道。
“謝圣上!”
群臣謝恩起身!
“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在李重俊示意下,余遠恩上前喊道。
“臣有本啟奏!”
諫議大夫吳兢,手持笏板出列道。
“愛卿所奏何事?”
李重俊問道。
“臣要彈劾圣上,不以江山社稷為己任,不為萬民謀福祉,卻沉迷酒色歌舞!”
“如此行徑,與夏桀、商紂、周幽王何異?”
諫議大夫吳兢道。
李重俊聽了有些惱怒,他不過是聽曲看舞蹈有些晚了,怎么成了他人眼中的無道昏君?
工作壓力這么大,稍微娛樂一下,緩解一下壓力怎么了?
至于被你們噴成這樣嗎?
你以為你家住海邊,管的這么寬!
“放肆!吳兢,你好大的膽子!居然敢如此詆毀朕?”
李重俊勃然大怒,呵斥道。
“臣所言句句屬實!無一絲詆毀圣上之意!”
吳兢道。
“你這樣就不怕朕殺了你?”
李重俊質(zhì)問道。
“要是能夠喚醒圣上,勤政愛民,縱是一死又何妨!那樣臣死而無憾!”
吳兢慷慨激昂道。
李重俊聽了心中冷笑,吳兢想要借助這樣的方式,來為自己博名聲,他偏偏不能隨了吳兢的意。
“來人!”
李重俊大吼一聲。
外面的宿衛(wèi),聽到李重俊的喊聲,立刻跑了進來!
“吳兢目無王法,欺君罔上,推出去斬了!”
“慢!”
李重俊話音剛落,宰相宋璟便站了出來制止。
“圣上怎么能夠下如此亂命,吳大夫所諫之言,皆是為了圣上,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
“諫議大夫直言犯諫,足以證明他的忠貞,圣上怎么能夠一時氣憤而做出殺害諫官之舉!”
“圣上要是因為諫官直言,而將其殺害,日后,還有誰敢直言犯諫,還有誰敢對圣上說實話!”
“還請圣上收回成命,像太宗文皇帝一樣,虛心納諫!”
李重俊眉頭一皺,覺得宋璟說的有理,但也不能隨便讓人噴不是,卻還當做沒事發(fā)生。
“宋卿的意思朕明白,但諫議大夫吳兢之言,太過危言聳聽,他身為諫議大夫,卻不懂謹言慎行!”
“卻因一點小事,而夸夸其談,甚至還敢妄言亡國,此等之人,怎么能成為諫官?!?p> “正需要的諫官是能夠正視己聽,而非夸夸其談之輩,朕有過錯指出來便是?!?p> “何必矯枉過正,此風要漲,必定遺禍千年!”
“朕可以饒恕他的死罪,但吳兢不再合適擔任諫議大夫之職!革去吳兢諫議大夫,外放為相州刺史!”
“吳兢,你即刻啟程趕往相州赴任去吧!”
李重俊道。
有人指出他的過錯,他一定會虛心接受,但不一定會改!更不會為難任何人。
但是。
要是上綱上線,直接拉到亡國的高度,就絕對不能容忍。
更不會助長這樣的勢頭,明朝的諫官,就是因為這樣,最后發(fā)展到將整個王朝拖入深淵。
一旦不加以制止,這幫諫官就會毫無顧忌,不分場合,不辯是非,張口就噴。
一旦他們覺得皇帝的言行,不合他們的意,他們會毫無顧忌的噴的你體無完膚,噴到王朝覆滅。
明朝就是這樣毀在東林黨,這幫嘴炮的手里。
大唐絕對不允許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
諫官掌議論,是提醒皇帝的過失,而不是教皇帝怎么做!
他采納宋璟的意見不殺吳兢,就是告訴所有人,直言不諱沒有錯,錯在不應該過界。
更不應該動不動就上綱上線,道德綁架!
處置吳兢,是為了告訴所有人,手伸的太長沒有好處。
“臣叩謝天恩!”
吳兢行禮叩拜,起身離開大殿。
“大唐能否千秋永固,萬世昌盛,非朕一人所能辦到,朕治國平天下,需要借助皚皚諸公之能力!”
“有諸位愛卿的聰明才智,雄才大略,輔佐朕,何愁大唐不能興盛?”
“眾愛卿只要恪盡職守,盡心盡責,我大唐必定能夠迎來盛世,還請諸位愛卿共勉之!”
李重俊看著一眾大臣說道。
當初,他費盡心思提拔這些人上來,是為了什么?
還不是為了給他分憂!
要是什么事都要他親力親為,還要這幫大臣干嗎?
缺領工資的人嗎?
他不需要一群吃干飯的人,要的是一群為大唐鞠躬盡瘁的人。
群臣沉默不言!
“諸位愛卿,可還有要彈劾朕的,盡管站出來!”
群臣聽后,依舊沉默不言!
吳兢那個前車之鑒,還歷歷在目,就因為直言犯諫,就差點小命不保。
要不是有宰相宋璟出面,早已經(jīng)人頭落地,他們哪里敢再站出來彈劾李重俊。
想了想,還是算了!
保命要緊!
“既然眾卿沒有要奏的,那就退朝吧!”
李重俊道。
他昨夜睡的晚,一早上被人叫了起來,他到現(xiàn)在還有些犯困。
要是大臣們沒有其他的事情,他要回去補覺。
“圣上!征南行軍道總管藍玉,傳回軍報,李重福叛亂已經(jīng)平息,逆臣李重福兵敗自盡!”
姚崇出列行禮道。
“集州刺史譙王重福,幼則兇頑,長而險诐。幸托體于先圣,嘗通交于巨逆。犯上作亂,自絕于天?!?p> “計窮力屈,自盡而斃,雖人所共棄,邦有常刑,我非不慈,皆是其咎由自取?!?p> “其雖叛亂,但念及骨肉手足至親,且聞其故,有惻于懷?!?p> “昔劉長既歿,楚英遂殞,以禮收葬,抑惟舊章,屈法申恩,宜仍舊寵。可以三品禮葬之?!?p> 李重俊直接下詔。
群臣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