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豆進京》
我給你講一個故事。
一
已經(jīng)是十月,天氣并不算太冷,太陽暖洋洋的照著大地,還有幾只蒼蠅十分討厭在人們面前“嗡嗡”的盤旋。
在老馬嘴村的那排窯洞前,幾個頭裹著羊肚子頭巾的老頭悠閑的曬著太陽。他們大多五六十歲的樣子,眉毛胡子已經(jīng)花白。
有一個叫小豆豆的小男孩,從一孔土窯洞里,跑到一個留有山羊胡的老頭面前,咿咿呀呀的叫著“爺爺”。
孩子剛開始學說話。沒人能聽懂他下面在說什么。
小孩的爸爸叫馬玉龍,是一個小兒麻痹,媽媽叫李月嬌是一個聾啞人。爺爺馬成是一個種莊稼的好把式,種麥子的時候就給生產(chǎn)隊搖婁,人稱婁爺。人雖然有點倔,但是大家伙都十分尊重他。
婁爺非常不幸,本來有三個兒子,大兒子馬金龍身材魁梧,長的人高馬大,在修水庫的時候被炮炸死了。二兒子馬銀龍給生產(chǎn)隊里趕馬車。好端端的從馬車上閃下來,悄無聲息的去了?,F(xiàn)在只剩下三兒子馬玉龍,人還是個殘疾。不管怎么說,好歹還有一個照后的。前些年,有好心人幫忙張羅了一房媳婦。雖說是聾啞人,人長的也算俊俏。所以生下的孩子,倒也隨了自己。小豆豆長的是目清眉秀,討人喜歡。
小豆豆一出現(xiàn),這幾個老頭子的話便多了起來。
這個說:“這孩子長的聰明伶俐,將來一定會有出息。”
那個說:“你看這孩子走路就像搖婁一樣,將來一定會像咱們婁爺一樣,是個種莊稼的好把式?!?p> 也有人說:“你們說的都不對,將來這孩子肯定跟他爸爸學纏柳籃、簸萁?;蛘吒鷭寢寣W編席,掙個金山銀山。讓咱婁爺在錢垛子上打滾。婁爺?shù)綍r候可別摔著
婁爺一聽這話,氣的直罵娘:“凈說些屁話,老子還沒有活夠呢,你就折我的陽壽。”
婁爺這輩子最害怕聽到摔這個字,因為前兩個孩子就是活活摔死了?,F(xiàn)在有人拿他老頭子開涮,怎么能會有好果子吃呢?
說著無心,聽者有意。
剛才還好好的聊天,被小豆豆的出現(xiàn)給攪黃了。那些老頭都灰溜溜的離開了。一個個哼哼著,不是給誰生了氣。在那個年代,他們確實老了。
人往七十古來希。他們是一些邊緣人群。
二
要說婁爺他們這幫人,也怪可憐的,長到這么大年紀,純粹屬于家里窩,別說省城,就是縣城有的也沒有去過幾回。就這么老實巴交的、實實在在地在山莊臥鋪里圈了一輩子。
他們的生活空間太狹隘了,從東面的龍洼在到西面的荊疙瘩,向北到張家山,在這一片山洼洼里,從春到夏,由秋到冬。收完小麥種谷子,種完了玉米收麥子。一年又一年,就這么除了種地還是種地。種下了,接下來就盼著風調(diào)雨順,有一個好收成。在他們的臉上時常掛著豐收后喜悅。然而,欠收的苦惱和心酸也深深地刻進滿臉皺紋里。
他們誰也沒有想走出這大山的想法。他們一直從舊社會走來。盡管日子過得如此清貧,但是他們都很滿足。必定現(xiàn)在新中國了。他們受盡了地主階級的剝削和壓迫。共產(chǎn)黨來了,讓他們這些人翻身做了新社會的主人,再不用給地主人家扛長工,做牛做馬了。在他們看來沒有比翻身更幸福了。他們心甘情愿地為社會主義新中國守住那片熱土。
三
我們的婁爺,他們那一代人,就像瘦骨嶙峋的老黃牛,一個個累倒在生產(chǎn)隊的犁溝里。他們勤勤懇懇種了一輩子莊稼,誰也沒有吃過幾頓飽飯。
后來,農(nóng)業(yè)全面實現(xiàn)了機械化,再也不像當年婁爺那樣搖婁種地了,收割完全交給了聯(lián)合收割機。以前的人海戰(zhàn)術,逐漸被機器所代替。因此,農(nóng)村多出了好多的剩余勞力。同時,有好多手藝也漸漸失去了意義。
馬玉龍再也不用去纏柳籃,簸萁了,那些東西人們用的越來越少。李月嬌編的席就更不用說了。當年,人們睡的是土炕,家家用盧席。如今,人們睡床,所以,李月嬌也丟了飯碗。
馬玉龍,和李月嬌就是用那點手藝把兒子養(yǎng)大成人。如今,當年的小豆豆馬轉運,也已經(jīng)是有一對龍鳳胎的爺爺。
婁爺給孫子起名馬轉運,希望自己的家族,因小豆豆的降臨能給他們老馬家?guī)砗眠\,榮光耀祖。
馬轉運除了人丁興旺,并沒有給老馬家的生活帶來多大的改善。
四
馬玉龍和李月嬌,連同他們的柳籃簸萁以及蘆葦席也成了陳年往事,塵封在人們的記憶中。
當年的小豆豆馬轉運也年已花甲。兒子馬存財也同本村的姑娘劉蓉蓉結了婚。第二年便給他們家生下了龍鳳胎,男孩叫滿意,女孩叫如意。可把老兩口樂得合不攏嘴,一天天,心肝寶貝叫的。
兒子馬存財結婚,又要房子又買車,彩禮還得十八萬。東家挪,西家借。基金會里高利貸。能想的辦法都用上了。好好歹歹把婚事拉扯過來。饑荒欠下一大片。
馬存財結婚生了孩子,馬轉運還得操值給孫子過滿月,擺酒席,又花了一摸胡。
酒宴一散,小兩口禮錢一卷,把賬本往兩個老家伙面前一扔。到縣城的單元樓里享福去了。也不問老家伙吃了沒有。
五
麻衣雀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也不是兒子馬存財對待老人就不好,而是社會風氣到了那里,誰家孩子都一樣。
天下烏鴉一般黑,誰都怕媳婦,不聽話,她就和你離婚。對女方來說不算啥。可對男家來說,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娶一房媳婦,不死也要蛻層皮。畢竟結婚開銷下來要花六七十萬。拿一般家庭來說,誰也承受不起。也就是說,娶媳婦,你得像恭大神一樣敬著。媳婦稍微有點不開心,就搞得你家雞飛狗跳得,不得安寧。
現(xiàn)在的婆婆見了媳婦就像躲瘟神一樣僻著。老公爹更是無話說,生怕招來是非。
按說,馬轉運除了種地,還在村里的石場里干點活,一天下來也能掙個百百八十的。日子還勉強能過。
馬轉運苦好,也能干。這幾年孩子要結婚,為了多掙點錢,他就到紫金山下的姚院村,偷偷的給人家背金礦石。總算沒讓自己的孩子打光棍。
六
馬存財和媳婦帶著倆孩子住進了城里,月兒四十不登家門。馬轉運老兩口也成了孤寡老人。
馬轉運今年剛好六十歲,也領上了農(nóng)村養(yǎng)老金。大街上,他們也成了這個時代的風景和象征。
在農(nóng)村,嚴重的老齡化,導致著整個村子看不到幾個年輕人。到處都是些空巢老人。
盡管,這個人群都領上養(yǎng)老金,但是少的可憐。每月一百多塊錢,和物價上漲比起來。他們的日子倒是越來越難過。就拿今年三百二十元的合作醫(yī)療來說,對人口較大的家庭,的確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活一個人真難,只要你還活著,就得不停的動彈。對于一個農(nóng)村沒有工資的老人來說。就算是到了七八十歲,還得為生活奔波。雖說人上了年紀,生活開銷少了。但有個病病災災,上醫(yī)院看病需要花好多錢。平時又不好意思向兒女張嘴。孩子們雖說掙點錢容易些,可是子女要上學,人來客去,隨份子搭禮,日子確實也不好過。所以就不方光照顧家里老人。
七
一分錢能逼死英雄好漢,為給兒子娶媳婦,塌了不少饑荒。債務壓的老兩口喘不過氣來。馬轉運很想到外面打工掙點錢,好還饑荒??墒乾F(xiàn)如今,一大把年紀了,誰還敢用。都成了棺材瓤子,黃土沒肩的人了。
巧的是,老伴王蘭花的哥哥王來來,在BJ已經(jīng)干了好多年了,雖說錢賺的少一點一年下來也能攢一兩萬。比馬轉運在家里種地強的多。這些年老婆常常嘮叨。
“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老頭子!你終于開竅了??上?,年齡太大了,人家不會要?!?p> “好老伴,求求你,給你哥哥好好說說,憑我的身體,一定給你掙回個大元寶。
八
馬轉運從小到大,也沒有出過遠門,這么遠的火車也是頭一次坐。
一路上,馬轉運覺得什么都是新鮮的,就像小孩子一樣,東張張,西往往,千吧里路不知不覺就走完了。
BJ站上人真多,南來北往,急匆匆,個自都有自己的事情。
出站口,馬轉運的大舅哥王來來已經(jīng)在哪里等了多時了。兩人見著面,王來來接過行李,帶著馬轉運向地鐵口走去。
“哥,好端端的路,咱們不走,干嘛要鉆地洞?”
“土包子,這叫地鐵,什么也不懂,少說點話,別讓人家笑話。”
本來王來來就嫌馬轉運背個蛇皮袋子,丟人,寒酸。再聽到馬轉運不著綹的話,顯得有些不耐煩:
“好好坐你的車!”
兩個人從張郭莊下了地鐵,又轉車來到豐臺區(qū)盧溝橋那邊。走進一個小區(qū),登了記。這就是王來來上班的地方。華豐物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九
華豐物業(yè)服務的是一個干休所大院,只管這里的花草樹木。確切得說就是綠化。平時給樹木實施肥,給花花草草澆澆水。也沒有太累的活。
這里使用的都是一些上了歲數(shù)的人。前些日子,東北的老王有病回家了,正好缺一個人。王來來是這里的老員工,妹妹幾次三番的說。所以,就向老板說明情況。當下正是盛夏,缺人手的季節(jié),于是很爽快答應了。
經(jīng)理叫馮娟,是棉紡廠的退休工人,應聘到這里。馮娟寬厚仁慈,平易近人,是一個非常隨和的女人。她安排新來的馬轉運去草坪里拔野草。先適應一下環(huán)境。
十
馬轉運開著物業(yè)分給他的電動三輪車,拉著幾盤水管,整天笑呵呵地穿梭在干休所的馬路上。開始了他新的、“BJ人”生活。
但愿,我們婁爺?shù)膶O子,小豆豆馬轉運。今后的日子越來越好!
于是,我就有了新的故事。
2021 9.18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