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到胡大海,耿再成的捷報后,寫信給二人,令耿再成暫守處州,胡大海返回寧越(婺州)。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時,改為寧越府,此時是至正二十年。朱元璋又改寧越府為“金華府”。金華這個名字自此保留至今。胡大海請當?shù)卮笕遄骺停笕鍌兘o胡大海推薦了四個當?shù)卮蟛?。這四個人那是歷史上響當當?shù)拇笕宋铩K麄兎謩e是,浦江人宋濂,龍泉人章溢,麗水人葉琛,青田人劉基。胡大海不敢擅自做主,立即告訴了朱元璋,朱元璋聽說了這些人的才華,喜出望外,立刻回信告訴胡大海,務(wù)必將這四人留下,我有安排。胡大海得信后,托當?shù)卮笕逭埖谜乱?、葉琛、宋濂入賬,獨有劉基不肯出山。朱元璋得知后,決定親自前來,效仿劉備三顧茅廬請孔明。于是朱元璋三次拜見劉基,劉基終于架不住面子,這才勉強出山。“宋濂”字景濂,號潛溪,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明朝開國文臣,是太子朱標的老師,元史的編輯者,主要作品是《宋學士全集》晚年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張廷玉,他在編著明史里,就曾評價過宋濂,四先生者,尤為杰出?;?、濂學術(shù)醇深,文章古茂,同為一代宗工。而基則運籌帷幄,濂則從容輔導,于開國之初,敷陳王道,忠誠恪慎,卓哉佐命臣也!
“劉基”字伯溫,大家以劉伯溫之稱較多,元至順間,劉伯溫考入進士,后被元朝政府授為江西高安縣丞(正八品)。為人正直,剛正不阿,不避強權(quán),因此得罪一大批豪強富戶,最后劉伯溫,受到官場排擠,主動提交辭呈,歸隱青田,可是元朝又再次任命他為行省考試官。沒過一年又被排擠,于是再次辭職,回鄉(xiāng)做了一名教書老師,過了兩年半于老友遷到杭州居住,并在這里生下一子。至正十二年(1352年)七月,徐壽輝攻陷杭州,此時方國珍等盜賊開始崛起,到處擴張地盤。此時劉伯溫帶家人逃離了杭州,不久朝廷一份任命詔書又一次將他推上歷史舞臺,元廷任命他為江浙省元帥府都事,主要消滅浙東一帶的匪患。于是劉伯溫首先將槍口對準了方國珍,方國珍為了保命,主動賄賂元廷高官,并說明愿意主動歸降,而且誣告劉伯溫說他作威作福,不把朝廷放在眼里。隨后元廷一份任命詔書下達,授予方國珍一份地方官職。劉伯溫萬萬沒想到,背后射來一支冷箭,心寒至極,于是再一次表示對朝廷的不滿,主動辭職還鄉(xiāng)。劉伯溫被后人評價,說他有陰陽之學,博古通今,是歷史上能和諸葛亮平齊的半仙人物,可謂謀臣。中國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說他,“時勢造英雄,帷幄奇謀,功冠有明一代。”所創(chuàng)燒餅歌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十分準確的預言了有明一代的運勢走向。
我們看一看朱元璋是如何效仿三顧茅廬的。前兩次朱元璋托人帶禮物,邀請出山,結(jié)果被拒絕了,第三覺得讓胡大海帶重禮,和自己的一段原話。為了給劉伯溫打了一劑預防針,帶話如下;
我曾經(jīng)游歷西湖,見西北有異云,有人說那是天子氣,十年后當應(yīng)在金陵。今朱氏領(lǐng)王師已扎金陵,禮賢下士,應(yīng)人順天,先生可否到金陵來看一看,如果屬實,先生應(yīng)當助我,也不負我生平志愿。
劉伯溫感慨的說道;那我就前去看一看吧,但這禮物請胡將軍帶回去吧。劉伯溫屬實不敢再拒,因為他知道事不過三,三這個字很奇妙,比如三人行必有我?guī)?,三個和尚沒水喝。
此時應(yīng)天城外朱元璋主動迎接,劉伯溫到后,朱元璋領(lǐng)劉伯溫到吳國公府邸。請劉伯溫落座,二人對話如下;
朱元璋道;現(xiàn)天下大亂,事事不明,百姓哀嚎遍地,元璋起自布衣,幼年不幸全家餓死,現(xiàn)想起仍然夜不能寐,元廷無道,天地不容,人人棄之,元璋深知百姓之苦,勵志愿奪取天下,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現(xiàn)在南有張士誠,西有陳友諒,都是當世之梟雄,請問先生可有策略。這是一道面試題,相當于我們?nèi)ツ募夜緯r,BOSS直接面試問你運營計劃書一樣的道理。
劉伯溫不卑不亢,從容回答;我到是有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幫助明公。
朱元璋暗自驚喜道;我為天下屈四先生爾,唯伯溫老先生,更讓我敬佩,先生幸毋棄我,不論好壞請直言賜教。
劉伯溫微笑答道;明公現(xiàn)據(jù)金陵,甚得地勢,但東南有張士誠,西北有陳友諒,屢為公患。為明公計?。。”仨殥叱?,方可北定中原。“御敵當權(quán)緩急,用兵貴有次序,張士誠一自守虜,尚不足慮,陳友諒劫主稱兵,地據(jù)上游,無日忘金陵,應(yīng)先用全力,除了此害。陳氏滅,張氏勢孤,一舉可定。然后北向中原,元廷以腐朽不堪,必然可取,造成王業(yè),明公曾亦設(shè)此想么?”確是坐言起行之計,不比前文進謁之士,專務(wù)泛論,無裨軍謀。
朱元璋瞇著眼,像是看了一部歷史書,回過神來立刻說道;先生果真大才,天下唯有先生,說出了我的想法,我經(jīng)常聽諸將常說,三分江南,張弱陳強。必先伐張,再伐陳,我不以為然,元璋認為,陳友諒驕悍,每每交手都傾盡全力背水一戰(zhàn),反觀張士誠小氣,從不硬剛,但是日常小股部隊騷擾我,真是惡心,但卻無害,所有必須先打陳友諒。
朱元璋說罷,站起身來,我已經(jīng)為四位先生,建造禮賢館,先生可同宋濂、章溢、葉琛三位先生,一起為參與軍政要議,朱元璋又感嘆道;我得先生,如同劉邦收入“張子房”,今后所有大小軍事,多多勞煩伯溫老先生處理。
劉伯溫感到受寵若驚,立馬回答道;我定全力輔佐主公平定天下,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