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班頭深呼吸一口氣,把悶在胸里的那口子邪火給壓下去。
他都不帶搭理夏偉華影帝的話,而且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導演這邊。
導演卻沒有立刻回應,而且拿了話筒,直接對現(xiàn)場喊道:“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拍攝?!?p> 陳班頭和夏偉華影帝,也隨著導演的目光看向拍攝現(xiàn)場。
尤其是站在監(jiān)視器鏡頭前的張子褚。
張子褚感受到現(xiàn)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的身上,非但不緊張,反而前所未有地興奮起來。
他沖著爆破組打了一個手勢。
爆破組這邊立刻通過對講機傳達給導演這邊。
導演對著喇叭喊了一句:“開拍。”
就在導演的尾音結(jié)束之際,張子褚動了。
此時天色非?;璋?,只有十幾米外昏黃的路燈傳來的一丁點光亮。
這根本不足以讓他看清眼前的道路。
但張子褚并沒有對陳班頭夸大言辭。
他確實是在幫爆破組籌備工作的時候,已經(jīng)全然把這13個炸點的位置清清楚楚地刻在了腦海深處。
所以當?shù)谝粋€爆炸點炸響,灰塵伴隨著熱浪撲面而來之時。
他已經(jīng)一個側(cè)躍,抵達了下一個炸點。
之后是下一個,再下一個。
張子褚的動作并沒有表現(xiàn)得很干脆利落,這場爆破戲也不是想要表現(xiàn)出演員所飾演的這個角色像一個特種兵似的能夠預判到爆炸。
相反,這個由夏偉華影帝飾演的角色其實是一位老革命者。
雖然有著豐富的地下經(jīng)驗,但實際上,他表面上的身份常年以來是德高望重的學者。
年輕時候雖然經(jīng)過訓練,可畢竟現(xiàn)在年歲已大,又久未經(jīng)歷戰(zhàn)火。
之所以經(jīng)過13次轟炸,卻都活了下來,完全是因為身邊的戰(zhàn)士靠人命去堆、用自己的生命護住了他的生命。
所以,這場爆破戲說起來是一鏡到底,其實需要用這個一鏡到底的鏡頭和許許多多其他鏡頭拼用特效拼接起來的。
夏偉華影帝所飾演的角色經(jīng)歷險象環(huán)生、最終生還脫險,是一個長鏡頭的一次性拍攝。
而中間因為救援這個角色,還會有十多個分鏡頭需要拍攝救援傷亡情況。
如果說袁源之前對這13個炸點的處理是只要能夠在爆炸時間前后幾分鐘之內(nèi)“路過”炸點就行,完全沒有顧及過自己的身形。
那么張子褚對于這一場爆破戲的拍攝,不單是簡簡單單地完成13個炸點的走位。
而且在每一個炸點的挪騰都考慮到了插入分鏡頭的地方。
為那些救助這個角色的士兵的演員們留下了很多的表演空間。
外行人看熱鬧,只是覺得這個武替要比剛才的武替厲害。
絲毫沒有停滯,非常順利地就把這整一場爆破戲給演下來了的。
但導演卻完完全全看到了張子褚背后做的功課。
這個武替有點功夫??!
夏偉華影帝原本一直嚴肅著的表情更加嚴肅了,但是眉頭卻漸漸地舒展開來,并且眼中興奮的光芒越來越盛。
他想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
大家以為把原本可以分為五場戲的13個炸點的爆破戲合并成了一場爆破戲,就是他最終想要的東西。
但其實完全不是。
這個13個炸點的長鏡頭,已經(jīng)是夏偉華影帝妥協(xié)了之后的結(jié)果。
夏偉華影帝一開始想要的根本不是將這樣一個長鏡頭和許許多多細碎的鏡頭結(jié)合在一起,用特效糅合成一個畫面放映到電影的大屏幕上。
他打從心底里就認為,用特效做出來的東西完全不如真正的一氣呵成的表演。
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在夏偉華影帝眼里就像是工廠打磨出來的器具和手工制作的藝術(shù)品之間的差別。
簡直可以被稱作是天壤之別。
其實用不用替身這件事情本身從來都不是他堅持的點。
夏偉華影帝堅持不用替身的初心,一直都是認為用替身會破壞整個表演的連貫性,讓整個表演乏陳可善,乏味至極。
替身可能會讓演員更加輕松,但絕對不會讓這一場戲變得更好。
可當夏偉華影帝看到鏡頭前張子褚的表演。
卻完全沒有任何反感地自動打破了自己之前的所有設想。
如果是這個武替的話……
夏偉華影帝是真的有些激動了起來。
他看著張子褚在這么時間短促,需要靈活反應的表演之下,居然還能有這種為整場戲呈現(xiàn)出來的畫面能夠更加完整的一種全局觀的意識。
深覺或許啟用張子褚這武替不但不會破壞整個表演的連貫性。
反而能夠讓他一開始的設想完美地展現(xiàn)出來。
夏偉華影帝立刻轉(zhuǎn)向?qū)а?,激動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p> “我覺得可以就讓這個武替上,按照我們最初設想的那個方案來,把這場戲連貫地拍攝完?!?p> 導演雖然也覺得張子褚這個武替的表現(xiàn)要比之前的武替能力強,也很滿意他能夠把這場爆破戲順利的完成下來。
但確實完全沒有想過夏偉華影帝所說的這件事情。
這夏偉華影帝真是沒有他不敢想的事啊。
導演一聽到夏偉華影帝下意識的就在心中否決了這個提議,可腦海中卻又很快浮現(xiàn)出來一個可能性。
他把目光投向監(jiān)視器。
張子褚在鏡頭前表現(xiàn)得非常穩(wěn),卻有意識地沒有讓鏡頭捕捉到自己任何一個正臉。
但就算是這樣,不通過神情來表現(xiàn)人物狀態(tài),而且還是無實物表演,卻都能夠讓導演在腦海中勾勒出一整個完整電影片段。
夏偉華影帝在一旁幽幽發(fā)聲:
“本來這一場爆破戲的設計,我飾演的這個角色就不需要有任何的特寫鏡頭。
特寫鏡頭全部都放在了那些奮不顧身前來救援的兵士身上。
我看讓這個武替把這場爆破戲演了,我也不用補什么鏡頭了。
等電影上映,演員表上也把這武替的名字加上。
括號標注,告訴觀眾這段戲都是他演的。”
陳班頭在旁邊聽了個全程聽得一頭霧水的,但是最后這一段話倒是聽出來了點意思。
這夏偉華影帝看到張子表演得好,這就又不爽了?
拳頭硬了。
導演卻很熟悉夏偉華影帝的性格,知道他僅僅是不甘心,不服老,但為作品好的心卻是真誠的。
考慮再三。
見張子褚已經(jīng)過了最后一個炸點,躺在地上大喘氣,便喊了卡,然后讓陳班頭把張子褚叫來。
張子褚微微喘著氣,聽完全程之后,驚訝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