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不待
定輝四十五年,孟夏四月,春寒漸隱。
長陽太平宮,早已綠意從新,難得有閑心漫步的張思戚,緩緩游走宮苑殿閣間。忽然聽到一宮苑飄來誦讀之聲,聲音悅耳宛如黃鸝出巢,字句通暢。一時間讓張思戚有些失神;這讀書聲的內容,應是《民子賦》中的段落吧。
不禁問身邊的萬順:“是何人在讀書?。俊?p> 萬順是張思戚的心腹,即回話:“回皇上,這兒想是上書苑了。據奴才所知,這個時辰應是在學間,想來這閱讀之聲,正是長河殿下。”
“哦?長河啊......”張思戚想到這個頗有意外的人,自從雲崇殿后,他和張姮不見已有數月,雖然時間不長,但她不曾出席新正(除夕新年)宴會,加之他又諸事繁雜,若不是今日碰見,幾乎叫他快忘記這個人。不由得感嘆:“沒想到一晃已過了這么久,朕真是有日子沒見到她了?!?p> 萬順笑答:“陛下多心了,其實也不過八九個月而已,只因過了個新正,才顯得久些?!?p> 張思戚嘆道:“是嗎?可是朕還是覺得過了許久了......唉,到底是老了?!?p> 萬順笑道:“陛下還在壯年,哪就老了。若說老,那應該是奴才才對,一路上耳鳴眼拙。這朗讀之聲若不是皇上問起,還聽不出個一二吶?!?p> “你呀,就會哄朕開心。罷了,這春日頭底下朕的筋骨愈發(fā)懶了,左右也到了上書苑,就進去看看吧?!?p> “是,奴才這就叫人去通秉。”萬順剛要下吩咐,哪知張思戚擺手道:“不用了,省得這些奴才亂糟糟的攪了朕的雅興?!?p> 張思戚一面往上書苑去,一面聽著張姮清脆甜美的誦文之聲,心里也當真不愿打斷,也不免泛起感嘆:競陶這么大時,也沒見這么用功,到底是嫡宮之后啊......
因為張思戚不傳攆,萬順一行奴才只得曲著背脊跟著,搭話道:“翁主這般用功,想來也是與世子同學的緣故,世子用功,殿下也不敢怠慢辜負圣恩啊?!?p> 張思戚沒說什么,徑自踏進了上書苑。
剛踏進苑們,萬順剛想提醒張姮,卻被張思戚制止。映入所有人眼眸的,也是一副難得的和諧美景。只見一身著白牙黃蕊齊胸裙的少女,背立著眾人站在樹蔭下朗讀文章。
因張姮已過了笄禮,頭發(fā)早已盤起發(fā)髻,別著一根點金玉簪,俏皮可愛,但又顯出幾分成熟。
許是太專注,并未察覺有人來。
張思戚忽然有些恍惚;他似乎看見了已故去許久,也是被自己忽略許久的人。
盯了一會兒才輕咳一聲,張姮回神,見苑門站著的人,趕忙把手上的書收起行禮:“長河叩見皇祖父!”
魏國的君臣觀念十分嚴苛,就是皇子也不例外。及笄之前不能隨意稱呼皇帝為父皇,都只能尊稱皇上或者陛下,只有行過笄禮后才能更改。目的就是讓君臣有別的思想從小灌輸,也讓皇嗣不敢以自己的身份生驕,或者讓他們的母親生出旁的心思,不過這對于子嗣單薄的張思戚而言,恐怕并無作用。
“不必多禮了,朕只是閑來看看。方才聽你讀的,可是《民子賦》?”
“回皇祖父,正是《民子賦》中的五字片言,長河尚未領悟書中含義,只是粗略讀來,擾了皇祖父的雅致?!?p> “無妨,魏國尚文以禮為尊,你能如此用功,朕很是寬慰。”邊說著邊進了上書苑,但殿內卻空無一人。疑惑道:“現在不是下學的時辰,人都到哪兒去了?”
張姮一時語塞,她沒想到張思戚忽然駕到,總不能直接說張暉讓兩個夫子去抓蟈蟈了吧......目前梁妃仍在,雖被禁足,可她現在還沒有力量去抗衡,如果此時落井下石,難保梁妃解禁后不會來個秋后算賬,只能回稟道:“世子的玉佩今日不知掉到哪兒了,他寫完了文卷就和夫子告假去尋了。商夫子身子不適沒來,屈夫子是方才臨時家里有事先離宮了?!?p> 其實說到張暉,張姮內心都不免為梁妃感到寒心。聽說那日張暉被侍監(jiān)送出宮后,在府里野蠻撒潑,竟叫人將那幾名侍監(jiān)的手折斷,可憐那些人對梁妃忠心耿耿,下場卻那么凄涼。后來張暉入宮沒見梁妃的人來迎倒是問了一句,可旁人誰敢跟他說實話,只能哄騙他說梁妃生了病,在宮里休養(yǎng)謝絕見人,張暉不疑有他,只是哦了一句便再沒過問,也沒說過去看望,非但如此,反而沒了梁妃的管束更加頑劣。
如此不免叫人搖頭,只是梁妃自己種下的苦果,也只能梁妃自己嘗才知其滋味,旁人誰會多管閑事。
不過聽張姮這么說,張思戚是半分疑惑半分猜測。見皇帝不語,惹得一時心慌,不曉得對方下一刻是否叫人去尋。
倒是萬順懂得察言觀色,先一步說:“皇上,據奴才所知,世子的玉佩是亡母的遺物,世子平日勤勉,若不是事關重大,絕不會私自離開上書苑的。至于那兩位夫子,或許有怠慢之嫌,皇上若覺得不妥,讓奴才去把二人找來便是?!?p> 萬順不知是試探還是維護,張思戚縱然懷疑,但卻未對他的說辭有顧慮,便想起身離去。不過他不經意的一瞥,立時被書桌放著的十幾頁紙張吸引。更難得停下欣賞,看得出神。
那紙上的詩倒是平凡無奇,可妙就妙在這些字很是獨特,不像是魏國任何一位書法文豪的筆跡,好奇道:“這些,是何人所寫???”
張姮忙回稟:“這些是長河抄寫的,字跡拙劣,叫皇祖父見笑了?!?p> 張思戚恩了一聲,看不出情緒,可心里有了不一樣的情愫。
初見這字體,筆畫瘦勁,纖細不失勁硬。就如美人,窈窕中伴有豐嬈,讓人回味無窮。他嘖嘖稱奇,立即讓萬順召光鹿院大學士高令笳和吏部幾位官員進宮,等人來到上書苑,張思戚立即將紙頁上的字給他們傳看,果然都對張姮的字體無不稱贊。
張思戚又拿起一張張姮剛剛臨摹的細看,對張姮說:“朕聽萬公公說,你最近很用功,看來確實不錯?!?p> 其實張姮所寫的字體乃是唐代朝臣薛曜所創(chuàng)的瘦金體,瘦勁奇?zhèn)?,后為宋代徽宗所習?chuàng)新,最終成為了帝王別具一格的“瘦金書體”。
圣賢之創(chuàng),帝王之書,豈有不美?
張姮自從得到了莊氏的遺信以后,決意盡快識文斷字,不單要認得更要熟其字意,幾乎是廢寢忘食,也不知廢去了多少紙張多少筆硯,足足苦熬了半年多的少眠少休,終于有了回報。
雖然她不明白自己的字為何會有如此功底,但為人頗有文墨,終究是件大吉事。連連謙虛道:“長河惶恐,長河只剛啟蒙,很多典籍書本,都只是臨摹字意,粗略理解,實在不敢拿來讓皇祖父一閱?!?p> “你這是謙虛,這詩詞雖然平常,但字體少有,就是朕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工整的文字......不過既然你在臨摹各個大家文章,那你有沒有從中讀到什么啟示???”
“回皇祖父,長河請教圣賢以來,很喜歡嚴子的學問,字意簡單明了,雖然所講的都是小道理,但細細讀來,卻有修身之道,能警示世人?!?p> 張思戚點頭道:“恩,嚴子雖然出身不高,一生流浪諸國,但好就好在他見多識廣,更難得他的文章寫法細膩,流傳下來的《嚴千字》和《三守》以及晚年所記載的《尋聞廣錄》雖然很多都是趣聞妙事,卻也引人深思,你能以他的典籍為啟蒙課本,倒也適合。”
“長河確實受益良多,只可惜先賢遺本保存的太少,長河到目前只看了幾章,總是覺得意猶未盡?!?p> “是啊,多年前,宮內發(fā)生一場大火,列文樓不幸波及,很多存本都不慎盡毀,雖然這些年朕命人四處尋訪搜集,但收獲甚微,每每想來也覺得大為可惜?!?p> “長河能夠理解皇祖父的苦心,但也認為古代贗本過多,讓人讀來難免變得死板,不思進取。我朝能人輩出,以后自然會有更多大賢為朝廷效命。那時,皇祖父也不怕沒有更多文章流傳。”
“恩,你說的在理。確實啊,前輩的文章固然珍貴,但一味以此為典范,也難免叫人固步自封,毀去一些也是焉知非福,難得你小小年紀有這般見識?!?p> “長河不敢?!?p> “那除了這些,你可還讀過什么嗎?”
“除了嚴子的文章,長河讀的最多是傅縉舒傅夫子的《三天論》?!?p> “是嗎?那你說說看都從中學到了什么?”張思戚顯然來了興趣,竟開始與張姮攀談起來。她坦然道:“長河請教夫子,有些大多明白,只一句:左右乃直言諫之為右諛者,其所親孰,了然在目。這句話還不甚理解?!?p> 張思戚脫口感嘆:“恩,難得你小小年紀,卻比皇子帝姬要用功啊?!?p> “長河怎敢和王叔們相比,只是剛回長陽,所學甚少,才不敢怠慢皇祖父的恩澤,暗自用些功,以免被人笑話?!睆垔@句話說的是謙卑有禮,張思戚很是欣慰,對一旁的吏部左議正姜濋說:“姜愛卿,朕知道你也對傅子的文章頗有研究,你不妨給翁主解釋解釋?!?p> “臣遵旨,回殿下,這句話的意思是,直言進諫和阿諛奉承的人,誰親誰疏,一目了然。傅夫子年輕時曾是平州朱丞相的得意門生,以直言納諫剛正不阿被人敬佩。一日朱丞相聽說柳亭有一戶讀書人,文采出眾,有意招他為門欄行書,于是便派傅夫子前往拜訪,直至夜晚才歸,朱丞相便詢問他如何,但傅夫子卻搖頭說:此人文采的確出眾,甚至整個平州府都無人能及,但可惜此人品行不端,對妻子猶如下人,他的朋友也多是虛偽,建議丞相不要任用他。
但朱丞相不信,以為是傅夫子妒忌此人的才華,于是第二天把人招來試用,幾日觀察后果然如傅夫子所說,此人德行有失。后來傅夫子告訴朱丞相,那日他去拜訪,剛好碰見書生的鄰居,便硬拉著他出門吃酒,但書生的妻子已經在后廚忙活,他卻不予理睬。酒席間大魚大肉,與他們賞月論詩,書生的鄰居更是殷勤備至。吃過宴席,桌上還剩下幾道菜,兩人也是棄之浪費。
傅夫子便告訴朱丞相,除了書生本身品行不端外,他身邊也是盈虛拍馬的人,如果書生做了官,也難保日后不會徇私給他的朋友,這也是他不推薦此人的原因?!?p> 張姮明了,對姜濋躬身抱手相謝:“原來如此,長河多謝姜大人解惑。”
姜濋也立即回禮:“微臣不敢?!?p> 高令笳順著自己白花花的胡須,張姮的禮教和尊師重道的態(tài)度并不輸于那些貴胄公子,甚是滿意,欣慰道:“殿下勤勉好問,更難得的是敢問,這也是皇上的福澤。但雖是件好事,可若一味自學,怕易走歧路啊?!?p> 他為官多年,人過古稀老眼卻不昏花,心里清楚這上書苑的夫子歷來難當,極少有剛正不阿直言教誨的人,最后要么左右逢源要么糊弄了事,一肚子文墨最后都被世俗攪渾。眼下時辰還不到正午,上書苑卻只有張姮一個,高令笳自然心如明鏡所以才有此一言。
一來他不愿意讓這樣好學的孩子被耽誤,二來也不想圣賢之地被人玷污。
接著道:“依老臣看,商、屈兩位夫子原是負責世子課業(yè)的,何況年事也不小,兩個孩子恐怕兼顧不過來。不如請陛下再委任一位先生專門教授殿下,如此有名師指點,殿下的學問應更能突飛猛進?!?p> 張姮當然很開心能擺脫張暉這個煞星和那兩個混事的夫子,對高令笳投去感激的目光,高令笳看在眼里,對自己的猜測有了九分的肯定。
張思戚聽后也覺得有理道:“愛卿所言不錯。不過一時間朕還真沒想到合適的人選......萬順?!?p> 萬順回稟:“回陛下,按規(guī)制,長孫殿下的啟蒙授師,應是出自林、溫兩位大人的門第,只要陛下從中挑選一人便可?!?p> 張思戚思索片刻:“恩,這兩家都是我魏國的文豪大家。幾代帝師和皇子的教學恩師都出自他們。不過林曠(學士林昇之父)是當初競陶的教習恩師,如果再做長河的老師按輩分就不妥了......對了,姜愛卿,你之前舉薦的那個行書候補叫,叫什么來的?”
姜濋立即回稟:“回陛下,此人叫溫沨,前任禮部主司溫正祺之子。”
張思戚恍然:“恩對,就是他,朕看過他的文章,行云流水,大氣凌然。你曾多次舉薦,想來人品學識都不會差。只是太過年輕,直接封四品朝臣怕惹來非議,現在倒是個好機會,就封溫沨為從四品行書,先在光鹿院任職,教長河啟蒙課業(yè),等過一二年,朕再封他行史一職。”
“臣遵旨?!薄伴L河謝皇祖父恩典?!比f順和張姮一并謝恩。
“起來吧。你能如此好學,實在是難得,朕也是頗感欣慰。只是典籍不要看得太久,累壞了自己。明白嗎?”
“是,長河一定不辜負皇祖父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