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第75章:暗流涌動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唐伶仃 2097 2021-10-02 00:05:00

  不是不相信李世民的感覺,但是長孫無忌總覺得這是個無稽之談。

  從李世民的描述中不難得知馮智彧算是一個極為出色的年輕一代,但在長孫無忌看來出色也會有一個限度,這種事情他長孫無忌都毫無頭緒,他不認為馮智彧一個十七歲的少年能有辦法。

  的確,總是有些人的天分異于常人,但這也是有個限度的。

  “陛下,這……可行嗎?”長孫無忌言語謹慎。

  “說實話,朕也不知道。”李世民搖了搖頭。

  “不過這并不影響,從他帶著四十萬石糧食進京以及所初顯的才能來看這馮智彧是個值得拉攏的人,朕不希望他會倒向世家的陣營,單說這一點你去接觸一下也是值得的?!?p>  “陛下所言甚是?!遍L孫無忌點了點頭,出聲附和。

  作為李世民的心腹之臣、唯一一個能夠自由出入李世民臥室的大臣,長孫無忌對政事的了解遠多于別的大臣。

  今年大唐所遭遇的蝗災(zāi)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但在關(guān)中二十七個州受災(zāi)這種前所未見的情況下世家卻不為所動,甚至還趁此機會大抬糧價,意圖趁此機會大發(fā)國難財。

  從李唐建立開始皇室和世家之間就出現(xiàn)了裂痕,而今年的蝗災(zāi)無疑是讓皇室和世家之間的關(guān)系降到了冰點。

  世家實力雄厚,這是任何一個帝王都不能允許的,但奈何這李唐王朝的背后都有著世家的影子,而且朝中官員絕大部分都是出自于世家,李世民對此束手無策。

  或許還算不上是束手無策,但最起碼現(xiàn)在拿他們沒什么辦法。

  所以在李世民看來,馮智彧這種既背后有勢力、個人又有才能的人是絕對不能倒向世家的。

  這也是為什么他如此倉促地決定把襄城公主許配給馮智彧,一是因為不能讓世家和嶺南馮氏結(jié)合進一步壯大,二也是因為他現(xiàn)在真的沒有什么能和世家掰手腕的東西。

  錢財?別鬧了,他李世民還沒有世家有錢。

  權(quán)利?凈扯淡,雖然現(xiàn)在大唐明面上是他李世民做主,但實際上九成九的官員都是世家的人。

  公主?算了吧,在這個時代,公主遠沒有五姓女有吸引力。

  所以李世民能做的就只有盡早出手,趁著現(xiàn)在嶺南馮氏對李唐皇室還有善意的時候直接一步到位,杜絕嶺南馮氏和世家聯(lián)合的機會。

  “那陛下覺得臣與蔡國公一起去如何?當初馮智彧攜糧進京的時候正是蔡國公去接的,這樣或許能讓關(guān)系更融洽一些?!?p>  長孫無忌想了很久,蹦出了這么一個想法。

  他和馮智彧雖然不能說是毫無交集,但卻也差不多了,畢竟他們僅僅是在馮智彧進京的那天在太極殿見過一次罷了,除此之外就沒有交集了。

  相比之下杜如晦就不一樣了,他見過馮智彧兩次!

  “也好,克明算是在馮智彧在長安接觸過最多的人了,輔機你想得很周到?!崩钍烂顸c了點頭,對長孫無忌的話表示了贊許。

  “陛下過譽了,那臣就先去準備了?”長孫無忌拱手稱謙。

  “去吧,此事交予輔機你,朕放心。”

  “承蒙陛下不棄。”長孫無忌拱手躬身,慢慢的退了出去。

  看了看正上中天的太陽,長孫無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說實話,他對李世民的交代沒有什么信心。

  嶺南馮氏的影響力一直都在,而且以前僅限于嶺南,但現(xiàn)在因為馮智彧攜糧進京援助朝廷賑災(zāi)的緣故馮氏的聲望已經(jīng)影響到了關(guān)中。

  拉攏馮氏,還是正在崛起的馮氏,有些難。

  馮氏對朝廷表達出的善意或許是唯一的切入點,雖然作為馮盎嫡子的馮智彧還在長安做質(zhì)子,但馮智彧也僅僅只是個嫡三子而已,雖然據(jù)李世民說馮盎一家上下都對其很是寵溺,但人這種生物不能去揣測。

  輕輕的嘆了口氣,事情已經(jīng)落到了自己的頭上,只能繼續(xù)下去了。

  思及至此,長孫無忌抬步朝著嘉福門的方向走去。

  現(xiàn)在的杜如晦被封為蔡國公,但同時也是兵部尚書,這個時間點應(yīng)該能在兵部找到他。

  而此時,作為最重要的主角,馮智彧對此是一無所知。

  現(xiàn)在的他忙得很,今年一年北方都比較干旱,而京畿道六月才發(fā)生蝗災(zāi)干旱的程度還要更嚴重一些,不過好在長安南靠秦嶺,有很多河流從秦嶺上流下。

  不過即便如此,長安還是有不少河流今年斷流了。

  早在六月建造大棚的時候馮智彧就讓霸上的百姓們從干涸的河道中挖淤泥,將其與草木灰等東西混合攪拌堆在一起發(fā)酵,為此他甚至還特意讓人挖了個大坑。

  就在大棚邊上,為的就是給大棚堆肥。

  現(xiàn)在三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這堆積的肥料也到了該用上的時候了。

  大棚已經(jīng)算是種了一季的東西了,辣椒黃瓜這些東西倒還好說,但土豆和地瓜這些東西比較吃地力,如果不施肥的話怕是用不了兩年這地就不能種東西了。

  這大棚本就是馮智彧為了自己吃飯方便才讓人弄的,自然也就不會做這種涸澤而漁的事情了。

  雖然已經(jīng)答應(yīng)過今年冬天要幫助李世民給玉米育種,但馮智彧顯然是不愿意吃虧的,他讓李世民派工部的人來再建兩個大棚。

  這事兒本就可以說是馮智彧給李世民的好處,李世民自然也不會讓馮智彧吃虧,不僅答應(yīng)了馮智彧的要求還說讓人過來再幫馮智彧開墾一些荒地。

  建大棚要占耕地,而在這霸上占的自然就是馮智彧的了,這算是補償吧,而且新建的大棚在育種結(jié)束之后李世民也不準備收回來。

  有了好處,馮智彧自然就有了興趣,一邊指揮著工部的人干活,一邊指揮著霸上的百姓給大棚里施肥。

  好處不算很大,甚至對于馮智彧這種人來說就是可有可無的,畢竟給玉米育種的話兩個大棚也就頂天兒了,而兩個大棚加一起占地也就不到六畝地。

  再大了可能供暖是個問題。

  這對于馮智彧來說真的就是蠅頭小利,不過這代表著的卻是和李世民的關(guān)系更近一步,所以馮智彧倒還算是挺樂意的。

  只是皇宮內(nèi)發(fā)生的事情他都不知道,所以等事情到來的時候就有點兒懵。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