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有所不知,這溫良乃是有異人傳授基礎(chǔ)練氣法門,經(jīng)過其刻苦修煉,已經(jīng)觸摸到了成仙之門,那他手中的白玉環(huán)便是那異人傳授的法寶,其中威能不小,不過現(xiàn)在其修為太低,故此這才不成氣候。”
“這溫良和我相交多年,跟我相交莫逆,恰逢我在靈鷲山元覺洞出走之時,攜帶了一枚太清圣人親手煉制的靈丹,這以那丹藥救治他,還請殿下看著在下的面子上,待到這溫良醒來放過他一馬?!?p> 殷郊有些吃驚,這馬善居然還有如此逆天的丹藥,要知道那溫良已經(jīng)被殷郊刺破了心臟,按照常理,乃是必死無疑的了。
“圣人的手段,真是不是一般人能夠揣測的!”
殷郊心中感慨,這圣人出手的手段就是不一樣,連這種級別的傷勢都能痊愈,看來那封神演義之中,姜子牙數(shù)次受到重創(chuàng),幾乎殞命,都被那元始天尊救了過來。
“不對!”
殷郊想到圣人的時候,忽然感覺到自己過往看過的封神演義之中,似乎有些疏漏,因為殷郊只記得那元始天尊救門人弟子,而通天教主卻并沒有一次施展法術(shù)救人。
殷郊越想便越覺得這件事有蹊蹺,不過這不是殷郊暫時能夠考慮的,故此殷郊搖搖頭,驅(qū)散頭腦之中紛亂的思緒,看了一眼那馬善,開口道。
“既然你已經(jīng)投降本殿下,本殿下也不至于再次對那溫良出手,何況就算要追究這溫良的罪過,剛才那一槍也算會懲罰了,本殿下不會因為一個事情,懲罰一個人兩次的?!?p> 殷郊的這話說出口,那馬善仿佛吃了定心丸一般,面上就布滿了喜色,隨后殷郊跟隨馬善前往白龍山,對山上的嘍啰去其糟粕,原本三千多嘍啰,只留下一千多人。
其余的嘍啰盡皆遣散,那馬善整理了白龍山的家當(dāng),等到馬善等人下山之時,馬善一把大火,直接把原本的白龍山的基業(yè)付之一炬。
“馬善將軍,那溫良將軍何時能夠轉(zhuǎn)醒?”
就在所有人都列隊完畢,準(zhǔn)備前行的時候,馬善和殷郊都發(fā)現(xiàn),那溫良化作的大繭雖然光華暗淡許多,但是絲毫沒有轉(zhuǎn)醒的跡象。
“這……”
看著那溫良化作的大繭,那馬善也只能苦笑一聲,半晌說不出話來,不是馬善不想說,而是馬善也不知道這溫良何時能夠轉(zhuǎn)醒。
那顆靈丹乃是燃燈道人的珍藏,馬善也沒有見過什么人服用著丹藥,況且馬善自己就有類似于不死之身,根本用不到這丹藥,故此對這方面的丹藥很少有涉及。
“殿下,末將也是不得而知,要不……”
就在那馬善開口,想要說些什么的時候,忽然那溫良化作的大繭之中,金光大盛,那大繭仿佛是那驕陽一般,綻放光華,讓人幾乎睜不開眼。
在那金光到達(dá)最鼎盛的時候,忽然所有的金光驟然縮入了那溫良的周身,原本雙眼緊閉的溫良,瞬間轉(zhuǎn)醒,有些迷蒙的看著前方,對殷郊行禮的馬善。
那溫良甩了甩頭,似乎是不相信眼前的景物,片刻之后,喃喃的開口道:“這是哪?”
“兄弟,快來見過殷商的太子殿下,現(xiàn)在殿下已經(jīng)饒恕了你最開始的冒犯之罪,還不來見過殿下?”
那馬善見到自己的兄弟似乎是傻眼了,于是趕緊退后一步,也顧不得自己剛才要解釋的事情,直接拉著溫良朝著馬善的方向拽。
“殷商太子?”
此時的溫良根本還沒有消化馬善傳遞過來的消息,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殷郊,他怎么也沒有想到,面前之人,居然是那殷商的太子?
“馬善將軍,這溫良將軍似乎還沒有完全清醒,你且扶他上馬,我們馬上朝著我的部署追去,憑借我們的速度,相信明日便可以追上大部隊?!?p> “對了兩位將軍,本殿下已經(jīng)用了假名,隱藏身份在北征軍中任職,若是到了北伐軍中,切勿透漏本殿下的身份。”
殷郊對那馬善囑咐了一句,因為他作為殷商大太子在軍中,這個消息要是被傳出去,那聞仲只怕就要把自己趕回朝歌,這次去北海的機(jī)會便白白的浪費掉了。
這出征北海是那封神大戰(zhàn)之前的一次難得的歷練機(jī)會,殷郊可不想因為馬善等人的不謹(jǐn)慎,使得自己錯過此機(jī)會。
馬善聽了殷郊的話,自然是點頭應(yīng)諾,大軍出發(fā),以急行軍的速度,朝著殷郊的先鋒營追去,于此同時,他還派速度最快的袁洪前往殷郊的先鋒營之中,先去穩(wěn)住大隊。
在這一路上,馬善給溫良講述殷郊的身份,那溫良聽得跟自己動手的居然是殷商的太子,而且那傳聞之中,應(yīng)該養(yǎng)在深宮之中的殷商太子,居然能夠有如此的本領(lǐng)。
一時之間,那溫良對殷郊這位殷商太子刮目相待,不過唯一不滿的是,自己的清靈白玉環(huán)還在那殷商的大太子手中,至今還未歸還自己。
雖然溫良對自己的法寶有些不舍,但是礙于殷郊的身份,那溫良也不敢朝殷郊討要,只能看著自己的清靈白玉環(huán)在殷郊的手中把玩,絲毫沒有歸還的意思。
第二日黃昏,殷郊率領(lǐng)的山賊土匪的隊伍,這才追上殷郊自己的先鋒營,那李副將見到此時返回的殷郊,有些驚疑起來,此時他才知道自己軍中主將居然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降服如此規(guī)模的一伙山賊。
雖然溫良以及馬善白龍山眾人給先鋒營帶來了足夠的糧食和補(bǔ)給,但是這先鋒營的殷商軍馬還是不甚待見拿著山賊,畢竟無論是從軍紀(jì),還是精銳程度,馬善精挑細(xì)選的人馬怎么也不如殷商的百戰(zhàn)之師。
殷郊對此也是看在眼中,卻并沒有去干預(yù),兩只不同出身的隊伍,自然是需要長時間的磨合,眼下是征討北海的關(guān)鍵時刻,也不適合對兩只隊伍有太大的動作。
有了袁洪、溫良、馬善以及鄔文化幾人相助,殷郊前往恩州的路上,雖然也有不少的山賊土匪,妖魔鬼怪,都被幾人踏平,行走盡一月,殷郊終于來到了恩州。
恩州,乃是殷商與北方溝通的樞紐,出了恩州便是冀州的地界,此次殷郊的先鋒任務(wù)也到此為止,畢竟作為聞仲這個主帥,不可能不在乎作為殷商大太子的安危。
現(xiàn)在的殷商,聞仲這個經(jīng)過數(shù)朝的老太師自然不是不知道,前有國內(nèi)野心之徒蠢蠢欲動,后有四方諸侯小動作頻繁施展。
殷郊作為殷商的大太子,第一次出征,在殷商本土之內(nèi)還算好說,畢竟是殷商直接統(tǒng)轄,無論是百姓的歸屬感,還是各方勢力的觸角都沒有那么深。
可是出了殷商的本土之后,那就不同了,很多在諸侯領(lǐng)地內(nèi)的百姓,只認(rèn)得當(dāng)?shù)氐闹T侯,對于殷商的人皇,并沒有過多的看重。
在殷商境內(nèi)讓殷郊作為先鋒算是歷練,若是讓殷郊出了殷商本土,還要殷郊繼續(xù)擔(dān)當(dāng)先鋒的話,那就太過兒戲了。
聞仲帶兵是出了名的老成持重,根本不可能冒那個風(fēng)險,故此給殷郊的軍令寫的很清楚,不可擅自越過恩州。
殷郊雖然是殷商的太子,人皇的第一合法繼承人,但是殷郊依然不敢在聞仲的軍中有半點逾越軍紀(jì)的事情。
不過殷郊在恩州也并不是無所事事,作為先鋒的殷郊還有為后續(xù)大軍準(zhǔn)備營地,以及在這恩州建立糧草中轉(zhuǎn)站的任務(wù),駐扎在恩州之后,殷郊反而比之前行軍更加的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