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十年級 第一節(jié) 第一周
2022.8.29
上周五就開始了十年級的第一周,雖然兒子還是多次表示不想軍訓想休息,還想著最好生病不去軍訓,但是還是沒能如愿,而是照常去軍訓了。
結果在軍訓前一周,我終于有機會和兒子看了下上學期的教學報告,我們看了每一項的成績和老師的評語。
我有意不去評價他,盡量客觀,從整個過程中還是可以看到一些兒子在乎的點。
當看到英語老師的內容時,由于兒子和老師有一次沖突,所以他直呼不用看老師寫的了,我就略過了老師寫的過程,直接讓他看老師的評價,并且告訴他老師還是寫了很多他做的好的地方。這個部分等會兒還要詳細表述。
當看到優(yōu)律詩美老師寫的內容時,兒子根本不看,大聲嚷嚷著,表示我不用看,我覺得這門課就是沒什么用,反正上課時老師讓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反應也比較強烈,我就沒有強迫他看。后來,吃飯時又聊到優(yōu)律詩美課時兒子又談到這個課沒有用,還說以前的老師敷衍他,當年他六年級,他問老師這個問題,老師回復說你不用管。我說那現(xiàn)在的優(yōu)律詩美老師會告訴你的呀。兒子說,是啊,不僅說了,而且很能說,但是我還不覺得有什么用。我說,那就是你覺得沒有價值唄。也是讓他看到,這個事情只是不同的人看法不同罷了。
當看到音樂老師的內容時,我說了一句,“我有點吃驚,我以為你的音樂能夠達到……”立刻兒子的反應就來了,“你不要有什么期待,你別這樣子,否則我都不敢看了”,我立刻說“好好好,我不這樣說了”,于是才慢慢平靜下來。
整個報告看完之后,兒子突然來了句,“這個報告是發(fā)在群里的么?還是只是發(fā)給你的?”我告訴他只是發(fā)給我的,我知道他很在乎,老師給的評價是不是讓別人也知道了。
所以,兒子是很在乎別人的評價的,看老師的評語是很給他壓力的,這兩點我是可以確認的。
最后,我也不敢太給他壓力,于是說我就說一句話,下學期怎么樣做。兒子說,我知道你要說什么。我說,既然你知道,我就不說了,你就那樣做吧。然后結束!
-------------------------------------------------------------------------------------------------
然后,說說英語老師和他的沖突,英語老師在報告中寫道:后期有一次在課堂上學生們都比較散,我看到他還在和同學傳遞著什么東西,最后我忍不住了,拍桌子警告了他,他很不爽,因為他不是唯一一個,后來我單獨找他聊,解析了我當時生氣不是單單向著他的。不過他因此還是兩周沒有和我搭上話。后來我每次見到他還是和他打招呼,他也開始和我打招呼了。
結果在那天吃飯的時候,我提醒兒子,不能說別人“有病”(在看英語老師的報告時他比較激動說的話),一下子激發(fā)了他,“就是有病”,然后就開始說類似的話。我告訴他,不管別人做錯什么,也不能用這個話說別人,因為這話不尊重人。兒子說,那他尊重我了嗎?神情激動。我問,老師向你說了什么難聽的話了嗎?兒子說,那到沒有。
后來,我了解到他的點就是,那天老師當著所有同學的面,大聲叫他的名字,還拍了桌子,所以他的自尊心受傷了。他說起這件事情還是非常激動,我沒有想到他會如此憤恨。他還說,后來老師找他說,是不是對著他一個人的,是因為很多同學,他說那為什么對我一個人這樣,不是有病嗎?
然后,結束時,兒子表示“我要投訴”,還說“你去找老師談,讓他和我賠禮道歉”,表示要賠禮+道歉,我問,什么是賠禮加道歉,他又說,就先道歉吧。之前還說要讓跪著道歉,我說那不可能,任何人都不能被要求那么做。
這個事情之后,我仔細想了想,準備找老師求助,于是約了兒子的某一個老師,兒子比較服氣的,恰恰也是學校的領導的老師面談。
-------------------------------------------------------------------------------------------------
說說面談的情況,總體非常滿意,老師畢竟很有經驗,說得很在點子上,我特別認同,也非常感謝。很幸運,兒子有這樣的老師能理解他,能引領他,我讓兒子上這個高中真是來對了。
主要是以下幾點:
第一點,當孩子激烈地表達情緒時,不要馬上說“你這樣說是不對的”,這樣是在和他的情緒工作;而是先共情到他的難受,可以在最后說上一句,“你也不能說類似于‘有病’這樣的話”。不要在當時那個點上說,因為孩子會覺得“本來我是要和你解決這個問題來的,中途說了‘老師有病’,結果反到成了我的問題了?!蔽矣X得說得特別到位,我覺得兒子就是這么想的。老師真是理解他??!
第二點,談到兒子的反應在十五十六歲的這個年齡是非常正常的。今天孩子能爆發(fā)出來,沒有壓在心里,非常好。應該很欣慰,孩子能夠表達出來,沒有憋著。老師能夠深刻地理解孩子的成長狀況,真是比家長還要到位!
第三點,老師會和英語老師溝通,找個機會,不是正式的道歉,但是會面對全班同學表示上次的發(fā)火是不合適的。而且這位老師和我的觀點一致,不是因為孩子說要投訴,所以要道歉;而是老師也不是完人,都有不恰當?shù)牡胤?,也會承擔責任,也會道歉!同時這位老師也會和孩子做個溝通,試圖能夠讓他看到另一種不同的對待事件的方式,對事情計較和讓事情過去的兩種不同的方式,讓他更有彈性一些。
我覺得這位老師說的話,兒子能聽得進去,因為他比較服這位老師!這位老師和兒子關系很好,因為通常一直踢球的!
第四點,老師談到即將到來的十年級,孩子的不同狀態(tài):一種是突然非常憤怒暴躁,對哪兒哪兒都不滿意,恨不得一下子把柜子砸爛那種,常常和老師,和同學發(fā)生很激烈的程度;一種是非常的向內,突然就不說話了,完全不讓別人看到,處于一個“閉關”的模式,這種模式居多。估計有可能兒子會以一種非常極端的方式進入十六歲。
十六歲是沉淪、迷茫、困惑,但也有可能以一種向外宣泄的方式。
第五點,老師談到兒子和我的關系??赡芤驗橐⒆颖容^晚,所以家長對孩子關注過多。因為家長關注得過多,可能會剝奪孩子自己去品味,去關注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因為孩子在發(fā)生事情的時候,孩子內心要發(fā)生感受,醞釀感受,最終總結出自己的模式,需要時間,需要過程。
首先,家長的關注是好的,會帶給孩子足夠的愛,會讓孩子很溫暖,孩子很善,很有責任心。兒子就是一個很溫暖和有責任心的孩子。
但是如果關注太過仔細,沒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過程,孩子還沒能發(fā)展出能力來。這種能力就是我自己能吃透我的轉化,我自己能吃透我的情緒。
所以,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給他醞釀和消化,而是我們比較早地參與事件的處理,沒有讓他去調節(jié),就剝奪了他成長的空間。
所以,要非常謹慎的是不能讓孩子變成“媽寶男”的狀態(tài)。
因此,讓孩子作一會兒,沉淪一會兒,家長就當一個心安理得的旁觀者。假如過一段時間他走出去了,我們再來聊一聊;假如還沒有走出去,我再用他能接受的方式參與,而不要太早地介入。
第六點,當我問,兒子這么大脾氣,我怎么與他工作時,老師談到了最重要的點,是說我對孩子的關注和付出,已經觸及了我和孩子之間的序位。母親是尊貴的,我是愛你的,但是我不會對你有任何祈求,我不會因為你的脾氣而小心翼翼。如何要做到既有母親的尊嚴,又有母親的慈愛?
具體的方法,老師也給了,我要向孩子表達我的需求,要讓孩子為這個家庭做貢獻,從細節(jié)開始。
其實,孩子的挫敗感,可能會來自于此:我的母親全力以赴地對我,照顧我,但是無論我自己,還是母親都會覺得我沒有那么好,這會讓我產生巨大的不安。(舉家搬遷到這,媽媽全職照顧我,但是就算媽媽再小心翼翼,不愿意表露出來,但我仍能感覺到,媽媽對我不太滿意。而且,我自己也真的對自己也不滿意:我真是糟糕透了,家里付出這么大代價,可我還是這么爛!)這種挫敗感讓孩子很難受!
孩子需要的是,我,需要這個已經成熟的兒子的幫助和支持?!皨寢?,真的需要你,媽媽的身體不舒服,你真得干點活啦!”“咱們分分工,我們一起把家里打掃一下。”真的需要他承擔起家庭的責任,讓他給媽媽捏捏肩,捶捶背,是真的做,不是做樣子。
但凡孩子能做到這一點,我和孩子的鏈接就能回來一些;如果他不能做,就找個時間和兒子心平氣和地聊一聊,“為什么不能給媽媽捏捏肩,捶捶背,是你覺得我不需要,還是覺得比較尷尬?”
總之,一步一步向前推進。首先,讓孩子覺得我對他有需求,是這個家庭對他有需求,他長大了。對一個人長大來說,真正能讓他成長的是承擔責任,他有需求。而不是說,我都這么大了,我還這么一無是處。那種自我否定,他根本體驗不到自己的價值感帶來的挫敗感,才是情緒的根源。他在學校,在家里,都會有這種體驗。
實實在在地表達家庭的需求,但是不要矯情,先從這一個點做起來看看。
感謝孩子的老師!短短半個小時,干貨滿滿!重點在我后面要如何做,我得好好想想,讓孩子承擔起家庭的責任來!因為我們需要!
-------------------------------------------------------------------------------------------------
2022.9.1
前面和老師聊得很好,當晚又和兒子出狀況了!
我沒有想到兒子當晚回家洗澡,洗完澡,他就直接問我“今天到學校干嘛去了?”
原來白天我去學校,還想著盡量避開,結果兒子在打水期間從會議室旁邊走過,我看到好像是他,于是還稍許躲了躲,想著不要給他看到。但后來就疏忽了,他打水回來,正好看到我在會議室里,當時我在等老師。
兒子看見我,立刻臉色一變“媽媽,你干嘛來了?”
“我等老師面談!”我說。
“每個孩子都要面談嗎?”他問。
我說,“不是,就是我單獨找的老師!”我不想騙他,騙他也沒有用,也沒必要騙。
兒子很不高興地說,“你干啥呀?”然后走了。
我想著,得!怕啥來啥,到時候又要和我理論了,這不?馬上就來了!只是我沒有想到那么快!
兒子問了,于是我說,“你不是要投訴嗎?所以我去了!”
兒子又問我和老師說了啥,得知我告訴了老師他生氣說的“老師有病”,他一下子就炸毛了!
于是,他立刻與我理論起來,說話口氣強硬,不像是和媽媽說話,倒是像是在訓他兒子!
我說,“請你好好說話!”
當然,對于他來說很難,所以他又說了很多很難聽的話。
我吃驚地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生氣的樣子又升級了,儼然一個憤怒的成人。
然后,又是一通,把過去的很多事情拽出來說。
而且,他明明知道自己當晚要遲到了,但還是和我說個不停。
后來,我覺得我也有點兒生氣了,于是也說了點不好聽的,什么我都不太想養(yǎng)你之類的,但沒有大聲嚷嚷,只是心平氣和地說出來的。
兒子來了句:你是想吵架嗎?想吵架我還有很多可以說的。
我說,我不想吵!
結束,于是我就閉嘴了。
最后,又扯到之前兒子覺得我們沒有兌現(xiàn)承諾的某些事情,我就幫他兌現(xiàn)吧,不想再和他理論了,而且他會鉆進牛角尖里出不來,我不想和他再爭吵了。
然后,他就去學校了。
-------------------------------------------------------------------------------------------------
兒子走了,留下了一堆的陰影給我,我很久沒有覺得如此無助了。
我想了好久,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其實對于他的生氣和憤怒仍然沒有抵抗力,而且我似乎看到一個小時候的我,我不知道之前發(fā)生過什么事情,但是可以知道她是恐懼的。我心里想:現(xiàn)在我長大了,我要保護這個小時候的我,我不能讓她再害怕了!
所以,兒子的行為喚起了我內心深處的一些東西,我需要處理的。
但是,之后的一段時間里,我極不想看到這個孩子,我希望他離我越遠越好,甚至我還想著我如何逃離這個住所。
后來,我理了理我將來如何去面對兒子,找到兩個方面:
一、如果兒子還是因為某些原因在氣頭上,我就閉嘴,哪怕他說任何難聽的話,我也不和他對抗,因為這是和他的情緒對抗,起反作用,會讓他更激動。我還是閉嘴比較好!
二、如老師所說的,找到生活中需要他承擔的部分,向他提出需求,但是即使他不做,我也心平氣和!
最主要還是要站好我的立場,我是媽媽,如果他有不尊重我的話,我還是會提出來的,只是不在氣頭上說,在之后還是要說的;另外,就是勇敢地去面對他的生氣和憤怒,好好地照顧好自己,讓自己更有能力去面對!
-------------------------------------------------------------------------------------------------
昨天中午,兒子就回家了。
我以為我不想看到他的,很奇怪,好像那個不想也過了,但是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我自己這里,不過多地去關注他,好像兒子反而愿意主動說一些東西。
我后來告訴兒子,之前的沒有兌現(xiàn)的承諾,今天就全部兌現(xiàn)了,以后就不要再找過去的錯處吧!大家重新開始!
就這樣吧!還有一年多的黑暗需要度過,我還要勇敢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