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處決縣令等人的活動異常的火爆,因為平日里縣令幾乎都維護的是世族階層的利益,徇私枉法,這已經激起了很多平民百姓的不滿,今天是有仇的報仇,有冤的報冤。趙穆讓百姓們當場闡述縣令等人是怎么欺壓百姓的,讓很多百姓們同仇敵愾。
處決縣令訴苦大會,整整開了一個下午,就算是開了一個下午,還有不少的百姓們要上來陳述,但由于時間問題,趙穆也不想耽擱了。于是下令把縣令等人先收監(jiān),之后明日午時三刻處斬。
而城中的那些世家大族,富商們一個個的都關門閉戶,沒有出席這場活動,而且和縣令有過來往的,紛紛藏匿了起來。尤其和縣令有姻親的趙家,一個人都沒有露面。
至于涼棚之內的尸體,也被各家各戶認領了回去,趙穆從府庫之中拿出了一些錢來,將那些守城死去的人,當成了他的陣亡將士,然后對其家人進行了撫恤。
這讓趙穆在百姓心中的聲望急速上升。
晚上趙穆回到了府邸之中,趙夢雨已經在房中等候趙穆,雖然已經和趙穆有了夫妻之實,但趙夢雨對趙穆并沒有太多的感情,不過聽說了他今天撫恤了那些死亡士兵的家人,這讓她又對趙穆多了幾分的好感。
聽說了他要處斬縣令的事情后,她有些事情要跟他說。
趙穆用過晚飯之后,便回到了趙夢雨的房間,準備就寢。昨日的春宵,趙穆還在回味著。
趙穆想今天晚上再續(xù)前緣。
趙穆推開門走進了房內,趙夢雨給趙穆行禮叫道:“妾身參見大人?!?p> “免禮,夫人與我之間無需多禮,雖你我暫無夫妻之名,卻已有了夫妻之實,等到城中安定之后,我便前往趙家說親。請趙老太爺恩準你我的婚事。”趙穆來到了她的身邊,開始上下其手。
趙夢雨也并沒有抗拒趙穆,反而是敞開心懷奉迎他,趙夢雨順勢倒下,她此時說道:“妾身有件事想跟大人說?!?p> 趙穆問道:“什么事情?”
“縣令罪大惡極,激起了民憤,他罪該萬死。但是他的家人,可否網開一面,眼下家中只剩下了老幼四人,妾身聽聞仁君不害人之親,不絕人之嗣。啊~!”
趙穆回答說道:“夫人可否聽說過斬草要除根?仁君者的確不害人之親,不絕人之嗣,但亂世當用重典。況且今天下午我聽了很多百姓們的傾訴,就比如這座新房原本的主人,因為縣令要擴建他的宅院,私造他的宮室,便聯(lián)合縣尉逼死了房子的主人,之后在拆房的時候,屋主行動不便的老母沒有出來,被直接砸死在了這里。為了掩蓋這件事,縣令授命縣尉殺了屋主全家六口。而這樣的事,縣令在位這幾年干過不少。如果我放了他的家人,那么那些人的命又要誰去饒恕呢?他們豈不是死的很冤枉?我若放了他的家人,這些人的魂靈還可以安息嗎?殺人者總要有被殺的覺悟?!?p> 趙穆的話,如一把尖刀扎在了趙夢雨的心頭,她除了呻吟聲,沒有了其他的話。雖然他不太認同趙穆,但也沒有理由去反駁他。
而且她現(xiàn)在心神蕩漾,也沒有多余的精力去思考其他的什么事情了。
這是趙穆的真實內心想法,如果他饒了縣令的家人,那么又怎么對得起那些被抄家滅族的刀下冤魂?
第二日趙穆早早的起來,至于處斬縣令等人的事,趙穆直接交給了上次辦事得力的那個百夫長。
縣令等人一大早就比押到了菜市口,包括他們的家人,趙穆也不想把事情做的太絕,把他們的家人押到刑場上,讓百姓們指出他們的過錯,若真是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那么就和縣令等人一起斬首,但是如果不是的話,那么就改判監(jiān)禁。
甚至有體恤百姓者,那么就無罪釋放,趙穆始終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人心如鏡照官場,權大難遮百姓眼?!?p> 總有一些自詡為聰明的人,以為能瞞過百姓的眼睛,只不過是百姓礙于權勢沒人說而已。但是他們的卑劣勾當是瞞不過百姓的。
而趙穆從府庫這種挑選了一些寶物,然后命人送到了趙太公的家中,畢竟趙夢雨已經和他有了夫妻之實,而從趙穆的頻率來看,說不準什么時候這個丫頭就懷孕了?,F(xiàn)在正是上門提親的好時機。
況且這次他斬了縣令等人,迫于形式和威勢趙家不想答應,也要答應了。
趙穆讓縣令府中的一位老媽媽,作為媒婆,上門前去提親。
幾個士兵隨著她,抬著禮物來到了趙府上,因為之前趙太公家和縣令一家有姻親,因此趙氏一族都不敢在城中露面,尤其是趙夢雨的父親,趙睢,聽到有兵丁敲門,趙睢直接嚇到小便失禁。
還是趙太公比較老成,見多識廣,也算是臨危不懼,媒婆表明來意之后,趙太公一家也算是放了心。
不過木已成舟,也由不得他們不答應,而且犧牲一個趙夢雨,換趙家滿門的安寧,這筆買賣,趙家還覺得非常的劃算。
媒婆將聘禮遞給趙家之后,趙家也馬上準備回禮,然后當做嫁妝送給趙穆。
至于他們兩個的婚禮,趙穆的意思是現(xiàn)在是多事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封君大典之后,一起操辦婚事。
趙家也欣然答應下來了。
百夫長去監(jiān)斬縣令,媒婆去下聘禮。
而趙穆去的地方則是陶府,陶家和趙家是一樣的,但又有所不同。
趙家是地方門閥,他們的家族勢力很強,雖然土地田產很多,但沒有多富有。
而陶家不同,陶家是商賈,雖然富甲一方,但是沒什么地位。況且陶信此人趙穆還用得著。
現(xiàn)在他需要給這位陶公一顆定心丸,然后將他收為己用。
或許這幫古代人不太清楚商業(yè)代表著什么,但是趙穆是很清楚的,能在沒有任何地位背景下,將生意做這么大的,這位陶公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角色,未來的軍資,包括青銅,生鐵等原料的來源,都要依靠這些商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