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村上學就比較困難了。
我在姥姥家上的是一年級,那里的課桌是用水泥和沙子還有拳頭大的石子混合成的混凝土做的,桌腿桌面都是砌成的“一體式”中間有支撐的也是用混凝土做的“承重腿”,就這樣一排一張桌子。教室在印象里面是個沒有后面的墻,一直是黑的,像一個黑洞,有好多張“一體式的桌”。
我跟洋洋是一個年級的,一年級就一個班。
板凳需要自帶,我跟洋洋就帶一個一米左右的長板凳。因為,老師也不會管你坐在哪里。為此,我跟洋洋經(jīng)常在上課的時候往后面爬,那時候看多了戰(zhàn)爭片,于是就把板凳當成炮彈,左手夾著長板凳,右手支撐著身體向后移動,來逃避老師的狂轟濫炸。
為此,王老師經(jīng)常被我們倆氣哭。每次罰我們倆站到外面去,我們倆都跑到學校外面的小樹林里玩。
幸虧我們那里是不興叫家長的,要不然,我跟洋洋能站到天明。
我們學校就是一排紅磚瓦房,沒有大門,廁所都在外面。
學校門口往右走幾步就是一個小樹林,下課了,很多男生女生到那里玩,因為,那里有一個U型的大坑,小時候最喜歡在里面跑了,那種速度感的風,真的很讓人感到舒暢。
學校里面還有一個小賣部,里面有大包打包的話梅,情人梅,還有一個漂亮的玻璃柜。
姥姥從來不給我們錢,從來不給我們買“好吃的?!蔽ㄒ坏摹昂贸缘摹贝蟾啪褪勤s集的時候買的話梅味的瓜子跟過年炸的“馓子”。
吃不到,看看也不行嗎?
下課了,我們就喜歡擠在小賣部的門口。
小賣部老板娘是個胖胖的女人,是校長的老婆,很壞,看到我們堵在門口會拿著蒼蠅拍趕我們。
學校每個月都會組織一次大掃除,學校的后面都會有很多零食袋,那個時候我們就會從家里面帶一個或兩個饅頭,爭著搶著辣條袋舔,辣里面帶點甜,吃完之后嘴里面麻麻的辣辣的,卻又有一點回味的甜。舔不到的從家里面拿的饅頭就派上用場了。揪一點放在里面,使勁的往里面擠,美味,幸福的好像要飛到了天上去。
不過有時候的辣條不好吃,一股子的被風吹雨打過的爛塑料袋味。
那個時候我們都沒有感覺到什么羞恥,難堪,因為每個人都是那個樣子的,又或者是我們還沒有學到“羞恥”跟“難堪”二詞。
上學的時候有一個很流行的游戲“換名字”。
思思姐在三年級上,她有一個好朋友叫小米。小時候喜歡跟著思思姐亂跑,就連著上廁所也跟著,誰讓三年級在一年級后面呢,每次經(jīng)過窗戶我都能看見,繼續(xù)當“跟屁蟲”
那時候有一個高年級的認識的人都是一種很驕傲很顯擺很了不起的事!
思思姐她們倆牽著手上廁所,我沒有尿也要跟著去,就在外面守著,偷偷聽她們兩個講話。
“小米,咱倆換換名字吧,就一個星期?!笔撬妓冀愕穆曇?。思思姐可兇了,聲音也很大。我趴在墻上,耳朵貼近墻面。
小米姐的性子很溫柔,說話也是軟軟的。我貼緊墻也沒聽清她說什么。
“你要是不跟我換,我就再也不跟你玩了!”可能是小米姐拒絕了,思思姐好像很生氣。
我繼續(xù)聽。小米姐還是同意了,思思姐看得出來很高興,當天晚上就帶著小米姐去我們家吃飯。
姥姥并不是很開心,因為這樣我們家就會糧食又少了一點。
吃飯的時候姥姥喊思思姐去拿筷子。思思姐就坐在那里興奮的喊:我不是思思,我是“小米”,小米才是“思思”。
上課的時候聽說也是,老師喊小米,思思姐站起來了。之后思思姐跟小米姐都站在外面。
我們四個人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