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凡回了宿舍想著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現(xiàn)在需要解決的是,彈頭問題,彈殼問題,火藥問題,還有最重要的底火問題,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底火問題。
槍彈底火,,是配用于槍彈的底火。它是體積比較小,安裝在槍彈藥筒底部,由輸入的機械能或電能刺激發(fā)火,用于點燃槍彈發(fā)射藥裝藥的部件,有些國家也稱之為“火帽”。槍彈底火是槍彈的一個重要部件,其結構比較簡單,使用時一般是直接壓入槍彈藥筒的底部。
但底火問題是保證槍彈能正常發(fā)射的最重要的一點了,而現(xiàn)如今基本都是槍針撞擊型的底火,事實上底火就是汽車的火花塞,小時候葉凡玩過一種砸炮槍,就是通過擠壓將火藥引燃,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對收集的彈殼進行修改了。
葉凡他們所在的地方是楊村,這是一個小山村,盡管部隊有集體的食堂,但村民家里還是自己生火做飯的。
葉凡穩(wěn)了借宿的這家李大叔,李大叔給指了指意見小屋,說道:“小同志,你隨便用柴火,我這邊可以上山去打。”
葉凡點點頭,但我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肯不能丟掉,葉凡喊了喊冷靜秋:“靜秋,你先燒水,我去打水去,火我給你點好,你記得加柴火就行了?!?p> 冷靜秋正在屋里面翻書,聽到聲音走了出來,說道:“好,你去吧?!?p> 冷靜秋內(nèi)心里面也沒有底,她小時候可沒有燒過這種土灶,但還是上了,這種土灶遠離和燒杯一樣,冷靜秋不斷的往里面加柴火,正好還能借著火光看書,這個小廚房還是比較陰暗的。
葉凡則是一路打聽到了水井的位置,這個時代的村里面只有一兩口井,共全村人使用,打一口井可是要不少錢的。
葉凡來回幾趟給老鄉(xiāng)的水缸都給打滿了,實際上不是葉凡自己這樣做,我軍的傳統(tǒng)就是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這個時候冷靜秋那邊已經(jīng)把水給燒好了,葉凡則是從背包里面掏出了自己用荷葉包好的一些牛大骨,這是之前放在空間里面冷藏好的,之前來的時候放在了背包里面。
當冷靜秋看到了葉凡手里的骨頭,口水都流出來了,葉凡一邊把切好的骨頭放在水里焯水,一邊把多余的骨頭塞到了冷靜秋手里,說道:“你給李大叔送過去吧,讓他給村里面,老鄉(xiāng)們的日子也不好過,多燉點骨頭湯補充點營養(yǎng)吧?!?p> 冷靜秋早就知道葉凡手里有點能耐,能搞到不少東西,也沒有廢話,接過骨頭送到了老鄉(xiāng)手里。
這天晚上,村里面的老鄉(xiāng)將骨頭熬了好幾遍,先送了附近的新一團,然后才是自己這邊才吃。而葉凡那邊則是將骨頭湯里面下了蘿卜,燉了一鍋,送到了后勤部讓大家改善伙食。
還送了旅部那邊。
但無論是新一團那邊,還是旅部那邊,都將骨頭湯送到了傷員哪里,最后葉凡又拿出了幾條魚送給到了傷員那邊,讓加強營養(yǎng)。
后勤部里面新來了一個能搞到肉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楊村內(nèi)外,旅長那邊是知道葉凡有渠道的,專門找到他,希望能提過一部分的藥品和糧食,葉凡滿口答應了。
晚上,葉凡和冷靜秋就著微弱的燭光,商量著如何解決現(xiàn)在的技術問題。
葉凡:“我們現(xiàn)在最重要的還是搞定三八六旅的彈藥復裝問題,主要還是那幾個問題,第一點是彈頭怎么獲得,我手里有數(shù)據(jù)表面了,如今歐戰(zhàn)各國基本都是尖彈頭,這種彈頭無疑是初速高,射程員,彈頭準。北方的鄰居雖然工業(yè)底子足,但是精細化加工能力差,他們采取的就是圓頭彈藥,雖然初速,射程,精準度沒有尖頭彈好,但是加工容易,我們甚至能手工打磨,只需要保持原形就行了。”
冷靜秋:“我們現(xiàn)在最主要的還是如何配套彈藥,鬼子使用的三八大蓋彈藥口徑和我們主要裝備的漢陽造口徑還不一樣,漢陽造是7.9毫米的口徑,而日軍的6.5MM友坂彈,口徑6.5毫米,我們之前也有幾個兵工廠引進過,技術到不難,但6.5毫米威力不足,不受歡迎。
三八式步槍的瞄準基線長,所以射擊精度較好,加之鬼子射擊準確,給我們造成不少傷亡。但該槍口徑小,殺傷威力小,只要不命中要害,較易醫(yī)治?!?p> 葉凡:“我們現(xiàn)在沒有能力該槍的口徑,只能是制作圓頭彈吧,但制作遠遠不夠的,我們應該學學諸葛軍師,搞個草船借箭?!?p> 事實上,不是只有諸葛凡想到了這招,雞賊的李團長晚上就讓一營長張大彪帶著幾個麻袋帶著一個班前往了附近的縣城下面。
張大彪對于這事熟啊,對著戰(zhàn)士們說道:“趕緊都裝上沙子,你們幾個,拿著篩子隨時篩除彈頭?!?p> 等一切準備好了之后,張大彪直接在沙袋前面點了一堆火,然后沖著城墻上開火。
“砰砰砰!”
幾聲槍響下,城墻墻上的日軍瞬間低頭找掩護,此時的日軍還是訓練有素的,看到了火把,加上城門里城墻還是有很遠的距離,直接回頭反擊。
張大彪和幾個戰(zhàn)士早就躲在了一邊,偷著笑。張大彪等了一會之后說:“鬼子那邊的彈藥基數(shù)并不多,估計一會就沒了,抓緊篩出彈頭?!?p> 如此這樣搞了幾次,日軍被氣的大部隊出城搜索,但這個時代的士兵,很少有夜戰(zhàn)的,黑夜是最好的掩護之一,加上沒有死人,城里的坂田連隊長直接下令回城防守。
張大彪等人在天亮之前回到了根據(jù)地,將自己帶來的彈頭交給了葉凡。
張大彪:“葉技術員,這是我們團長昨天讓我想辦法搞來的彈頭,大概有1500多發(fā)吧,交給你了。”
葉凡也很興奮:“感謝感謝,等著我給你搞點子彈。”葉凡帶著他們從倉庫里面拿出了一部分的子彈,都是7.9的彈藥,即使是之后,我軍也都是制作7.9毫米彈藥,后期將很多的三八大蓋改了口徑,槍身上一致標有“改七九”的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