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貴看著面前如此莊重,躬身敬問的卓小涼,他不由得啞然失笑了一聲后,連忙將卓小涼扶起,輕咳道:“咳咳,卓老弟你誤會了,你這樣可是在折煞老哥了,老哥我可不是什么高人啊!我張富貴就是一個開客棧的普通人,就是一個會做飯會燒菜的普通人,就是一個喜歡和石頭玩耍的人!”
“嗨,我要是高人還能混成這個樣子不成?早就居在廟堂之上,住著五進五出的大宅子,平日往來皆是高官,皆是貴胄。卓老弟你見哪個高人像我這般?”
卓小涼聽后,略微思索了一刻后,再次拜了下去,高人皆是隨心所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們不注重自身的物欲,而努力追求精神上的內(nèi)在。所以他們經(jīng)常會把自己打扮成一種另類的形象,最有名的就是唐時呂祖的故一個事,這位純陽劍仙變成乞丐,渾身沾滿了惡臭,借此試探人心,最后傳下仙法,渡人成仙!
而眼前這個面容憨厚的中年掌柜正給他這么一種感覺,一種很獨特的感覺,一種世外高人的感覺。
于是卓小涼再次拜了下去,言辭誠懇地請求道:“我自幼便聽聞隱世高人放浪形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隨心所欲,大隱隱于市,小隱隱于朝。您就不要騙我了,您一定是一位高人!”
“還請高人……”
張富貴聽后哭笑不得,趕緊將卓小涼扶起,費盡口舌,再次解釋了幾遍后,這才令卓小涼相信。
鬧了這么一個大烏龍,卓小涼很是尷尬,他摸了摸鼻子,訕笑一聲,拱了拱手,道:“咳咳,老哥,真是不好意思啊!我這實在是……那個,老哥啊,你快把那方法講一講?!?p> 張富貴聞言,笑了一笑,道:“此事說來簡單。奇石若想演化,無外乎兩種方向,第一種朝極陽方向演化,需吸收清氣,第二種朝極陰方向演化,需吸收濁氣。陰與陽、清與濁既是天與地。陽清為天,陰濁為地,若想獲得神異之力,獲得不朽之力,便要與天地合?!?p> “若處于陰陽之間,清濁之內(nèi),天地之中,那便是人,自然也就平平無奇了!”
“奇石之演變,便是將其內(nèi)部的陰陽清濁,除掉其中蘊含雜質(zhì)的部分?!?p> “讓其從一而終!”
“故卓老弟若想讓這塊奇石進化,便要將其內(nèi)部的陰陽清濁舍棄掉,然后為其補足?!?p> “這便是舍得!”
卓小涼聽后,不由得怔了一怔,他仔細地看著面前這個憨厚的中年人,看著這個只是一間普通客棧的掌柜,看著這個名為張富貴的普通人。
心里忽地有些悵然,他捫心自問,難道這樣的人不是高人嗎?他是高人,又不是高人!他有聰慧的靈魂,有不一般的見解,但卻沒有配得上這份聰慧的修為和身份!
這樣的高人其真實的身份,就是一個普通人,一個為生活而努力奔波的人!
這何其可悲?
試想一下,若這張富貴出身于豪門世家,自幼有名師教導(dǎo),再加上這份聰慧,他又會有多么大的造化呢?
現(xiàn)在他定然是一位大修士!
這世道到底是怎么了?
為何有這般天賦的人淪落為普通人?而像他這般普通的人卻有那么兩位大山一樣的師父!
這很不對,很不公平!
卓小涼長嘆了一口氣,問道:“老哥,像你這般有天資的人,為何不去修行武道呢?想來若是你想拜師,定能求得名師!”
張富貴搖了搖頭,不由得也跟著長嘆了一口氣,苦笑一聲,道:“法不可輕傳,道不可輕授,我乃一區(qū)區(qū)商甲之后,自幼便無人愿意蒙學(xué),大字不識一個,如何能拜師?”
卓小涼聞言,有所明悟,原來竟是這士農(nóng)工商的緣故!
士農(nóng)工商的排序乃是自始皇登基以后便傳下的規(guī)矩,商人重利無德,不可輕授!
這也是個不變的真理,每逢皇朝末年,將要改朝換代之時,便有無數(shù)商甲崛起,這些商甲資助外敵,倒賣軍器兵甲,加速皇朝的滅亡!使本能光復(fù)的局勢,本能逆轉(zhuǎn)的局勢,化為泡影!
他們抬高糧價,他們低價收購,高價售出。
他們買賣人口,兼并土地。
所有能帶來暴利的東西,他們見到便如同一條條雙眼通紅的餓狗上去瘋狂的撕咬!
所以歷朝歷代,都對商甲嚴苛得很!
但這卻令卓小涼很是不解,無農(nóng)不穩(wěn),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無兵不安,無士不興!
毋庸置疑,士農(nóng)工商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但終究是商甲本性低劣,還是歷朝歷代不公待遇的反彈!
這是一個不得不問,不得不想的問題。
先賢孟子有言:“人性本善!”
先賢荀子有言:“人性本惡!”
宋初大儒曾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xí)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p> 所以,這究竟是商甲的問題?還是人性的問題?若說商甲乃是人性低劣,不可教導(dǎo),天生心惡之輩,可就真是令人貽笑大方了!
卓小涼糾結(jié)了一陣,也不再糾結(jié),他自身實力低微,能力不大,且士農(nóng)工商本就有固定排序,這自然有它本身存在的規(guī)矩和天理!
若想與這自先秦便傳承下來,足足已有萬年的規(guī)矩碰一碰,他卓小涼還不夠這個資格,哪怕他師父天下儒首蘇子也沒有這個本事?
不過這事情終究是會有人做的,終究會有那么一個人出現(xiàn),他舍棄了一切,教化眾生,只是不知道這個人在哪里?不知道這個人何時會出現(xiàn)?不知道這個人究竟會是誰?
他卓小涼雖然沒有那么偉大的心,沒有改變規(guī)矩的志,但他也會遵從自己的本心。正如那天對沈白所說的話,這世上之人我若遇見,便能救則救,若遇不見,那便算球。今日之人可救,明日之人未見不可救。
卓小涼笑了笑,拱了拱手,道:“張老哥你可愿修行武道?若你愿意修行,我便給你一門武道修行之法!此法雖不能令你變成那有無上偉力的上三境修士,但卻也可讓你筋骨變強。”
“雖然老哥你已經(jīng)過了修煉的最好時期,但若是能堅持修煉個三十年,水磨硬泡,耗時間,想來怎么也可以成為一個搬山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