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鄉(xiāng)下人,雖然青春已經(jīng)離我越來越遠,但依舊按捺不住自己好動的心,草叢樹林都對我有一股神奇的吸引力。
現(xiàn)在正值八月的盛夏,暑浪翻涌,仿佛要把人體內的血液蒸干,樹上蟬鳴聲聲,扯著嗓子呀呀叫喊,讓人聽的心煩,還時不時滴下尿來。看到這些棲息在樹枝上貪婪的吮吸著樹汁的蟬,突然想起兒時看蟬蛻的樂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過剛剛從土里鉆出來的蟬,身上還套著笨重的殼兒,行動十分緩慢,和眼前樹枝上的蟬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蟬蛻是一種中藥,早些年還可以收集起來賣錢,或者小孩兒攢著玩。不過我要講的蟬蛻是動詞——蟬蛻殼兒。
每天傍晚有些蟬開始陸陸續(xù)續(xù)從土里鉆出來,它們鉆出來的地方會形成一個小小的洞,這個時候它們十分脆弱,如同剛出生的嬰兒一樣,這個時候你抓它簡直像撿白菜一樣,隨后它們要爬到樹上,找一個好的落腳點,開始把自己最外面的殼蛻掉。它們一開始會用背把那層外殼頂出一條裂縫,這條裂縫會隨著它們慢慢往外拱的背部逐漸擴大,直到背部就像一坨小山一樣拱到外面,這個時候它們的背部特別柔嫩還有點濕漉漉的,不過最好還是不要上手摸,否則它們可能會因為受到驚嚇而“渡劫失敗”。接下來隨著背繼續(xù)往外拱,它們的頭就從殼里鉆出來了,帶著點嫩白色泛著點青,頭部觸須、黑眼珠以及其他的細節(jié)都像是一個完整的藝術品一樣。再接下來就是它的翅膀,翅膀剛開始出來的時候皺皺巴巴的,仿佛是被人揉搓過一樣,不過,接下來神奇的一幕發(fā)生了,只見它把自己的身子微微后仰,仿佛體內的水分逐漸流到翅膀里一樣,翅膀逐漸展開了,變得又平又滑,還泛著光澤,剛剛展平的翅膀也是嫩綠色的,煞是好看。最后出來的是它的腹部那一節(jié),白嫩嫩的,白里透著點綠。整只蟬就這么從殼里蛻了出來,在我們眼里看來好像并不怎么難,但誰又知道它們剛從鬼門關走了一遭呢。剛剛蛻殼的蟬就這么靜靜地趴在樹上,等待自己柔軟的身體逐漸變硬,從嫩綠色逐漸變成黑色,然后就可以飛往遠方放聲高歌。
從回憶里逐漸走出來的我聽著現(xiàn)實中的蟬鳴,忽然發(fā)現(xiàn)再小的生靈都有熱愛生命的權利,它們的歌聲證明著自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