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也是迫不得已才會搬到他們村里的,如果不是被逼緊了,哪個人會想離開家鄉(xiāng)的呢?
一路上,鄭氏帶著他們三姐弟向遇到的村民打招呼,你來我往的。
司雪卉覺得這個村子的氛圍比司家村好多了,起碼不是那種愚昧無知的人。雖然不是現代的通情達理,但也不是野蠻之輩。
走著走著,他們一行人去到了杜家村的賣豬肉的杜大根家里。
看見了人家賣豬肉的屋子后,司雪卉驚呆了,人家居然住上了磚瓦房。
說起來杜大根的遭遇跟司大明差不多,他是因為小時候母親生他難產死了,后來他父親給他娶了一位后娘。
俗話說的沒錯,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而且本來杜大根父親也不是很喜歡他,覺得是他害死了他的媳婦。
倒不是說他們兩夫婦的感情有多深,而是杜大根的娘能干,幫家里減輕了很多負擔。
現在杜大根的娘一死,什么都要落在他爹身上,所以杜大根的爹對杜大根有怨恨,所以由著他的新媳婦欺負他也不管。
杜大根是吃著百家飯長大的,村里的人從小看著他長大,也看見了他被自己的后娘和同父異母的弟弟給欺負得快要死了。
這可惹怒了全杜家村的人,杜大根的娘會做人,鄉(xiāng)里都處得好,還是他們杜家村本村人,現在她的兒子居然被一個外村的欺負了。
這可怎么行,平時大家是管不了那么寬,因為大根這孩子是他父親的親生兒子,就算不是寵著長大,也不應該被欺負得快死了。
而且他們村是被鎮(zhèn)上縣官表揚過得文明村啊,你這個外來的搞壞了村里的名聲怎么行?
所以等杜大根一弱冠,村里的人就逼著他父親跟他分家,讓他自己單過。
杜大根這人也向他娘那樣會做人,給村里賣豬肉的時候可能會減少一點銀錢,或者搭一點豬下水。
雖然是小恩小惠,但對村里的人來說就很受用了,這也讓他們擁有成就感。從此以后,杜家村的老人們也不敢仗著自己深分欺負輩分小的人了。
回到這邊,等司雪卉他們走到杜大根的攤子面前時,攤上已經沒有多少肉了,只有一些人們不常吃的部位和豬下水。
杜大根看見司雪卉他們一行人,率先打了招呼,“大明他媳婦,來買肉啊?”
鄭氏笑了笑,“是啊,這不卉姐兒的身子剛好點,得讓她補補嘛?小雪,小芷,明俊,快喊人,叫大根叔?!?p> 司雪卉他們三個孩子異口同聲,“大根叔!”
“哎!好好好,真有禮貌!真乖!”杜大根一臉喜愛的看著眼前的三個孩子,小孩子真可愛,可他還沒有成親呢。
鄭氏看到他這么高興的樣子也笑了笑,沒有說話,大根的還沒有成親的原因她也聽鄰居說起過。
原本大根是有一門婚約在身的,是另外一個村子的,那家的女娃比大根少一歲,現在已經成親多年了,還成了大根的弟媳。
雖然大根小時候就被村里的人養(yǎng)大的,但是分家的時候他們可管不了大根他爹分多少家產給大根。
而且大根他爹以還要養(yǎng)一大家子為由,只給了大根一間破茅屋和一塊半山坡的旱地,除此之外什么也不肯讓出來了。
這回他學聰明了,誰要是去說他他就去誰家門口?;?,大家都被他給嚇住了,便不敢再多話,讓他得逞了。
大根長大之后,只有一間茅屋跟一塊半山坡的旱地,跟他有婚約的那位女子當然看不上他,甚至不知道為什么跟他后娘生的弟弟搞在一起了。
大根小時候被村里的人長大,所以很喜歡孩子的稚氣,但他剛分家時又沒有資產,沒有女人家看上他;
現在有了余錢了,年紀又大了,不是看不上人家,就是人家看不上他年紀大,說殺豬的有煞氣。
所以大根一直沒有成親,幸好朝廷沒有說年紀大了就給官配那樣的存在,不然大根都不可以像現在那樣一邊挑剔一邊極想有自己的孩子。
眼饞完人家的孩子后,杜大根開始做生意了,“大明媳婦,有什么想要的?你來的晚,都沒有好的了?!?p> “早上沒空,去地里逛了。也不是要請客,隨便一點都行的。給我那塊吧!”
說著,鄭氏指著一塊看不出是什么部位的肉,讓杜大根稱給她。
杜大根看鄭氏已經選定了,也沒再說什么,直接稱了用茅草扎好給鄭氏,“給,大明媳婦?!?p> 司雪卉看著就這么完了,看見木桌邊上堆著一堆豬下水,問杜大根說,“大根叔,這個是什么呀?”
杜大根看著三個孩子中最可愛的軟糯糯地問自己,覺得心都快要化了,便溫聲回答,“那是沒人要的豬下水而已?!?p> “我等一下就要拿去扔了的,這些東西臭的很,沒有人會吃?!?p> 豬下水這么好的東西居然給扔了,司雪卉覺得自己的心按耐不住了,是你們不會弄而已。
然后睜大眼睛,一臉天真的樣子對著杜大根,聲音更加軟糯了,“那大根叔,這些可不可以給我呀?”
“當然可以!不過你要來干什么?拿回去喂雞嗎?”杜大根看著眼前說話軟糯的的司雪卉,真是想抱回家養(yǎng)啊,真的太可愛了!
司雪卉不想說真話,便撒嬌道,“大根叔,我就想要,給我嘛?”
被撒嬌,杜大根笑得合不攏嘴,便任由司雪卉了,“那你拿去吧,呵呵,反正我也沒有什么用。”
說完,就把那堆豬下水遞給了司雪卉。
司雪卉接過,笑著對杜大根說,“謝謝大根叔!”
鄭氏雖然不知道自己女兒到底要干嘛,不過司雪卉也不像明俊這么小的孩子了,她不會在外面直接問她,回家再說。
司芷卉和司明俊也不知道自己姐姐拿這些回去干嘛,不過娘都不問,那他們也不會在外面問的。
回家的路上,鄭氏還是忍不住了,看周圍沒有人,便問女兒,“卉姐兒,你買這些豬下水干嘛?我們沒有養(yǎng)雞。”
房間見不到比喻句幾個度病人多少錢的時候就去看看哎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