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雖然在幽州已經(jīng)闖下的不小的名頭,但那僅僅是因為幽州學(xué)風(fēng)不盛而俠氣縱橫的緣故,涿縣東西皆以劉備為大俠,加上劉備本身又是幽州大儒盧植的弟子,才能夠在幽州站穩(wěn)腳跟。
但幽州是幽州,邊郡子弟到底是異類。隨著盧植在雒陽的游學(xué)給劉備開了眼界,但與名族子弟的交往也讓劉備深深明白,這都是一群眼高于頂?shù)娜?,這也是一群腐臭不堪的人。
以家世學(xué)問為憑據(jù),對于進不去他們?nèi)ψ拥娜瞬恍家活?,這大大挫傷了劉備的自尊心,他是志比天高的人,哪怕他現(xiàn)在不知道自己的“志”是什么。所以劉備雖隨著盧植游學(xué)數(shù)年,卻越發(fā)不愛研究學(xué)問,反而愛與各路俠士結(jié)交,但這不代表他的內(nèi)心深處不渴望能受到士人的認可,跟隨盧植多年,老師到底還是給了他一個儒士之夢,一個治國平天下的夢想。
劉備向來面色肅然,喜怒不形于色,此時卻覺得自己一顆雄心微微發(fā)燙,他強忍情緒,對陳沖問道:“與陳君相談,更勝醇酒,不飲而人自醉也,劉備不才,今欲與君深交,還未問君由何處而來,而往何處而去?”
陳沖收攏衣袖,正襟危坐道:“在下穎川陳沖陳庭堅,今年方十九,從雒陽來此處,素聞幽燕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欲以為友耳。今訪得長生,昭翼二友,本以為收獲頗豐,不意今日又見劉君,幽州之才可謂豐矣,幸甚,幸甚!”
“潁川陳庭堅?”劉備忽而覺得這個名字有些耳熟,又默默在心中重念了兩遍,忽而想到自己在洛陽游學(xué)時的一些奇聞軼事,繼而恍然大悟,差點忍不住叫出聲來,但身旁的族弟劉德然與張世平一齊失聲道:“潁川陳庭堅?閣下便是潁川太丘公之孫,熹平龍首陳庭堅?”
這話說得在座眾人一頭霧水,除了與張世平同為冀州大商的蘇雙也臉色一變,忍不住用目光再三審視陳沖,陳沖端坐如山,只稍行拱手之禮,淡然道:“承天之幸,沖不過以家祖為靠山,贏得些許薄名而已,不意在幽州也有人知天下有陳沖,沖竊喜不已。”
有些事情就是這樣,單說一個人名并不會有人覺得你有什么了不起,但是把名號擺得又臭又長,別人就會把你當(dāng)成個稀罕寶貝,陳沖對這種心理深惡痛絕,看到眾人的眼神變化也只能心中苦笑。
但劉備深知這時代揚名的重要性,他趕緊擺低身位:“陳君莫要自謙,我前年隨老師游學(xué)雒陽時,雖未能有幸見到陳君舌戰(zhàn)群儒的風(fēng)采,但是那場論戰(zhàn)早已轟動文壇,老師名下學(xué)子有近千人,幾乎無人不談?wù)撽惥难哉摚瑒鋵W(xué)無所成,卻也知陳君熹平龍首這個稱號,絕無高抬,只不過恰如其分罷了?!?p> 隨后他又向各位迷惑的同伴解釋道:“諸君不知,這位陳君可是名震京華的大儒!熹平六年時,陳君于太學(xué)中與五經(jīng)博士論戰(zhàn),十四名五經(jīng)博士,被陳君悉數(shù)罵退,竟無一人能在經(jīng)學(xué)上勝過陳君,因陳君之故,古文經(jīng)得以被陛下大用,鄭公也被征辟為經(jīng)學(xué)博士,盧師對陳君的學(xué)識那真是贊嘆不已啊。”
聽到“大儒”二字,陳沖就已經(jīng)在苦笑了,再看到眾位豪俠的傾慕眼神,陳沖更是渾身不自在,如果不是他有不得不在此的理由,恐怕早已經(jīng)奪路而逃,不得已,他只能繼續(xù)在這里進行徒勞的辯解:“劉君過譽,我早先便曾說過,我并非儒生,更厭惡孔丘學(xué)說,還望劉君勿要再說了?!?p> 眾人不由得驚愕萬分,但陳沖不想再浪費時間在這方面,轉(zhuǎn)而向劉備說笑道:“劉君來,我向你介紹一下,我的這兩位好友?!?p> “這位是關(guān)壽關(guān)兄,本字長生,本是河?xùn)|解良俠客,前年在解良,有豪族當(dāng)街搶掠妻女凌虐幼小,關(guān)兄路見不平,遂殺豪強而走,路上與我相識。關(guān)兄胸中有不平之氣,憐弱之心,張道之膽,依我所見,關(guān)兄可謂國士?!?p> 關(guān)壽雖然自視頗高,但國士之稱他自感屬實擔(dān)當(dāng)不起,畢竟史書明文記載的國士乃是漢相蕭何對淮陰侯韓信的美稱,好在臉色他人并不看出來變化,只能連連說道:“陳君謬贊,在關(guān)某看來,陳君才是國士,關(guān)某至今還是待罪之身,哪里當(dāng)?shù)萌绱嗣雷u?”
劉備哪里會在乎,神色鄭重地與關(guān)壽說道:“關(guān)兄路見不平,不畏豪強,為之背井離鄉(xiāng),隱姓埋名,非大丈夫不能如此,陳君所言非虛,請受劉備一拜?!?p> 說罷卻是三拜,然后談笑道:“本來是一拜,但我此行來本來主要是拜訪關(guān)兄,張世平張君引薦來見君,我與陳君相談,險些忘記了關(guān)兄,是我的罪過,所以不得不再拜,再一想到關(guān)兄乃是三河中人,家居京畿重地,邊郡子弟忍不住又再拜了一拜,還望關(guān)兄勿怪。”
又請張世平與關(guān)壽相晤,互敘來時往事,原來張世平由冀州入幽州時,路過恒山時,馬隊被兩只餓虎攔路,前方的馬隊受了驚嚇,倏忽間便擾亂了隊形,兩個騎士甚至被顛下馬來,危急之下,眼看是沒有活路了,關(guān)壽自林中而出,一刀斬掉一虎頭顱,然后與另一虎相搏,竟鉗住老虎血口,力拔虎舌,餓虎吃痛落荒而逃,未逃得多遠就流血過多癱死在地了。
老虎舌頭多有倒刺,對人肌膚稍加舔舐便是皮開肉綻,但關(guān)壽竟能虎口拔舌,放眼天下也是一等一的猛士。眾人本來只覺得關(guān)壽雄武,但聽聞關(guān)壽事跡之后,莫不咋舌,于是愈加尊重,望之如望泰山。
陳沖笑而不語,只是隨后又把在一旁的張虎拉了過來,又向劉備介紹道:“劉君,這位也是我的好友,張虎張昭翼,也深得張公神力,你別看他放蕩不羈,不拘小節(jié),但是昭翼是外粗內(nèi)秀,有霸王之武藝,也有巧變之心機,能與龍虎斗,也能為錦上花,只是脾氣確實暴躁了點?!?p> 張虎瞠目道:“陳君,你前面那幾句我是非常受用,就是這最后一句我卻不敢茍同,你來我家已有旬月,不知我張虎哪里虧待了你?”
“你呀你呀”陳沖啞然失笑,劉備亦是神色肅然,抱拳拜道:“非常之人,當(dāng)以非常之禮待之,張兄神力,我在房外院中便能窺得一二,不意我涿郡還有如此豪杰,我劉備自以為雒陽游學(xué)后眼界大開,今日一行方知自己還是目光短淺,還望長兄不吝賜教,與我同游?!?p> 一旁的張渾笑道:“劉君如此多禮,倒是顯得我兒無識了。我聽聞君家有一株百年古桑,高五丈馀,遙望童童如小車蓋,往來者都說此樹非凡,說君家當(dāng)出貴人,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還望今日諸君留宿鄙門,我為君等設(shè)宴?!?p> 這句話說中了劉備心中的秘事,他兒時就耳濡目染劉秀應(yīng)圖讖而登大位的故事,雖然常常因為出身而被人貶低,但只要一想起這株古桑,他又強作振奮,自家有如此異象,自己又豈能是常人?如今被人提起,劉備抖擻精神,慷慨回道:“我常常為之憂懼,深恐自己德性微薄,不能成就大事,深負人望,張公之言,備自無不可,今見諸位,恨不能早識!”
于是獻上自己射獵的野物,與眾人歡飲達旦,喝光了張渾拿出的酒水,又喝光了張渾珍藏的另一壇好酒,而后又喝光了一行人攜帶的新酒,有人唱起邊疆的民歌,有人拿著劍跳了一遭如云的劍舞,還有人喝得人事不知,吐了一地。
眾人皆是爛醉如泥,等到劉備再次清醒的時候,夜晚將盡,天上星光閃爍,天幕逐漸泛起青光,想必不久就是日出朝霞了。
房中一行人東倒西歪,不講姿態(tài)的躺了一地,身上邋里邋遢,不知何時身上都披了一層薄被,想來應(yīng)該是蒼頭待眾人都醉倒后加的。劉備稍微覺得有些氣悶,便整理了下衣衫走到院內(nèi)。
忽而傳來一陣“咕——”“咕——”的長嘯聲,這聲音劉備很熟悉,是夜梟的聲音,不過劉備倒是很少在民居中聽到,只因在古時夜梟大多被認為不吉之鳥,常為人所驅(qū)趕,久而久之,夜梟自己也明白應(yīng)該在何處落巢。
他追尋聲音的來源,卻看見院角一株桃樹下,一人蹲坐水畔,靠樹望云,肩上正停著一只灰白的鸮鳥。
不是他人,正是陳沖。
他望見劉備,頷首一笑,隨即輕輕地哼起了一首無詞的曲子。
那曲調(diào)猶如清風(fēng)吹拂,掠過溪澗,穿過松林,沖過巖隙,繞過山巔,倏忽間吹到云霄之上。繼而又舒緩下來,曲調(diào)轉(zhuǎn)為潺潺流水,在云海之間靜靜流淌,水下有飛鳥,水下有奔馬,水下有一輪輝煌無比的旭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那輪輝煌的旭日緩慢又堅定不疑地從溪水中升起,背后有一股看不見的力量,偉大且蒼茫,似乎誰也無法抗衡,只能看著它冉冉升起。
終于,那太陽完全露出了它的面容!剎那間,光芒大放!飛鳥,奔馬,云海,溪水,都在一瞬間消融,無影無蹤,偌大一個天空之上,只有一輪朗朗的明日,普照在大地之上!
清風(fēng)歡呼著,歌唱著,然后,萬籟俱靜。
一曲聽完,劉備睜開雙眼,望見陳沖含笑,輕撫肩上的夜梟,他忽而想起同鄉(xiāng)酈炎【1】所寫的《見志詩》,情之所至,讓他忍不住吟詠道:
“大道夷且長,窘路狹且促。
修翼無卑棲,遠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奮此千里足。
超邁絕塵驅(qū),倏忽誰能逐。
賢愚豈常類,稟性在清濁。
富貴有人籍,貧賤無天錄。
通塞茍由己,志士不相卜。
陳平敖里社,韓信釣河曲。
終居天下宰,食此萬鐘祿。
德音流千載,功名重山岳?!?p> 念到“山岳”二字之時,一縷霞光刺破天幕,劉備冥冥間乎有感應(yīng),驀然回首,卻見關(guān)壽張虎兩人站在他背后,神色肅穆。
不知為何,劉備自然而然地問道:“三位,劉備少孤,家父早亡,與家母相依為命,奈何家母四年前也已撒手人寰,劉備雖有宗族,但卻無嫡親之人,在世上如孤魂野鬼,胸懷壯志,卻惶惶不可終日,今見三位,一見如故,劉備不以自己德行淺薄,斗膽愿與三位結(jié)為異姓兄弟,何如?”
“劉兄名揚州郡,今雖尚無功名,卻是漢室宗親,成就大事,無非早晚而已。龍潛九淵,方能騰于九州,今關(guān)某不才,待罪之人,得蒙劉兄不棄,愿以兄侍之?!辈恢蚝嗡?,關(guān)壽這一番言辭情真意切,他接著說道:“關(guān)某家人早亡,亦是煢煢孑立,了然一身,如劉兄不拒,自今日始,世上再無河?xùn)|關(guān)壽,只有劉玄德之弟關(guān)羽關(guān)云長!”
張虎在一旁漲紅了臉,看幾人如此壯懷激烈,心中也是羨慕非常,但讓他說也實在說不出來,最后憋出四個字:“俺也一樣!”
如此場景,陳沖忍不住調(diào)笑道:“昭翼,你這個一樣也是要改名更字嗎?”
張虎瞪大了環(huán)眼,振聲道:“如何不能?張虎此名我本就不喜,這年頭多少人名作虎豹的,還望劉君幫我改一個。”
沉吟少許,劉備靈光一閃,便笑道:“既然如此,昭翼,你不如更名張飛,表字翼德吧,愿我四人,備羽沖飛。”
“好!”聽了這個名字,張虎歡喜得忍不住大叫道:“從今天起,我張爺爺改名叫張飛張翼德啦!”
隨后劉備滿帶期盼之情地望向陳沖,陳沖也看著他。
這是名流青史傳為佳話的三結(jié)義,是一種代表著友情的至高傳承,陳沖忽而有些畏懼,這一世他殫精竭慮,卻還是不知自己到底能不能成為一個值得人相信托付的人,前面的路有多艱辛,劉備不知道,但是陳沖知道,那是比延岑還要痛苦得多的人生。只是延岑最終向命運投降了,劉備還沒有投降。
我會被命運擊???還是會被命運毀滅?他腦海中忽然閃過自己這些年來見過的許多人:袁紹、曹操、孫堅、皇甫嵩、陸康、盧植......
陳沖忽而笑了,自己其實已經(jīng)做了抉擇,沒有什么必要再欺騙自己,天下的路本就是給天下人走的,歷史不會欺騙后來人。
他于是上前拜倒:“我愿以劉兄為兄?!?p> 等到所有人都悠悠醒轉(zhuǎn),已經(jīng)日照當(dāng)空,幾縷煙香繚繞,眾人走到院內(nèi),只看見四人已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焚香再拜而說誓道:
“念劉備、陳沖、關(guān)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jié)為兄弟,則同心協(xié)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侍旌笸粒瑢嶈b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1】:酈炎乃是西漢開國功臣酈食其十五世孫,在他這一代,酈姓遷居至涿縣,酈炎對于父母極具孝心,又有高超的邏輯、詩文、音樂才華,思辯敏捷,善于說理,其推斷事理多為世人佩服。漢靈帝年間,州郡官府多次征文勝入仕,皆因朝政腐敗而拒絕。后來母親病重,酈炎憂心如焚,導(dǎo)致精神錯亂。當(dāng)時夫人生育孩子,受驚而亡。妻家訴訟于官府,酈炎因而被捕入獄。熹平六年(177年),在獄中被折磨致死,年僅二十八歲。留下的文章都極為出彩。
?。ǖ谝痪砥鋵嵵皇且粋€番外,原定是在這一卷里寫主角與多個歷史角色的互動,但后來想了想,又有點太拖節(jié)奏,于是直接進入和劉備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其余的歷史角色互動部分,會等本書完本后,再行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