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楊安的自救
監(jiān)正?楊安疑惑,自己并未見過監(jiān)正啊,難道是何修然將我與他的對話告訴了監(jiān)正,然后監(jiān)正通知了佛門?
這一代監(jiān)正這么閑嗎?嗯?好像書中的監(jiān)正也是每天坐在摘星樓,無所事事...
可是監(jiān)正為什么要將我是許七安轉(zhuǎn)世的事情告訴佛門?
以監(jiān)正看破天機的手段,應(yīng)該知道我并不是許七安轉(zhuǎn)世才對。
楊安雖然不解,但是此刻將這些佛門的人勸退才是正事。
楊安說道:“楊某多謝大師賞識,但是我并不懂佛法。”
沒錯,在楊安看來,既然是佛子,那么肯定應(yīng)該精通佛法,而自己對于佛法一竅不通,怎么能去做佛子呢?
可妙清大師說道:“無妨,此事乃是廣印菩薩下令,命我務(wù)必帶你回去?!?p> 楊安震驚,菩薩,這可是佛門的一品!與監(jiān)正老賊一個品階,是目前大奉的最高戰(zhàn)力。
可如果自己跟著這些人回去了,自己以后豈不是要天天吃齋飯,敲木魚,然后無欲無求,不近女色?想到這,楊安搖了搖頭,看向浩氣樓,曹公,你在嗎?快來救我...
沒看到曹公的身影,楊安只能拖延時間,等待曹公的到來,或者自己想出自救之法。
“這...大師,我現(xiàn)在是打更人,暫時并沒有歸入佛門的打算,大師還是請回吧?!?p> 妙清大師沉默不語,微微搖頭,菩薩的命令不能不從,而且佛子以及未來的至高佛對于佛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京城的百姓在街道盡頭圍觀,對著這邊指指點點,在他們看來,是佛門與打更人鬧了矛盾,雙方可能要起沖突,否則佛門怎么會來這么多人。
而佛門之所以來了這么多人,是怕打更人衙門不放人,強行挽留,萬一打更人動手,佛門也能有一敵之力。
而楊安則看向身后的同僚們,眼神中透露出:幫幫我,我不想去佛門。
那些打更人見狀,有幾個聰明人也看明白了楊安的意思,環(huán)顧一番四周,確認己方勢力強勁后,開口說道:“大師,你們怎么能強人所難呢!楊銀鑼不愿歸入佛門,本就是上一世的延續(xù)之意,上一世許銀鑼也不曾歸入佛門?。 ?p> “就是就是,你們佛門什么樣,自己心里沒點數(shù)嗎?許銀鑼這等風流人物,怎么可能皈依佛門!”
楊安聞言:兄臺,大可不必如此拆臺...我不加入佛門絕不是為了女人。
妙清大師對于他們所說根本無動于衷,絲毫不予理會,只是抬起了頭,看著身在自己兩米之外的楊安。
妙清大師對著楊安說道:“佛子前世乃是我佛門的至高佛,是我佛門到今日的唯一真佛!還請佛子跟我回佛門,壯我佛門!”
楊安嘴角抽了抽,別...我不是許七安...
現(xiàn)在楊安突然就覺得,比起在司天監(jiān)的感覺,許七安轉(zhuǎn)世這個身份一點都不好用了。
楊安腦筋急轉(zhuǎn),一邊思考一邊說道:“大師。
佛門萬事講究因果,我并不記得我是許七安轉(zhuǎn)世,這一點咱們暫且不論,就算如你所說,我是許七安轉(zhuǎn)世,這一世我沖入打更人衙門,就說明我與打更人衙門的因果未斷,你現(xiàn)在將我強行帶走,讓我加入佛門,我也心境無法通達,難以成就果位。”
楊安頓了頓,看向妙清大師的反應(yīng),果然,妙清大師微微皺眉,似乎在思量此事。
見狀,楊安心中一喜,果然,以佛法來勸退他們才是最佳的辦法。腦筋急轉(zhuǎn),楊安繼續(xù)說道:“
另外,佛門講究渡人渡己,現(xiàn)如今,京城尚有百姓貧苦萬分,那些人才是你們此刻最應(yīng)當渡化之人,而不是來打更人衙門渡我?!?p> 妙清大師聞言,心中泛起波瀾,不再似之前那般置身萬物之外。
楊安想了想繼續(xù)說道:“
大師可知,如今你們已經(jīng)陷入了瓶頸,你們?nèi)绱讼胍鹱託w位,想要至高佛歸位,對于修行佛法的你們來說,就是無窮無盡的欲望。
而佛門修行,應(yīng)當講究無欲無求,方能成就果位,晉升菩薩。
對于你們來說,此刻我就是你們的欲,我一日不皈依佛門,你們就一日做不到念頭通達,自然晉升無望!
所以你們要摒棄這種念頭,做到真正的無欲無求,才能精進佛法!”
妙清大師聞言,身體微微顫抖,眉頭緊鎖,似乎在做著掙扎。
楊安所言確實如此,他成就金剛之時,菩薩告訴自己,感應(yīng)到了將會有對佛門而言至關(guān)重要的人物要出現(xiàn)了。
從那時起,自己除了整日念經(jīng)誦佛之外,似乎都在尋找這人的身份,并且下令讓眾弟子一同尋找。是自己將所有的佛門弟子帶入了一個誤區(qū)。
而且正如楊安所言,如今京城還有大部分百姓不信佛,雖然佛教現(xiàn)在已然是大奉的國教,但是百姓不愿相信,他們也做不到逼著這些人都去信佛。
更何況佛門現(xiàn)在也講究積德行善,京城百姓還有許多貧苦人家需要他們?nèi)ザ苫?,而不?yīng)該將時間都花費在找人這件事情之上。
妙清大師果斷席地而坐,雙手合十,默聲頌?zāi)罘鸱ā?p> 妙清大師身后的佛徒,也有大部分人席地而坐,雙手合十,默念佛法。
楊安見狀,心中稍微放松了幾分,但還是一直注視著他們,萬一他們想不通,可能就不會再給自己狡辯的機會了。
劉國正在人群中看著此刻的楊安,心想:這貨可能真是許七安轉(zhuǎn)世,否則怎么可能說服這些頑固的佛家弟子,這樣的話,自己是不是應(yīng)該考慮原諒他之前的所作所為?
這樣想著,劉國正搖了搖頭:不,不行,如果他真是許七安轉(zhuǎn)世,那么自己一定要在對方修為超越自己之前,找借口狠狠的教訓他一頓,然后和他化干戈為玉帛,成就一段佳話。嗯,沒錯,就應(yīng)當如此。
妙清大師身后,一道道氣機震蕩之聲傳出,打更人們看去,通過他們震蕩的氣機,能夠明顯的判斷出,他們此刻剛剛突破了!
而楊安更多的注意力則集中在妙清大師身上,他感覺這身著紅色袈裟的大師仿佛有所頓悟。
許久,他看到妙清大師保持著盤坐的狀態(tài),身體緩緩上浮,升至空中,而后氣機震蕩,吹得楊安身上的打更人服裝獵獵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