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果十分的惋惜。
郭老板辛苦培養(yǎng)的兩位親傳弟子,危難時刻選擇離開,對團隊和郭老板的打擊非常大。
他們這個時候急需要有一兩個小角,能站出來。
少鵬算一個。
這是一個讓于果感到非常魔幻的人,往上推兩年,如果園子里有人告訴于果說,少鵬未來會紅。
于果絕對會賞對方一個白眼兒。
他干這一行多少年了,不敢說磨練了一雙火眼金睛,實際上也差不了多少。
就少鵬的基本功,以及他早年對相聲的理解,他上臺都費勁,怎么可能紅得起來?
誰能夠想得到,自從被郭老板提起來以后,少鵬就跟開了掛一樣,在園子里越來越火,知名度也越來越高。
現(xiàn)在觀眾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喜歡看他表演的那個便宜風格。
有了少鵬的存在,那兩位離開的徒弟,所帶來的惡劣影響,基本上就消散了一大半。
但于果心里總有幾分擔心。
就少鵬這風格,火一陣沒問題,他難不成還能一直火下去嗎?
如果是以前,于果自己就能夠給出答案。
但因為有了少鵬之前的事情,他現(xiàn)在也不敢說,少鵬未來一定不能持續(xù)下去。
但萬一呢……
站在相聲演員的立場上來看,就少鵬的表演風格,以及他表演的那些東西,恐怕很難一直紅火下去。
就好像離開的老大,他在離開的時候,其實就有點誤入歧途了。為了迎合年輕的女觀眾,他刻意把自己的表演風格,調(diào)整了一些。
在他調(diào)整了以后,現(xiàn)在的女觀眾當然十分喜歡,可時間長了,這種風格很容易就會讓人反感。
郭老板之前就跟于果討論過這個問題,準備在合適的時機,去點撥一下。
時機是很重要的,在老大自己吃虧以前,其他人點撥的作用微乎其微。
只有他自己吃過虧以后,他才會長記性,點撥的效果才能真正發(fā)揮出來。
只是現(xiàn)在老大已經(jīng)離開了,郭老板再也沒有機會去點撥他。
繼續(xù)下去,別看老大的能耐超過老二,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風格。但他過氣的速度,恐怕要比老二快得多。
少鵬也很有可能,會發(fā)生這種情況。
他那種便宜的風格,很有可能會讓觀眾感到討厭。一旦那樣的話,他迅速過氣,也不是不可能。
相比之下,王少君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他還沒有出名,但是他的表演,明顯是傳統(tǒng)范,最重要的是老天還給了他一副好嗓子。
光靠那副嗓子,就夠他吃的了。
把他提拔起來以后,他未來能夠達到的高度不確定,但在相聲界混出名氣,甚至出圈兒,都是沒有問題的。
而且相比少鵬的風格,王少君的風格,迅速過氣的可能,要低的多。
再加上他跟郭桃兒和王慧的關系。
把他迅速提拔起來,也比較讓人放心。畢竟老大老二剛走沒多久,這個時候剛剛捧起來的人,又走了。
挺讓人別扭的。
都說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又哪有那么簡單。
被提拔起來的弟子,一旦成了名以后,他們很快就能賺到錢。有了錢也就有了底氣,而且一旦離開了小園子,人家在外邊那就是老師了。
相比于園子里邊,要面對師父,師叔,師大爺。
做小輩兒。
去外面當別人老師,他難道不香嗎?
人性都是自私的,他們會做出這樣的選擇,觀眾很容易就能理解。
而且一兩個離開,大家還可以說是弟子不忠。
一旦再有人離開,而且還是剛剛被捧紅的人離開,那觀眾的說法,恐怕就要跟著改變。
“你說一兩個人離開也就罷了,人家自私,為了圖名圖利,拋棄恩師。所有人都離開了,那還不是郭老頭的問題?”
“他要是沒有問題的話,人家為什么要走?”
這些觀眾老爺們,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說的容易,他們哪里知道,相聲演員本來就自私的多。
真正能夠做到像少鵬那樣的,少之又少。
很多弟子沒有離開,并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忠心,而是因為他們離開了之后,沒有在德云社混得好。
甚至到了外邊,能不能有表演的機會,都不一定。
那為什么還要離開呢?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從園子里邊兒提拔人,就不能單純只看能耐了。
忠心也是很重要的。
郭桃兒他們必須要確信,被捧起來的那個人,一定時間之內(nèi)不離開才行。
這個時間,最少要五年。
如果五年以內(nèi)那個徒弟離開,對德云社的打擊會很大,甚至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五年以后,等到更多的弟子成長起來,影響會小得多。
少鵬,是個重情重義的孩子,雖然身上也有點兒小毛病,但不足為道。
整體來說,捧他是沒錯的。
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上一個人,于果認為王少君最合適。
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是因為他重情重義。雖說他回來的時候,德云社的難關已經(jīng)過了。
郭桃兒已經(jīng)與人達成了戰(zhàn)略合作。
但他的確是在團隊最危難的時候回來的,這種心性,絕對值得信任。
郭桃兒跟于果相反,他挺滿意王少君的想法。
對王少君來說,現(xiàn)在最重要的就是打好根基。
他的天賦不錯,嗓子又好,如果不在小劇場里好好磨練,將能耐真正融合到自己身上。
那未來就太可惜了。
至于說需要人的事情,郭桃兒心里也明白。
但他并不打算在這個時候?qū)⑼跎倬o提拔起來,成名太早,未必是在幫他。
如果有合適的機會,讓他在大眾面前露露臉,混個臉熟,那也就罷了。
真讓他去外面廝殺,對他來說還是太早了。
他的火候還不到。
“那就這么定了,沒有我們班子里的人,倒也不完全是壞事?!?p> 有徒弟參賽,郭桃兒當主持人,其實是很為難的。
徒弟的成績好與不好,都會引起非常大的爭論。
德云社剛從風口浪尖里殺出來的,實在沒有必要主動往槍口上撞。
原本王少君以為,這件事情到此為止了。
沒想到第二天,他就接到了節(jié)目組的邀約,郭桃兒的態(tài)度,也來了個180度的大轉(zhuǎn)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