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三水看自己兩人都不會用收銀機,讓輪胎到里面把李俊偉換出來,沒想到遇到了一個奇葩的顧客。
尤其是豆?jié){沒給吸管那一段的靈魂拷問,可以說是刷新了他們的三觀。
“這就好比我到餐館吃飯你不給我筷子,我怎么吃呢?我去洗手間解決問題你不給我手紙,我怎么解決呢?我買輛車你不給我方向盤,我怎么開呢?”
一段靈魂拷問直接讓何三水投降了。
在何三水表示給他吸管之后,他依舊不依不饒,又來了一段靈魂拷問。
“什么叫我不就要一根吸管嗎,我說這位禿頂?shù)睦贤?,你這話說得不對?。∧銈兪浅?,你們有義務給我這根吸管,這是我的權利,懂吧!”
“我一個人你們就省一根吸管,十個人你們就省十根,一百個人你們就剩一百根,全國那么多連鎖超市你們要省多少根吸管啊!”
“哼!行了,我覺得我的話已經(jīng)觸及到你們的靈魂了,多的我就不說了,我的律師會告訴你們的?!?p> 這還不算完,顧客在拿到吸管出門之后,對著兩人喝豆?jié){嘚瑟,沒想到把自己給燙了,豆?jié){也掉在了地上。
“哈哈哈哈……”
類似的笑料層出不窮,把現(xiàn)場的觀眾看得樂不可支。
整個影院當中,從何三水出場開始,笑聲一陣接著一陣,幾乎就沒有停歇。
張弛身邊的幾個人聽著身后的笑聲,立刻知道這部電影成了。
柳天王和龍影的工作人員也是同樣的感覺。
這部電影若是成了,對他們所有人都有好處,既然電影的質量不錯,那接下來的宣發(fā)要再加把力了。
電影繼續(xù),劉素梅老師演的老板娘王素芬出場了。
老板娘王素芬一出場,就展示了強大的氣場,把李俊偉訓得不敢說話。
就在李俊偉不知道怎么應付時,何三水頂了上來,還點了根煙強裝鎮(zhèn)靜。
結果老板娘拿了個塑料袋,裝上飲料之后對著何三水一陣猛錘,把何三水打得毫無招架之力。
這一段劇情同樣把底下的觀眾看得哈哈大笑。
“王素芬,我等你很久了?!?p> “王素芬我告訴你,你今天那也別想去,今天我是來要錢的?!?p> “你干嘛呢?我跟你說話呢,我說你呢?!?p> “你別以為你是女人我就不打你?!?p> “來真的是吧,不要逼我啊,這玩意兒很疼的。”
“輪胎,輪胎!”
何三水從出場時的理直氣壯,到遇到被老板娘打時的畏畏縮縮,直到最后倒下的軟弱無助,在這一段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尤其是老板娘說了一句:“輪胎?我還千斤頂呢!”
這一下更是把笑料推到了頂峰,但就在她不可一世時,輪胎出場,一個電擊直接把她電暈了過去。
這樣的反轉不僅出乎意料,更是讓觀眾樂不可支。
“這何三水真是太逗了,演員是誰,怎么以前沒見過?”
“這還用問嗎,這個演員是個新人,沒見過很正常?!?p> “說的也是,好像不僅是演員,就連導演也是新人好像,他開場的時候講的那段話,說實話讓人聽得感覺挺心酸的?!?p> “是挺心酸的,這里的絕大部分人包括你和我,都不是為了看電影來的,不過這個電影的確好看。”
“我覺得電影的導演好像有點眼熟,貌似在哪看過,在哪里呢……我想想……對了,他長得跟《扶不扶》里的演員很想?!?p> “咦!聽你這么一說好像還真有點,還有電影里的演員,貌似也在《扶不扶》里有出場過。”
一群人忽然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一個個坐直了身體,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電影里的演員。
他們幾個都比較年輕,平時喜歡上網(wǎng)沖浪,他們都看過上過熱搜的小品《扶不扶》,對里面出場的演員非常熟悉。
在他們有心的觀察下,劉大炮、陳然以及朱滿都被認了出來。
“還真是他們,可惜郝建跟大媽不在里面,要不這電影就好玩了?!?p> “沒有郝建跟大媽也很好玩?!?p> “也是,聽說小品《扶不扶》的編劇就是郝建,我懷疑這部電影的編劇也是他?!?p> “別好賤好賤的了,人家名字叫張弛,我可是關注他的微博了,他不但是小品《扶不扶》的編劇,他還是《笑傲江湖》的作者呢!”
就在幾個人正聊著的時候,一個帶著墨鏡的中年轉頭朝幾人看了過來。
“你們說誰是《笑傲江湖》的作者?”墨鏡男向幾人問道。
“就是這部電影的導演啊!”
幾人當中有人說道:“他不僅是小品《扶不扶》的編劇,也是小說《笑傲江湖》的作者,如果我沒記錯,他寫《笑傲江湖》用的筆名叫‘長弓’?!?p> “你確定他的筆名叫‘長弓’?”墨鏡男又問。
那人說道:“當然確定了,他的小說我一直都在跟呢!”
“那就沒錯了?!?p> 墨鏡男感嘆道:“這部電影的編劇就叫‘長弓’,我本來還以為是個純新人呢,沒想到是小品《扶不扶》的編劇,還寫過小說?!?p> 說完之后又認真看起了電影,直接將幾人晾在了一邊。
幾人看他行為有些奇怪,心中雖然有些好奇,倒也沒有貿(mào)然打擾。
墨鏡男的目光緊緊盯著電影屏幕。
他和旁邊的幾個年輕人不同,他是一名職業(yè)影評人。
隨著網(wǎng)絡時代的到來,普通人的聲音得到傳播,專業(yè)人員的聲音被嚴重削弱。
而影評人這個群體,也隨之逐漸失去了話語權。
現(xiàn)在的觀眾看電影,已經(jīng)很少有人會去看影評人的影評了。
也就是說,在很大程度上,他們已經(jīng)被市場拋棄了。
有些影評人眼見行業(yè)日漸式微,經(jīng)常會在網(wǎng)絡或媒體面前抱怨,控訴觀眾的墮落與庸俗。
但他們卻不知道,在市場這個強大力量面前,唯有努力適應,才是活下去的法寶。
墨鏡男就是適應了市場的影評人。
作為專業(yè)影評人的他,早早地就看出了行業(yè)的趨勢。
在洪流到來之時,他及時在幾個大的視頻網(wǎng)站上,都開辟了自己的賬號,并時不時地免費做一些影評的視頻。
這些視頻為他帶來了大量的粉絲。
而這些粉絲,則為他在影評界的生存提供了保障。
很多發(fā)行公司為了電影的宣傳,都會出錢請他幫忙做影評,好將那些關注他的粉絲轉化成電影的觀眾。
他深知羊毛出在豬身上的商業(yè)模式,知道自己的錢最終是要從發(fā)行公司獲得的,所以對于發(fā)行公司拋出的誘餌,他大多都會直接攬下。
但這并不代表他什么錢都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