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對于兒媳婦的說辭,杜氏很滿意,畢竟嫁到自己家了,就是自己家的人,不希望吃里扒外,你可以接濟(jì)但是要看是什么時候,不能沒有腦子的接濟(jì)。
如果這年頭,可沒有什么存糧,都是看工分吃飯,家家沒有什么剩余,有的家庭還只是混個水保。
像唐家,壯勞力肯干,三個媳婦也是能干,杜氏又會持家,一年到頭還不是沒有什么剩余的糧食,只夠溫飽,但是對于這些已經(jīng)算是上好的家庭了,有的是人眼紅呢。
像隔壁唐二更家,5個兒子一個比一個懶,娶的媳婦也是懶,就靠生孩子來養(yǎng)活自己,那么小的孩子就讓去自留地里面栽種蔬菜來裹腹,能不去上工分就不去。
生孩子是一個比一個能生,唐二更老兩口也是勤快的人,就不知道怎么養(yǎng)了5個懶到家的兒子,生了孩子全靠天養(yǎng)。
這些孩子都是自己長大,所謂吃百家飯長大的,生了小姑娘長到15歲就讓嫁人,那家給的彩禮多就嫁給誰家,嫁進(jìn)去了還要去打女兒的秋風(fēng)。
所以沒有什么好人家肯要他們家的女孩,只有死老婆找不到老婆的光棍漢愿意娶。
所以三個兒媳婦,對于杜氏那可是言聽計從的,對于一些小事杜氏也不計較,這個就是杜氏當(dāng)初當(dāng)丫鬟時學(xué)會的技能。
在唐家村杜氏對兒媳婦可為是很好的,所以三個妯娌之間有矛盾,但是心是一致對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