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生活

靜舞微塵

第十四章 小說《路上》八

靜舞微塵 賀蘭紫玉 3432 2021-07-25 00:00:00

    《路上》

  作者:賀蘭紫玉

  八

  彼岸花

  它,是天界之花亦是地獄之花。

  也許你們知道這盆花叫彼岸花(照片上一個青花瓷盆中傲然的矗立著三朵白色,兩朵紅色的花朵),但它的故事,我相信每天忙碌的你們沒有時間去尋找,就讓我把在網(wǎng)上整理和稍微改動過的故事講給你們吧。

  《法華經(jīng)?卷一.序品第一》中出現(xiàn)過這樣的文字:“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yǎng)恭敬,尊重贊嘆,為諸菩薩說大乘經(jīng),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佛說此經(jīng)已,結(jié)跏趺坐,入于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普佛世界六種震動?!?p>  意思就是:這時大家圍在佛陀四周,供養(yǎng)恭敬尊重贊嘆佛陀,佛陀為各位菩薩宣講大乘經(jīng)典,名為《無量義經(jīng)》,這是教化大乘菩薩的一個方法,深得佛的護持與眷念。佛說完此經(jīng)后,便打起坐來,進入了義趣無窮的實相之定,從而達到身心寂靜、默然不動的境界。這時天花亂墜,仿若天雨,落下了四種花,分別為: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珠沙華、摩訶曼珠沙華,散落在佛身上及諸大眾的身上,整個佛世界也同時出現(xiàn)了震、吼、擊、動、涌、起等六種震動。

  《妙法蓮華經(jīng)決疑》又云:

  云何曼陀羅華?

  白圓華,同如風茄華。

  云何曼珠沙華?

  赤團華。

  引經(jīng)據(jù)典就先到這兒。彼岸花紅色的叫做曼珠沙華、白色的叫做曼陀羅華,在古代華也就是花的意思,這兩種都是佛經(jīng)中的天界之花。但它們同時也表示地獄之花——引魂花,冥界唯一的花。它生長的地方大多在田間小道、河邊步道和墓地叢林,與埋葬死者的地方有所關(guān)聯(lián),花的形狀似一只只向天堂祈禱的手掌,所以別名為死人花。

  相傳有座城,守護這座城的是兩個長生不死的人,一個叫彼、一個叫岸,上天規(guī)定他們兩個永不能相見。他們守候了這座城幾千年,知道彼此的存在,雖未見過,但幾千年來他們心心相惜,互為知己。終于有一天,他們不顧上天的規(guī)定,偷偷相見了。他們見面后,彼發(fā)現(xiàn)岸是個貌美如花的女子,而岸也同樣發(fā)現(xiàn)彼是個英俊瀟灑的青年,正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他們一見如故,心生愛念,便結(jié)下了秦晉之好,決定生生世世永遠廝守在一起。

  好景不長,他們因為違反天條,天庭降下懲罰,給他們兩個下了一個狠毒無比的詛咒,將他們的魂魄撕裂,一部分經(jīng)受著人間的生老病死,即使相見相愛卻也永世不得廝守。一部分揉入了一粒種子中,這粒種子看似普通,開出的花卻奇異非常,形狀似一只向天庭祈禱的手掌,有花不見葉,葉生不見花,生生世世,花葉兩相錯。這段感情就這樣被無情的扼殺了。

  一部分被撕開的魂魄經(jīng)受著輪回,如若十世不識不戀,兩個人的魂魄就可以恢復(fù)完整,只要不被雷霆劈得灰飛煙滅,就不會再遭受輪回之苦,而換來永久的長生。如若相識相戀即會共入黃泉循環(huán)往復(fù),沒有終結(jié)。一生又一生,一世又一世,他們時而相識相戀,時而命運不會交錯。這一世的彼和岸死后,過了鬼門關(guān)踏在黃泉路上,走到路盡頭的忘川河邊矗立著的一塊叫三生石的石前,三生石上記載著前世、今生與來世,彼眼里透滿情意地看著岸,隨口念道:“花葉生生兩不見,相惜相思永相念?!北死兜氖郑蛩l(fā)誓生生世世不分離,不得廝守又如何,永遠愛著彼此,管它千世還是萬世。當所有的文字渙散開來,石身上出現(xiàn)的字鮮紅如血,上面刻著醒目的四個大字“早登彼岸”。他們笑說這是他們的名字。下面的一行小字則是:“今生已知前生事,三生石上留姓氏,不知來生他是誰,飲湯便忘三生事?!?p>  沒有其它的路可以選擇,他們只能向前,走到了河上唯一的叫做奈何橋的路,橋分三層,上層紅,中層玄黃,最下層是黑色。生時行善事的走上層,善惡兼半的人走中層,行惡的人走下層,下層最是兇險無比,里面盡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他們依然沒得選擇,只有一條走上層的路,他們拉著手不急不徐地走在奈何橋上。過了奈何橋來到一個叫做望鄉(xiāng)臺的土臺。望鄉(xiāng)臺邊的亭子叫做孟婆亭,孟婆就守候在那里,給每個經(jīng)過的路人遞上一碗孟婆湯。孟婆湯又稱忘情水或忘憂散,一喝便會忘記前世今生。一生的愛恨情仇,一世的浮沉得失,都隨著這碗孟婆湯遺忘得干干凈凈。今生牽掛之人,今生痛恨之人,來生都形同陌路,相見不相識。陽間的每個人在這里都有自己的一只碗,碗里的孟婆湯,其實就是活著的人一生所流的淚水。人活著的時候,都會落淚:因喜、因悲、因痛、因恨、因愁、因愛……。孟婆將它們一滴一滴的淚水收集起來,煎熬成湯,在他們即將輪回時,讓他們喝下,忘卻活著時的愛恨情愁,干干凈凈的重新進入六道,或為仙,或為佛,或為人,或為畜……。

  要過奈何橋,就得喝下孟婆湯,不喝孟婆湯,過不得奈何橋,就不得投生轉(zhuǎn)世。不是每個人都會心甘情愿地喝下孟婆湯。因為這一生,總會有愛過的人不想忘卻。他們互看彼此一眼不想喝,孟婆就騙著奉勸他們:你們?yōu)楸舜艘簧鞯臏I都熬成了這碗湯,喝下它,就是喝下了你對她的愛。她果斷的喝下,來證明自己對他的愛,他偷偷的將湯倒入自己的袖中,并未飲下。當湯水飲盡,她腦中最后的一抹記憶和幾世摯愛的人,便慢慢淡去,直至腦海中的前塵往世消失的一無所有,眸子如初生嬰兒般清澈。

  為了記住他們的愛,再見到摯愛,沒有喝下孟婆湯的他,跳入了忘川河,千年之后若心念不滅,前塵往世依然記得,便可重入人間,去尋摯愛之人,與之永久的廝守。千年之中,他看著摯愛的她走過一遍又一遍奈何橋,喝過一碗又一碗孟婆湯,他盼著她不再喝下孟婆湯,又怕她受不得忘川河中千年煎熬之苦。言語不能相通的他只能一次又一次默默地看著她,她卻看不見他。

  再說另一半被揉進種子中的兩個靈魂。有一天,一位得道高僧走到橋旁,地上有一粒種子正在破土,發(fā)芽,直到一株氣度非凡,妖艷似火的花朵開始綻放,僧人便細細瞧來,只一看便看出了其中的緣法。他既不悲傷,也不憤怒,卻是仰天長笑,伸手把這株花從地上連根拔起。他把花放在手里,感慨的說道:“前世你們相念不得相見,無數(shù)輪回后,相愛不得廝守,所謂分分合合不過是緣生緣滅,你身上有天庭的詛咒,讓你們緣盡卻不散,緣滅卻不分,我不能幫你們解開這狠毒的咒語,便帶你去那對岸,讓你們也在那花開遍野吧?!?p>  僧人在去對岸的途中,路過忘川河,不小心被河水打濕了衣袖,而那里正放著他帶在身上的這株紅花,他到彼岸拿出花看時,發(fā)現(xiàn)火紅的花朵已經(jīng)變做純白,白得沒有一絲纖染,僧人沉思片刻,大笑著說:大喜不若大悲,銘記不如忘記,是是非非,都起自剎那,好花,好花呀!僧人將這花種在對岸,叫它曼陀羅華,又叫它彼岸花。

  僧人走入忘川河的一霎那,彼看著這嬌艷似火的花朵,想起被封印在種子中,會被不斷分裂成一朵一朵,也就是一朵中封印著的一小片兩個人似同一卻又分離的靈魂。他看著這妖艷的花朵,仿若看到了對著他笑的她,他耗盡所有的力氣,想要喚醒沉睡著的岸的靈魂,卻得不到一點回應(yīng),隨著最后一聲哀嚎,這一半痛苦的靈魂即將破碎消散之時,紅色的花蕊中流出一滴淚,這滴淚從花蕊到花瓣逐漸轉(zhuǎn)變成了白色,哀怨之氣在河面上卻經(jīng)久不散。

  地藏菩薩通過神通得知曼陀羅華已生,便來到橋旁,望了望對岸白色的曼陀羅華,將一朵紅艷更勝之前的花朵拿在手中,并將衣袖揮向?qū)Π?,哀怨之氣被收入到花中,嘆到:你脫身而去,得大自在,為何要把這無邊的恨意留在本已苦海無邊的地獄里呢?你的靈魂已經(jīng)支離破碎,我不能把它們恢復(fù)完整,我讓你做個接引使者,指引那些無所依的靈魂走向輪回,就記住你這個色彩吧,彼岸已有曼陀羅華,就叫你曼珠沙華吧,你們的共同名字都叫彼岸花。從此,橋旁的彼岸花每一朵都宛若鮮血欲滴。

  從那時起,天下間就有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彼岸花,一種長在奈河橋旁,一種生在忘川河岸。生生世世,永遠相望。而這兩種花都具有魔力的花香,一種能喚起死者前世今生的所有記憶,一種如孟婆湯般將前塵往世遺忘殆盡。

  曼陀羅華(白色彼岸花)表示:優(yōu)美、純潔、無盡的愛戀。

  曼珠沙華(紅色彼岸花)表示:無盡的思念,絕望的愛情。

  將它們栽在同一盆中,只想讓他們不要再悲傷的彼此相望。

  我對她卻也如同紅白兩色花的花語一般,相愛不能愛,只能遙望那個優(yōu)雅純潔的她。

  看完這個憂傷的故事,酈晴萱將故事分享了出去。閆月顏打來了電話,電話那頭是她的語無倫次和傷心哭泣。幾分鐘后店老板拿著電話對酈晴萱說,她喝了兩瓶白酒,三瓶啤酒,點的東西什么也沒吃,喝了吐,吐了喝,他怕她把自己喝死,他還得攤事,就讓她給家人朋友打電話,她就撥給了酈晴萱,店老板跟酈晴萱倒了很多苦水,什么他這個小店,老人、老婆、孩子都指著小店才能維持生活,萬一出了事兒,他的一家老小該怎么辦之類的。酈晴萱問明了地址,打車過去看到了涕淚交流、瘋瘋顛顛、胡言亂語地閆月顏。

  (未完待續(xù))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