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這間禮賓兼會食用的堂屋,原本是大樂法物庫的執(zhí)事公房,門口還掛著“慎火停水”的警示木牌呢。
此刻室內不光燃起了數盞銅檠油燈,并且特意添置了兩架焰火正熾的大炭盆,是以窗外寒風獵獵,屋里卻溫暖如春。
趙桓內穿貂狐軟襖,外罩雙層夾袍,再加上距離炭火只在咫尺之間,直熱得如針芒刺背一般難受,索性站起身來,緩緩在堂上踱起了步子。
其實體熱只是表象,他這是性躁心熱啊。
方才已經把軟禁鄆王、羈押童貫、轄制勝捷軍的全部計劃,一股腦兒對李綱和盤托出了。本指望關鍵時候李大忠臣能幫忙出出主意想想辦法,然而對方卻只顧低著頭喃喃自語,就像中了蠱惑魅邪似的,這個樣子能不讓人著急上火嘛!
趙桓正兀自懊惱,背后突然傳來噗通一聲響動,他下意識扭頭一看,不由愕然驚詫道:
“李公,你這是怎么了?”
李綱雙膝跪在青石地板上,重重地叩了一下頭,語聲哽咽道:“殿下明朝便要膺登大寶了,今晚卻不惜紆尊降貴,親到鄙處,示以至誠。知遇之浩蕩天恩,李綱雖肝腦涂地、粉身碎骨,不能報之以萬一!”
突如其來表忠心,這讓身為孤家寡人的穿越者情何以堪?除了眼含熱淚趕緊把李大忠臣攙扶起來,這個時候說什么恐怕都是多余的。
這么個小插曲過后,原本尷尬的場面瞬間熱絡起來。
兩人重新分尊卑落座,趙桓十分誠懇地請教道:“方才所說之事,李公始終未置一詞,可是有什么難言之隱?”
李綱聽了這話,肅然正色道:“請恕李綱直言無忌,幸虧殿下所謀之事胎死腹中,否則我大宋社稷危矣!”
啊?
趙桓暗自吃了一驚,有這么嚴重嗎?不由瞪大眼睛問道:“此話怎講?”
李綱身體微微前傾,壓低聲音說道:“內禪絕非出自官家本意,內中曲折極為繁復,殿下可能誤判了朝爭大勢……”
趙桓忍不住打斷他道:“據本宮所知,父皇的確是采納了給事中吳敏的諫言,不過若非出自圣心獨裁,誰敢逆天行事?”
李綱聽了這話,頗為尷尬的搖了搖頭。
孰不知,內禪之議的始作俑者,其實正是他李綱李伯紀。
據史料記載,當初李綱和吳敏密謀此事時,吳敏傾向于太子以儲君的身份攝政監(jiān)國,但李綱卻拿唐明皇和唐肅宗這對父子倆的事兒舉例子,說是只有內禪,才能讓新君名正言順地號召四方勤王之師。
這話倒是實情,宋徽宗當皇帝的這些年,隨心所欲,恣意妄為,早已惹得怨聲載道,天下人巴不得看著他倒霉呢,新君登基之后一朝天子一朝臣,自然會振臂一呼應者云集。
“殿下此前幽居深宮,怎知現如今朝野內外,豈止暗潮涌動,實乃驚濤駭浪??!”
李綱眉頭緊鎖,深有感觸,言外之意其實是說,道君皇帝正處于急流旋渦的中心,內禪正是不得已而為之,你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孤家寡人,都知道什么啊。
趙桓被他這話棘刺了一下,忽然想起此前的一個疑惑。
河東邊軍繳獲了大金國相完顏宗翰簽押的討伐檄文,宰執(zhí)大臣明明知道道君皇帝的脾氣秉性,卻依然在這個非常時期將其呈上御覽,最終把老昏君刺激得心灰意冷,甭說江山社稷,就連京城第一名妓李師師,恐怕都無心眷顧了。
想到這里,趙桓試探著問道:“若照李公方才所說,莫非宰輔大臣也有人居心叵測?”
李綱果斷搖頭:“不是某個人,是一群人。”
嚇,若是一群人的話,朝廷都堂豈不成賊窩了?
趙桓正待發(fā)問,李綱接著說道:“如今朝局被一罐兩菜把持,看似權門一體,實則是老派和新派二分天下,若一方失勢,另一方則必然獨占鰲頭,一手遮天,屆時我大宋江山豈不危矣?”
他說的一罐兩菜指的是童貫和蔡京、蔡攸父子,這三個人正是宋徽宗趙佶深倚重賴的左膀右臂。
據史料記載,蔡氏父子為了在皇帝面前爭寵,不惜互相傾軋,甚至視若仇讎,幾欲置對方于死地。這對位極人臣的奇葩父子,對于以孝治國的趙宋天朝來說,當真是莫大的諷刺。
不過趙桓始終覺得打斷骨頭連著筋,畢竟血濃于水嘛,蔡氏父子不會是在皇帝面前演苦肉計吧?
哪知他這個想法剛一冒頭,立馬被李綱接下來的話給堵死了。
據他說本月初八童貫從太原逃歸東京之后,立馬聯(lián)合老搭檔蔡京以及朱勔父子,極力慫恿道君皇帝以東巡的名義避敵鋒芒,留下東宮太子和現任宰執(zhí)大臣坐鎮(zhèn)京城以御虜寇——其實是打著御敵之名,行和議之實,這樣的話,既便將來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罪責和罵名也落不到他們身上。
如意算盤打得賊好,可惜剛一提出來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現任這些臺閣重臣當中,除了太宰白時中、中書侍郎張邦昌以及尚書左右丞趙野和宇文粹中之外,其它如李邦彥、蔡懋、王孝迪、吳敏等等,都是跟著大佬蔡攸混的少壯派權門新貴,誰都知道其中的利害關系。
真要是將來割地賠款,東宮太子只打著開封牧的旗號,不可能承擔起喪權辱國的全部罪責和罵名,屆時他們這些輔政大臣都得跟著吃掛落兒。
掙的是賣白菜的錢,操的卻是賣白粉的心,這事兒估計傻子才會干吧,所以就有了內禪這種騷操作。
至于首倡內禪之議的李綱和向道君皇帝諫言的吳敏,不過是蔡攸等人用來操縱朝局的兩枚棋子罷了。
今晚如果不是太子親蒞李家示以至誠,李綱也不會往外吐露這么多掏心窩子的話。
“如此說來,本……本宮險些釀成大錯?”
趙桓聽到最后渾身直冒虛汗,說出來的話也沒之前那么硬氣了。
試想一下,如果此前計劃得以順利實施,等于間接幫助了蔡攸、李邦彥這些少壯派權門新貴。一旦清除了童貫這個根深蒂固、手握重兵的敵對勢力,從此以后他們便可以放心大膽地挾天子以令諸侯了。
沒想到啊沒想到,朝廷里的水居然如此之深,就連曾經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藝術家皇帝都快溺斃了。
難怪老昏君明里暗里、低三下四地拍兒子的馬屁,原來并非急著甩鍋跑路那么簡單——一著不慎,中國之提封,很有可能非他趙氏所有!
“請恕李綱直言無忌,倘若殿下沒有太子妃這個賢內助,恐怕一切悔之晚矣!”
李綱忽然心有余悸地感慨道。
趙桓表情略顯尷尬,輕輕哦了一聲,自嘲的笑了笑道:“若照李公的意思,朱氏不遺余力掣肘,本宮豈不是還得感激她?”
李綱破天荒地咧嘴一笑:“理所應當,理所應當啊?!?p> 趙桓默默背誦了一遍“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忽然覺得,家有河東獅子吼,好像也不是什么不體面的事兒吧?
“盧御藥!盧御藥何在?”
聽得太子疾聲召喚,盧端慌忙掀起厚重的青氈門簾,快步闖了進來。
“在院外當值的東宮衛(wèi)士,可是由內知客朱孝莊帶隊?”
趙桓只是隨口這么一問,不待對方答話,旋即吩咐道:“外面天寒地凍,讓他們全都進屋來暖和暖和吧!”
“朱孝莊?”
盧端大眼珠子轉了幾轉,故作驚訝之態(tài)道:“院外來了東宮衛(wèi)士?老仆一無所知?。 ?p> 趙桓懶得拆穿他,抬手往外一指:“你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盧端不敢怠慢,趕緊顛顛的跑了出去。
其實早在從宮里出來的時候,趙桓就已經看出來一些端倪了。
首先微服私訪沒有受到太子妃的任何阻撓,這就很不正常;其次身上穿的士庶便裝也太合體了吧,一看就知道不是盧端倉促中隨便找來應急的,十有八九經過太子妃的手。
如果這些細節(jié)都還只是無端猜測的話,那么醉漢在景靈宮附近鬧事就非常明顯了——兩個壯歲力夫一出手就把熊瞎子一樣的醉漢拍翻在地,不是身懷絕技之人絕無可能。
從那一刻起趙桓就留心觀察了,一直走到大晟府門口,路上總有幾個大漢在影影綽綽的跟隨著,不是暗中保護太子的東宮衛(wèi)士又是什么?
事實上他猜測的沒錯,的確有三四個人在暗中保護太子,不過他們不是什么東宮衛(wèi)士,而是太子妃從其長兄也就是新任勾當皇城司公事朱孝孫那里借調過來的禁衛(wèi)親從官。
這些人正是傳說中的大內高手,別說區(qū)區(qū)一條醉漢,縱使遭遇的是整隊全甲悍卒,恐怕也占不了他們半點便宜。
“令妹可謂用心良藥啊?!?p> 東宮內知客朱孝莊剛一進屋,趙桓便沖著他呵呵笑了起來。
朱孝莊一時半會兒咂摸不出來是好話還是歹話,干脆垂頭、叉手、躬身侍立,來了個沉默以對。
趙桓本來想借機緩和與他們朱家人的關系,這下倒好,越發(fā)尷尬了,只得王顧左右而言其它,隨便扯了一句閑話:“方才你們把那個醉漢怎么樣了?”
朱孝莊略作遲疑,隨后用官方辭令回答他道:“回稟殿下,騏驥院教駿營小使臣呼延通,當街阻擾太子行程,意欲圖謀不軌,方才已由大內侍衛(wèi)押赴法寺審刑鞫治?!?p> ???
趙桓差點沒叫出聲來,醉漢發(fā)個酒瘋而已,屁大點的事兒都能扣上天大的帽子,這不是一本正經瞎胡鬧嘛!
他氣得剛想爆粗口,忽然感覺呼延通這個名字有點耳熟,好像在某本宋穿文里讀過,忙問道:“你說的那個呼延通,他祖籍何地?”
“回殿下的話,呼延通祖籍淮陽,自稱是開國名將呼延贊之后……”
呃,果真是他,大宋韓郡王麾下的一員猛將!
話說麾下猛將呼延通都已經現身了,也不知道潑韓五那廝在哪個犄角旮旯里貓著。
趙桓忽然心中一動,騏驥院教駿營里個個都是訓馬的高手,呼延通現如今在里面做小使臣隊將,稍加培養(yǎng)的話,將來統(tǒng)領一支全甲驍騎應該沒什么問題。
他想到這里,隨口命令道:“朱知客,你拿上本宮的名刺,即刻去法寺贖人!”說完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不要再讓他回騏驥院當弼馬溫了,直接送到皇城司禁衛(wèi)所做個親從官吧!